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胡同,一屆“代書”人——鄭州的“代書衚衕”

導讀

說到衚衕,你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北京的衚衕、上海的弄堂、成都的寬窄巷等等。

那麼,你知道麼,鄭州也是有衚衕的。

其實,只要是老城市,都是有衚衕的,今天的"講述老鄭州",就帶大家逛逛鄭州最有名的衚衕——代書衚衕。

百年老胡同,一屆“代書”人——鄭州的“代書衚衕”

代書衚衕的由來

這裡其實本不叫代書衚衕。據居住在這裡的老人描述,這條衚衕一開始叫做"黃殿坑東沿兒"。

其實黃殿坑,最早並不是一個坑,而是一個清朝大官的官宅。這個大官因為犯了大事兒被抄了家,周圍的老百姓們把官宅裡的土都鏟走自用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大坑,附近的居民就稱這裡為“黃殿坑”。

這條衚衕因為在東邊緊挨著黃殿坑,所以被老百姓成為“黃殿坑東沿兒”。

現在的代書衚衕,整體呈Y字形,聯通這西大街、管城街和營門街。代書衚衕和他北邊不遠處的百年老街——法院西街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

百年老胡同,一屆“代書”人——鄭州的“代書衚衕”

法院西街的東邊明朝時設有監獄,清朝時設有管獄署,民國時期設有法院,都是和訴訟有著緊密關係的。

在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當時鄭州在州治西南創建了管城驛。驛站的北邊,就是現在的代書衚衕,再向東北不遠,就是州府衙門(清代衙門口、原鄭州市政府辦公地、現管城區政府辦公地)。代書衚衕正是得此地利之便,成為的一些訟師(律師),以及代人書寫呈文、狀子的文人們聚居的地方。

在過去,老百姓的文化普遍不高,幾乎80%以上的老百姓都不認字。在這條衚衕裡曾住著一個私塾老先生,很有學問,平時經常給大家幫忙寫封家書、對聯、帖子什麼的,後來也代人寫訴狀。

百年老胡同,一屆“代書”人——鄭州的“代書衚衕”

因為訴狀寫得好,官司打得贏,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找他寫訴狀的人也越來越多,其他一些文人見狀也到此聚集,為人代書,還在門前掛起"代書處"的牌子。請這裡的文人代書,給些許錢就行,多少沒有定數,遇到好心人也有不要錢的。代書處越來越多,這條衚衕也就被大家稱為"代書衚衕"。

百年老胡同,一屆“代書”人——鄭州的“代書衚衕”

現如今,代書的老先生早已西去,"代書"也成為歷史,但是"代書衚衕"的名頭,卻留了下來。

百年老胡同,一屆“代書”人——鄭州的“代書衚衕”

現在的代書衚衕

現在的代書衚衕已經修繕的相當漂亮,看著這青磚青瓦,頗有"老巷子"的風範。

百年老胡同,一屆“代書”人——鄭州的“代書衚衕”

百年老胡同,一屆“代書”人——鄭州的“代書衚衕”

百年老胡同,一屆“代書”人——鄭州的“代書衚衕”

沿著青磚路向裡走,在正對西大街入口的小廣場上,豎立著鄭板橋先生的銅像,以及"代書衚衕小記",講述代書衚衕的由來。“小記”兩旁配以鄭板橋先生著名的詩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描述著代書衚衕裡代書先生“為民執言”的品格。

百年老胡同,一屆“代書”人——鄭州的“代書衚衕”

鄭板橋先生拿著“難得糊塗”的扇子

百年老胡同,一屆“代書”人——鄭州的“代書衚衕”

代書衚衕小記

漫步在代書衚衕,雖然擁擠,但卻十分的安靜,踩著青磚鋪成的小路,路兩旁鬱鬱蔥蔥的綠色盡收眼底,古色古香的仿古牆和門樓,都在詮釋著這裡的歷史。

午後的孩子們揹著書包去上學,蹦蹦跳跳的從衚衕口這顆有著百年曆史的老樹下經過。這畫面,要是讓那位學識淵博的“代書”老先生看到,一定會露出欣慰的笑容的。

百年老胡同,一屆“代書”人——鄭州的“代書衚衕”

百年老樹

百年老胡同,一屆“代書”人——鄭州的“代書衚衕”

現在的代書衚衕,作為商城文化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自己的光芒。雖然路兩旁停滿了車輛顯得有些擁擠,但每每路過之人,看著路兩旁的青磚青瓦、瀏覽著牆上關於代書衚衕的歷史,總能神遊回那時喧鬧的衚衕,彷彿在那棵百年老樹的樹蔭下,還能看到那些位"為民執言"的老代書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