歌德的《浮士德》屬於古典主義文學嗎?又有哪些文學價值呢?

holland巧克力


不能完全算是古典主義文學。

原因:

歌德於1770年(21歲)左右開始寫作這部詩劇,斷斷續續寫到1831年(82歲)才完成,前後經歷了60多年。而這60多年恰恰是歐洲大動盪、大發展的時期。

歌德開始寫作時,他所處的德國還是一個充滿了中世紀氛圍的沉悶而落後的社會,期間法國發生了震盪世界的資產階級大革命,到作品完成時,整個歐洲已經進入工業革命的大變動之中。

德國啟蒙文學在18世紀70-80年代發展迅猛。

隨之而來的是德國的“古典文學時期”(1796-1804)

所以說《浮士德》不能完全算是古典主義文學。

文學價值:

《浮士德》是一部關於夢想著和發展者的詩劇故事。它的文學價值非常多,下面我們簡單列舉幾個:

內容上:

(1)讀書人要走出脫離社會生活的書齋生活,走向社會,才能獲得生命的意義。

(2)“自強不息”,它強調人的“自強不息”是獲得拯救的前提。

(3)探討了怎樣謀取個人幸福而不出賣個人靈魂,這其實是探究自然慾望和道德律令之間的矛盾。

(4)《浮士德》結尾以主人公尚未實現自己的理想就雙目失明,並說出:“逗留一下吧,你那樣美”,然後就倒在地上險些被魔鬼劫走。反映了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精神。

藝術上:

(1)《浮士德》是一部詩劇,同時具有戲劇和詩歌的特點,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2)《浮士德》採用象徵手法貫穿全劇。比如平民之女格蕾琴既象徵著渴求安寧生活,又象徵德國市民安於現狀、目光短淺的一面。

(3)《浮士德》是現代哲學的詩,又是詩的現代哲學。它藝術地表達出來得新世界觀、人生觀,是歌德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