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全球抗疫”:打贏“持久戰”將實現質的飛躍

全文共計4433字

預計閱讀需14min

2020年3月1日,韓國衛生專家公開表示,最壞的情況韓國將有40%的民眾感染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將持續至2020年底。就在這一天上午,《電器》雜誌團隊正在籌集一些物資,希望可以幫助韓國友人渡過難關。

此前一天,某企業高管對《電器》記者透露:“意大利工廠陷入癱瘓境地,我們正在想方設法為意大利工廠調配必要的物資。”

此前兩天,全球股市結束了“黑色一週”。在這一週的時間裡,因新冠肺炎引發的恐慌導致歐美股市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差表現——美國三大股指均累計下跌超過10%、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逾12%、倫敦股市《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跌超11%、法國巴黎股市CAC40指數累計下跌近12%、德國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跌逾12%。

2020年3月2日,在本該是中國家電行業開啟3月新品主推季的第一個工作日裡,各個家電企業的戰略重心仍然是內部“防疫”、外部“抗疫”,現在,還要面臨國內市場轉型復甦和全球市場秩序紊亂的雙線挑戰。

這將是一場艱苦卓絕、曠日持久的鏖戰。

中国家电“全球抗疫”:打赢“持久战”将实现质的飞跃
中国家电“全球抗疫”:打赢“持久战”将实现质的飞跃

復工的難題,只是這場“戰疫”的開始

2020年2月10日,以海爾、美的、格力等大型企業為代表,家電行業主流企業在全力援助前線抗擊疫情之後,開始了全面復工。各個企業通過包機、派大巴車等方式接外地員工返崗,並率先形成了一整套防疫的管控機制,雖然復工第一週主流企業平均開工率勉強達到30%,但在磨合中形成更加全面縝密的防疫流程,令接下來兩週的復工返崗變得更加順利。

時間來到3月,家電主流企業的平均復工率已經超過50%,大部分企業實現70%的崗位復工。但對這場疫情衝擊下的家電行業而言,復工只是應對困難首先要解決的難題,而更多的困難還在後面。

首先,眾多企業面臨資金流動性的問題。隨著復工人員越來越多,企業負擔的人員成本壓力也越來越大,並且在疫情中復工,很多企業的用工成本隨著交通等管控成本增加而大幅上漲。在內銷市場下游冰封、外銷訂單並未增加的情況下,人員成本的資金佔用令資金流動成為企業首要面對的問題。

2020年3月1日,格力電器發佈公告宣佈擬註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額度合計不超過180億元。在此之前,美的集團同樣宣佈發行總額不超過200億元的債務融資工具。兩家上市公司融資的主要用途均為“補充流動資金”。

事實上,工信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改委以及中央金融機構均在2月出臺了相關支持企業渡過難關的政策。這些政策涉及降稅費、降電費、擴大金融支持等多個環節,通過這些政策來減輕眼下企業復工後出現的資金流動困難的局面。但是,《電器》記者與多個企業負責人就此溝通後得到的回饋是“仍然感到資金壓力巨大”。

第二,防疫物資仍然緊張。隨著復工人數逐漸增多,家電企業產量逐步回升,內部和外部的物資供應保障成為困難。對企業內部來說,防疫物資面臨嚴重短缺的局面。即使包括口罩在內的多種防疫物資總產量已逐步提升,但大型企業幾萬人的員工規模,復工率超過70%之後的防疫物資目前無法實現穩定保障。這也是包括格力在內,部分企業動用資源自造口罩、防護服的原因之一。

中国家电“全球抗疫”:打赢“持久战”将实现质的飞跃

第三,上游供應面臨缺口。對企業外部來說,上游供應鏈出現零部件及原材料無法供應到位的情況,上游零部件及材料供應商普遍規模偏小,在疫情管控下復工極為困難,進入3月實際的開工情況也不樂觀,甚至有的配套廠面臨倒閉局面。即使上游供應恢復了部分,其成本也由於物流、人員等原因呈現上漲態勢。

此外,由於湖北是華中地區的交通樞紐,不僅海爾、格力、美的、TCL等企業在湖北設有基地,而且眾多物資的交通規劃都以湖北為中轉。武漢的工廠何時能夠復工尚不明確,而相關配套資源的物流中轉已經被迫改道。

