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右翼大本營,為何大邱和慶尚道地區在韓國內部“獨樹一幟”

近日,韓國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很嚴重,而重災區則是大邱和慶尚道地區,而這一片地區在韓國政壇上有著相當獨特的地位,為什麼呢?因為這裡是保守派(右派)大本營。

現在的韓國行政區劃中,大邱屬於廣域市(類似中國直轄市),慶尚也分為了南北兩道,不過在朝鮮半島傳統行政區劃中,這裡屬於“朝鮮八道”之一的慶尚道,也是朝鮮半島傳統地域劃分中的“嶺南圈”。

韓國右翼大本營,為何大邱和慶尚道地區在韓國內部“獨樹一幟”

注:這次重災區大邱,與首爾、釜山並列韓國三大城市,原名大丘,後因避孔子名諱,更名大邱。是傳統慶尚道的道府所在地

傳統的慶尚道地區,也就是韓國最東南的地區,歷來在韓國政治版圖中獨樹一幟,現在在政治上是保守派自由韓國黨大本營。出現這種情況,還要從60年代說起。

1961年,韓國爆發著名的5.16政變,出生於慶尚北道善山郡龜尾面的一個貧苦佃農家庭的軍官朴正熙當了總統,之後朴正熙以鐵血手段整頓國內秩序,大力發展經濟,當然,其家鄉得到了照顧。

這個照顧不是一般的照顧,政府把大量的基礎設施項目等都給了慶尚道地區,比如現在韓國經濟最發達,人均GDP最高的蔚山市,就是這個時候被建設起來的,慶尚道是個大道,人口是其鄰居,位於韓國西南的全羅道的三倍,鞏固這一地區當基本盤,無疑對朴正熙政權大有好處。

韓國右翼大本營,為何大邱和慶尚道地區在韓國內部“獨樹一幟”

朝鮮八道,朝鮮太宗13年(1413年)劃分的行政區劃,延續了將近500年,成為朝鮮半島很深的“道籍意識”,在朝鮮語的日常用語中,也有用“朝鮮八道”來表示全國各地。即使後來行政區劃變了,大家對於“朝鮮八道”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比如出生於釜山、大邱的人,即使行政意義上已經不屬於慶尚道,但對於慶尚道地區,仍然有著認同感。

不過,全羅道則很憤怒,因為韓國南部幾乎所有的好處都讓慶尚道佔了,全羅道發展很緩慢,至今仍然是農業地區,當然,後來這一地區也是反對韓國軍政府的主力。

朴正熙後來被暗殺後,繼承的全斗煥也是慶尚道人,同樣很照顧自己的家鄉。

也正是因為,無論後來韓國政局如何演變,慶尚道地區的人一直是傳統的韓國保守派的堅定支持者,經2016年崔順實幹政醜聞及文在寅政府執政後,韓國保守派2017年地方選舉慘敗,全國均認為朴槿惠是“國賊”,但,只有慶尚道地區除外。

於是,就有了這麼一份詭異的投票結果地圖。

韓國右翼大本營,為何大邱和慶尚道地區在韓國內部“獨樹一幟”

2017年,韓國總體大選結果圖,藍色是支持文在寅的地區,紅色是支持朴槿惠的繼任者洪準杓的地區,可以看到,即使到了這個程度,慶尚道地區仍然支持保守派,堅定不改。

當然,與之相對,其鄰居則是左翼大本營,在慶尚道人當政的軍政府時期受盡委屈的全羅道人對樸氏家族和韓國右翼保守派觀感很差,比如2012年的韓國大選圖。

韓國右翼大本營,為何大邱和慶尚道地區在韓國內部“獨樹一幟”

此時對陣者是朴槿惠和文在寅,朴槿惠如日中天,支持朴槿惠的地區一片全紅,唯獨全羅道一帶例外。

不過,韓國自朴正熙以來,歷代總統絕大多數都是慶尚道(這裡指傳統慶尚道地區)出生,12任總統出了8任(包括文在寅,文在寅也是出身慶尚道,不過文在寅雖然是出身於慶尚道,但並不屬於右翼,而屬於左翼,這比較少,因為文在寅父母是朝鮮難民,其本人只不過出身於慶尚道,不過從他身上也能說明,全羅道和慶尚道的紛爭,意識形態是最主要的,畢竟,全羅道仍然是全力支持慶尚道出身的文在寅嘛,但是,文在寅在選舉的時候,也不太敢亮自己慶尚道人的身份,這對於他沒有任何幫助,外地人會憤怒,而本地人也不會投他,因為他是左翼),軍政府時期尤其如此,官員也一樣,根據統計,1960年-1988年間,嶺南人(慶尚道地區)出了35%的部長和副部長,再減去出生於北朝鮮的16%,韓國其它所有地區出身的也只佔49%;而將軍中31%出身於慶尚道,減去21%出身於北朝鮮的,出身於南韓其它地區的將軍也只佔48%。

至今,韓國各類政客在選舉的時候,仍然是大打地域派,使得韓國最南邊兩個道的關係至今都沒能彌合。

這已經不是意識形態之間的爭論了,而設計到歷史上的新仇舊賬。

韓國右翼大本營,為何大邱和慶尚道地區在韓國內部“獨樹一幟”

韓國高鐵走向圖,可以看到往南邊是有兩個分差,一個是通往釜山(慶尚道地區),一個是通往光州(全羅道地區),不過通往慶尚道的高鐵,早在2010年就竣工了,通往全羅的高鐵,則晚了整整5年!

當然,出現這種差距,也不完全是韓國政壇操作的結果,也和地域有關,慶尚道畢竟離日本近,日本佔領朝鮮時期,基礎設施什麼的也是給的慶尚道(著名的釜山就是這樣發家的),所以慶尚道很早就通了鐵路,而全羅道則是徹徹底底的農村。

於是,這就造成了韓國國內尖銳的地域對立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