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高新:一週在線調解27件

“近一週時間,我過得很充實,和同事待在家裡,共調解了27起物業合同糾紛!另外,還可能再調解84件,因為他們都同意調解,只是數額還沒最終定下來,且彼此差距不大。”2020年2月19日,黑龍江省大慶市高新區司法局派駐大慶高新區人民法院調解物業糾紛案件的專業調解員張璐這樣說。

物業公司起訴503戶業主

據悉,大慶高新區物業公司相對集中,是物業糾紛集中所在地。自疫情發生以來,多個物業公司紛紛要到法院立案,要求503戶業主繳納拖欠的物業費。

接到請求後,訴訟服務中心負責人及時與物業公司進行溝通,告知疫情期間法院訴訟服務新模式,並加大訴前委託調解力度。只要符合調解條件,當事人同意調解的,全部進行委託調解。

經網上立案審查,發現其中198起案件因訴訟材料不齊全或不符合要求,而予以退回,建議物業公司補充材料再做決定。餘下的305件,全部通過多元化調解平臺完成委託手續,移交至派駐高新區法院處理物業糾紛經驗豐富的調解員進行調解。

疫情當前,防控是關鍵。為防止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問題,根據上級要求,多元化調解工作實行網上辦公,隔空調解。故在高新區法院訴調對接中心,出現了一改往日人滿為患的景象。調解員們正在家裡開展網上辦公,他們拿起手機,熟練運用微信群聊功能,對一些訴前委託調解的案件,開展在線視頻調解。

一週線上調解27件

13日上午,派駐高新區法院的專業調解員張璐及孫曉冬,通過電話和微信聯繫涉案的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和305名業主,瞭解各自訴求、心態、物業服務情況及調解的可能性,並將可能調解的113名業主拉入同一微信群,以便後續開展調解工作。

在做足前期準備工作後,調解員張璐及孫曉冬二人從16日起,正式開展調解工作。二人採取了電話或微信進行單方調解,並根據情況對被告逐一或一同做思想工作,告知繳納物業費是業主應盡的義務,對服務不滿可以提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提升物業服務質量。告知被告,要切實提升服務水平,避免類似案件再次發生,物業公司要想經營好,就必須得到業主的支持,對立起來,對誰都沒有好處,因為再好的金瘡藥,都不如不破口!

在法官電話及遠程網上指導下,最終成功調解27件,並且調解結案的絕大多數業主,當即履行,通過微信方式將所拖欠的物業費一次性轉給涉案物業公司。另有84件,亦初步達成了調解意向。

“人在家中,足不出戶就能調解,而且還能真正化解糾紛,這不僅讓我們少跑很多路,還節省了我們的時間與金錢,我為這種調解方式點個贊!”一業主孔某通過微信給調解員張璐發來了這樣的信息。

這只是大慶高新區法院疫情防控期間開展多元化調解工作的一例。

據瞭解,作為全省唯一一家全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示範法院,大慶高新區法院高度重視多元化調解工作,注重選聘專業人士充當人民調解員,並與區司法局共同選聘4名具有專業優勢和豐富調解經驗的人員,專門從事訴前調解工作。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間,更是強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功能,推行遠程視頻調解糾紛,確保防控與審判兩不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