第四,製造訂單有斷檔風險。據《電器》記者瞭解,2月復工的大多數家電企業,由於要做到周密的防疫管控,生產效率大幅下降,而主要的排產計劃大多留給了延遲的出口訂單。全力保障出口訂單的交付成為企業排產的重中之重,但已有部分企業對《電器》記者表示,出口訂單面臨斷檔的風險。某企業高管坦言:“著急復工是為了交付出口訂單,但隨著訂單逐步交付,復工人員逐步增加,後續出口訂單並沒有續上。”

部分企業表示,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的蔓延,海外市場需求預期下降明顯,本已延遲交付一批訂單,這批訂單正成為海外客戶手中的庫存,其進一步採購的意願從主觀和客觀上均嚴重下降。在內銷市場目前處於“冰封”態勢下,如果出口訂單無法延續,即使是大型企業也面臨資金鍊的問題。

內銷的困難,並不是“戰疫”的全部

外銷訂單的不確定性持續增加,令眾多家電企業對內銷市場的復甦寄予厚望。尤其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後,中國家電行業出現的那一波報復性反彈+連上臺階的規模跳躍,令不少企業迫不及待地希望新冠肺炎疫情後,內銷市場呈現出爆發式的反彈態勢。

然而,現實是非常骨感的,17年前的家電品類市場普及率與當下有著巨大的差距,有圖為證(見圖1)。

中国家电“全球抗疫”:打赢“持久战”将实现质的飞跃

根據國家統計局對家電產品百戶擁有量的統計數據,以冰箱、洗衣機和空調為例,城鎮市場三大白電的百戶擁有量已經飽和,農村市場的百戶擁有量雖未達到100臺,但也是17年前的數倍之多。換言之,零售市場“解凍”後的“報復式”增長,或許會出現,但幾乎沒有可能走出17年前的“起飛”行情,因為市場沒有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企業高管仍然期待著“外力”。近日,多個企業通過不同渠道向上級反映,希望國家在適當的時候出臺類似於“以舊換新”等刺激內需的強有力政策,在關鍵時刻助推市場強力復甦。但在過去一年多家電市場內需疲軟的情況中,國家也發佈了鼓勵“以舊換新”的相關政策,從實際效果看收效甚微。

因此,如何在疫情過後迎接中國內銷市場的變化,並實現二次轉型是擺在眾多家電企業眼前的課題。而這種轉型,不僅是基於產品創新方向的,更是基於渠道架構以及營銷模式的。

根據多方數據統計,2020年前兩個月,中國家電零售市場遭遇疫情“暴擊”——從武漢“封城”開始,無論線上市場還是線下市場,主要家電產品的零售額同比下滑均超過80%,這一態勢在2月末並沒有得到改變。這一波“暴擊”令產品需求、線下門店以及線上經營全部受到嚴重影響。

從產品需求端來看,除了健康概念的家電得到“驚喜”,其餘產品全部淪陷,並且這種情況是建立在從春節後復工開始幾乎所有品牌的產品都在持續降低價格的基礎之上。進入3月,甚至有經銷商直言,廠家已經在緊貼成本線的水平出貨。部分企業營銷負責人對《電器》記者感嘆,原料價格即將上漲,而本該在3月密集推出的新品的廠家甚至不知如何定價。家用空調、電熱水器、吸油煙機、燃氣灶等涉及安裝的產品一旦錯過銷售旺季,新品的營銷節奏就被完全打亂。

從渠道架構來看,這場疫情幾乎讓線下門店遭遇“滅頂之災”。2月10日復工之後尚有一些線下經銷商擔憂今後的供貨問題,進入3月大部分經銷商擔憂的則是門店庫存無法出售、資金無法回籠的生存問題。某大型家電企業營銷負責人直言:“我們公司大部分地區線下渠道暫停營業,終端零售門店客流大幅下降,線下經銷商零售下滑,渠道庫存壓力激增,預計部分門店將因經營壓力而徹底閉店。”

