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故事:三大用鐗“二爺”:一智將,一福將,還有一個勉強勇將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樂閒聊話今古,本文聊聊評書小說裡的一些特殊的套路。那麼,所謂的套路都有哪些呢?比如,在小說中常見的主角都不是一個人,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分工,簡單地總結,就是智勇福三將,智將就是負責兵法策略的主心骨,勇將自然是輸出擔當,而福將顧名思義,就是負責搞笑的,而且福將們都普遍本事不高運氣好,沒有什麼能難道他們的事兒,最典型的就是隋唐系列的程咬金了。另一個套路則是,主要角色必然都要結拜成同生共死的好兄弟,這樣一來,大家在戰場上更能同心戮力,而對於受眾來說,主角結拜兄弟多,更能凸顯出主角陣容的強大的人氣,大家往往也更傾向於這些英雄群像。

評書故事:三大用鐧“二爺”:一智將,一福將,還有一個勉強勇將

而這些小說的第三個套路就是,十八般兵器都能出線,力量型的超一流猛將基本都用錘,綜合實力出眾的大將用刀的比較多,帥哥大多用槍,只有江湖大俠才用劍,而用钂的人都比較悲劇,他們往往是實力超群,但始終不是天下第一,最終只能被真正的第一高手擊殺。但在眾多兵器中,有一樣是非常特殊的,那就是雙鐧,能用雙鐧的人,即使不是主要人物,也是次要人物中的重點人物。而結合這三點套路,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事,那就是小說著名經典人物中,有三位排行在二的“二爺”,他們都用熟銅雙鐧,而這三位用鐧的“二爺”,還分別擔任各自書中的智勇福三將,準確地說,智將和福將是公認的,勇將勉勉強強吧。那麼,這三位都是誰呢?

評書故事:三大用鐧“二爺”:一智將,一福將,還有一個勉強勇將

第一位大家都能想到,就是隋唐系列小說中的男一號,使用熟銅雙鐧的秦瓊秦叔寶,在小說中,秦瓊的綽號兼之可以用“炫酷炸天”來形容,又多又長,聽著就那麼過癮——鐧打山東六府,馬踏黃河兩岸,神拳太保,雙鐧大將,孝母賽專諸,交友似孟嘗。其中第一條,就說明了秦瓊是以雙鐧成名的,而如今常用的“撒手鐧”這個詞,也是源自秦瓊的故事。但是,別看秦瓊神勇,可是他在小說中,始終不是最厲害的那個,按照隋唐英雄的排名,秦瓊只能算是超一流末尾,一流前排,比他厲害的人太多了,所以,為了凸顯秦瓊的主角地位,只能成為他效力的各方勢力的兵馬大元帥,正是因為如此,秦瓊才是智將。

評書故事:三大用鐧“二爺”:一智將,一福將,還有一個勉強勇將

第二位福將對小說迷來說也不陌生,那便是說岳中的二號人物,岳飛的義弟,牛皋牛二爺,牛皋的好運氣和有趣故事,在書中堪稱是最搞笑的亮點,醉殺金將,氣死兀朮等等內容,都是牛皋福氣的代言,這些故事,其實也都是小說評書中,福將的普遍經歷,但是,與其他福將千篇一律不同的是,牛皋用雙鐧,而不是像胡大海、程咬金、程超輩等人一樣,用八卦大斧,但牛皋有一點跟他們一樣,不管用什麼兵器,就會三絕招,用完拉倒,不靈就跑。

評書故事:三大用鐧“二爺”:一智將,一福將,還有一個勉強勇將

至於第三位勇將,可能就相對勉強些了,但他絕對是用雙鐧的“二爺”,而且大家對他也不陌生,此人就是薛家將系列的第一代老前輩,薛仁貴的結拜二弟,周青。熟悉薛家將的人,肯定對他不陌生,但問題是,他怎麼能算勇將呢?這也沒辦法,因為薛家將中的智將和勇將都被薛仁貴一人獨佔了,福將還有在世的程咬金,所以這個智勇福平衡多少被打破了些,為了保持評書的套路結構,周青才被設定成用雙鐧的二號人物。儘管周青沒有秦瓊或牛皋出彩,但作為不同的角色擔當,周青也有他特殊的勇氣,因為年輕時跟隨薛仁貴東征西討,也立下戰功無數,等到了《薛剛反唐》中,周青以出家人的身份,替大哥薛仁貴保存著震天弓和穿雲箭,並且在機緣巧合之下,將他交給了孫子輩的薛剛,說明周青的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因此,即使他不能算是一個純粹意義上的勇將擔當,但也對得起“勇將”這個身份。

評書故事:三大用鐧“二爺”:一智將,一福將,還有一個勉強勇將

這就是老樂介紹的三大用鐧“二爺”,秦瓊是公認的智將,牛皋是公認的福將,周青的知名度雖然比不了上述兩位,但也是《薛家將》系列不可或缺的人物。然而,說起評書小說,很多人都很喜歡,但也會有一部分人不以為然,也可能對老樂這些文字嗤之以鼻,稱其不過是市井文學,難登大雅之堂,跟歷史更沒關係,看多了的話,容易對真實的歷史產生誤解,所以不值一提。其實這種說法大致有道理,但有些觀點,老樂個人看來,也不是很準確。的確,評書小說以歷史為基礎,編出很多故事與歷史大相徑庭,如果過分相信評書小說,從而認為那是真正的歷史,自然不合適,但問題是,又有多少心智成熟的人,就認為小說是歷史呢?甚至說在市井田間,大家在茶餘飯後閒聊其評書小說的內容,當成歷史來聊的話,又能造成什麼嚴重的危害嗎?

評書故事:三大用鐧“二爺”:一智將,一福將,還有一個勉強勇將

反過來說,評書小說的積極意義更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對於大多數年輕人特別是孩子,如果讓他最早接觸的是正史原文,恐怕他們一讀就頭疼,早就敬而遠之了,可如果是因為對歷史演義小說產生了興趣後,再根據這些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對真正的相關歷史感興趣,並且進入一種認真的學習研究狀態,歷史小說的啟蒙意義就太大了。事實也是一樣,很多文史大家,都是通過童年對歷史演義小說的興趣,推開了這項學科的大門。因此,在老樂看來,歷史演義小說雖然不是正史,甚至有些內容過分胡編亂造,粗製濫造,但積極的一面還是更明顯的,隨著小說迷的心智逐漸成熟,有興趣的成為歷史學科的工作者,沒興趣的,豐富一下閱歷有什麼不好呢?所以,盲目認為評書小說是對歷史的曲解誤讀,本身也是對歷史演義小說的曲解和誤讀。像老樂這種,既無法成為歷史學者,也依舊有興趣的人,就只能找些相關的套路跟大家閒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