值得關注的是,傳統渠道的門店升級被打斷。近年來,家電企業的線下渠道轉型進入關鍵時期,主流企業正在調整代理模式,轉為升級直營專賣店、旗艦店等精品店,進而實現線下體驗、線上買單的中高端消費升級戰略。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對線下實體店的打擊影響甚大。某大型家電企業高管表示,原計劃在2020年要開設與升級上千家專賣店,如今建店計劃已經被徹底打亂,這導致未來兩三年的“雙線融合”戰略要推倒重來。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分析認為,2020年疫情將影響居民收入,進而影響市場表現。隨著傳統家電產品保有量的逐步提升,更新需求在總需求中的佔比已經大幅提高,在成為現階段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的同時,差異化、觸及消費者痛點的產品以及能夠進一步改善居民生活體驗的新興家電產品將成為市場增長的另一個動力。健康、智能將成為市場最主要的消費痛點。此外,隨著“直播”等營銷形式日漸受到消費者歡迎,結合線上渠道的精準營銷、線下渠道的服務體驗以及C2M反向定製在內的全新營銷模式呼之欲出。

中国家电“全球抗疫”:打赢“持久战”将实现质的飞跃

全球市場“戰疫”,“危”“機”並存

與內銷市場復甦的前景可以預期相比,正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給中國家電行業帶來了嚴峻的考驗,而這場考驗的核心並非出口業務,而是“國際化戰略”。

如前文所述,目前中國家電企業面對的不僅是海外訂單延遲交付的問題,更是當下的海外市場需求、檢驗檢疫流程、海外展會取消等諸多原因導致後續訂單難以為繼的局面。這一問題在考驗眾多出口企業的生存能力的同時,也讓中國主流家電企業對國際化戰略佈局產生了全新的認知。

以海爾為例,海爾已在全球擁有十大研發基地(其中海外8個)、24個工業園、108個製造中心、66個營銷中心,在全球範圍內已實現設計、製造、營銷“三位一體”的本土化佈局。由於海外市場佔比超過40%,海爾在全球的長期競爭能力持續提升,即使在國內出口業務受阻的情況下,海爾仍能通過國際化佈局抵禦大部分風險。

國際化戰略在佈局環節之外,則是產品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之廣已經超出大部分人的預估。隨著這場疫情在韓國、意大利等地的蔓延,不僅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備受打擊,而且也讓“中國製造”面臨又一次的信任危機。某企業海外市場負責人直言,這種信任危機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海外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的產品產生懷疑,另一方面是海外客戶對從中國採購的供應穩定性產生疑問。“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全球市場的機遇,新冠肺炎的蔓延令全球的製造商供應都出現了意料之外的危機,與海外新興替代市場相比,反而中國在防控力度、恢復供應速度以及配套產業的成熟度上優勢盡顯。當疫情在中國控制住後,或許中國製造支撐全球經濟的機遇也會到來。”

中国家电“全球抗疫”:打赢“持久战”将实现质的飞跃

除了全球佈局、產品力,成熟配套設施及先進製造是國際化戰略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此次疫情直接導致一些放慢智能製造升級的企業再次加快了機器換人的節奏。美的集團在2月公開表示,計劃將目前的機器人使用密度進一步提升至625臺/萬人的發達國家水平。

海爾集團也稱,相比傳統工廠,海爾互聯工廠創新人工智能檢測等多項行業領先技術,實現全流程數據鏈貫通,用戶定單通過COSMOPlat可以直達工廠,工廠直髮用戶,真正做到用戶定單驅動生產,極大地縮短了用戶定單交付週期,實現高精度下的高效率。在目前的疫情下,智能製造將避免人工短缺帶來的問題。

在全球有可能陷入因新冠肺炎導致的製造業供給水平下降的情況下,中國穩步升級的智能製造有機會成為全球製造產業鏈的“支柱”,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來證明。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成王敗寇、懸念叢生、曠日持久的鏖戰。如果說17年前戰勝非典疫情,令中國家電行業在國內市場和製造規模實現飛躍的話,那麼贏得這場新冠肺炎的抗疫戰,或許將令中國家電行業實現在全球市場和製造水平上質的突破。

上期專題

冰箱行業持續低迷,但這些機會已近在眼前

冰箱行業的市場競爭,進入多維立體時代

深挖細分領域,冷櫃行業迎來“蛻變”

需求復甦,均價下行,冰箱市場進入新發展週期

連續十年增長,2019年冰箱出口再攀新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