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0《高老頭》:金錢至上的社會,親情、愛情的出路在哪裡?

在大自然的規劃中,弱者或生不逢時的生命,就應該完蛋。——巴爾扎克

1819年冬天的巴黎,似一場人間煉獄,人情比紙薄,人心比狼狠。如果你把靈魂獻給魔鬼,就能得到紙醉金迷的生活,但你要是懷著真心不放,那巴黎就是你的煉獄。

在一所破舊的公寓裡,住著形形色色的男女。每逢開飯,飯廳裡都會熱鬧非凡,因為大家都以取笑高老頭為樂。高老頭從一個住最貴房間的體面人,到一個住最差房間的潦倒鬼,再到慘死在公寓裡,這就是小說《高老頭》的主要內容。

豆瓣8.0《高老頭》:金錢至上的社會,親情、愛情的出路在哪裡?

小說作者巴爾扎克,是法國文學大師,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馬克思就認為巴爾扎克是一位“對現實關係具有深刻理解”的著名作家。巴爾扎克一生創作無數,他受但丁《神曲》的啟發,將自己的系列小說,合稱為《人間喜劇》。

巴爾扎克是一位非常善用對比的作家,雖然小說集被稱為《人間喜劇》,但小說裡的內容卻是描繪當時法國社會的一出出悲劇,不管是上流社會,還是底層大眾,都被困在“金錢”的煉獄中。小說《高老頭》就是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的代表作。

今天,我就以《高老頭》來談一下,金錢煉獄中的親情、愛情以及巴爾扎克以“女人”為跳板獲取金錢的野心。

一、巴爾扎克筆下的人倫道德,對孩子的驕縱、溺愛,換來的只會是雙方的悲劇

大學生拉斯蒂涅野心勃勃,急切的渴望通過上流社會的女人來完成階級跨域,在表姐鮑賽昂夫人舉辦的晚會上,他找到了心儀的“獵物”雷斯多伯爵夫人阿娜斯塔齊。然而拉斯蒂涅的黃粱美夢還沒開始,就被他一聲“高老頭”打破了,因為這三個字雷斯托伯爵夫婦將他列入禁止往來名單。為了破解謎題,儘快瞭解上流社會的潛規則,拉斯蒂涅找鮑賽昂夫人解惑,隨著瞭解深入,高老頭的一生漸漸浮出水面。

高老頭早年間靠著法國大革命期間倒賣糧食發了家,因著對亡妻的愛,他拒絕了很多不錯的婚事,轉而把情感全都傾注到兩個女兒身上。為了能讓女兒錦衣玉食,他拼命工作;為了能讓女兒嫁入心儀的人家,他以80萬的巨資作為陪嫁,讓熱衷門第的大女兒阿娜斯塔齊嫁給雷斯托伯爵,讓熱衷金錢的小女兒但斐那嫁給了銀行家紐沁根。

豆瓣8.0《高老頭》:金錢至上的社會,親情、愛情的出路在哪裡?

他以為女兒們嫁入上流社會後,自己也能跟著享福,沒想到等自己金錢散盡時,女兒女婿們就以他不體面為由,將他撒地出門。

高老頭是1813年住到伏蓋太太公寓的。最初他住在公寓最貴的房間,衣著體面、闊綽,鑽石別針、金鍊子、就連鼻菸盒都是金的,立櫃裡也滿滿裝著許多家用銀器,這時人們尊稱他為“高里奧”。

但是好景不長,等到1819年時,他已經住到了公寓最差的房間,吃喝也不講究了,就連那些值錢的東西也一點點被送到了當鋪裡,到當年冬天生病慘死時,連件像樣的裹屍衣服都沒有。

造成這一切的根源,便是他的兩個女兒,她們就像蠶食鯨吞一般,慢慢搜刮高老頭的錢財,最後一口吃掉高老頭的生命。高老頭在病床前,不斷呼喚女兒時兩人不僅連面都不漏,就連高老頭死後辦喪事的錢都不出。


豆瓣8.0《高老頭》:金錢至上的社會,親情、愛情的出路在哪裡?

高老頭的悲劇其實主要源於金錢社會下,他對女兒所犯的3個錯誤。第1個錯誤是,中年喪妻的高老頭,將全部的情感都放在兩個女兒身上,高級定製的精美衣物、豪華的出行馬車,只要是女兒的要求,不管多離譜他都會極力滿足。一箇中產家庭卻培養出了兩個上流社會消費觀的女兒,物質上的嬌縱也讓兩個女兒養成了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第2個錯誤是,提前分給女兒大筆財產後,聽從女兒女婿的話早早結束生意,從此沒有大筆進賬的金錢,只能吃老本。

第3個錯誤是,沒有理智的對女兒予以欲求。在嬌縱型家庭長大的兩個女兒把父親當成了取款機,父親也是毫無怨言的予以欲求,但是這種嬌縱在高老頭為女兒散盡家財後就暴露出了它的弊端,沒錢的高老頭被女兒拋棄,最終慘死在一個廉價的公寓裡。


豆瓣8.0《高老頭》:金錢至上的社會,親情、愛情的出路在哪裡?

高老頭雖說是巴爾扎克筆下的悲劇人物,但在現實中高老頭式的父母依舊比比皆是,尤其是受儒家文化教育的我們,一生都是為兒女活,對子女過分溺愛、遷就和偏袒就如小說中高老頭一般

婚姻不幸時、為了兒女不離婚;把一生的積蓄給兒女買房買車,等到兒女結婚生子後又放棄自己的工作照看孫輩。“扶兄弟魔”、“扶姐妹魔”、“啃老族”等群體都是父母的養育方式出現了問題。結局只會是兩敗俱傷,父母慢慢年邁,子女還是扶不起來的阿斗。在小說《高老頭》中,高老頭慘死公寓,兩個女兒被女婿侵佔嫁妝、控制自由。

心理學家斯科特 ·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書中說:“對孩子人生的過度關愛,體現的是父母心智的不成熟,也是一種人格失調症,常常將自己與孩子都弄得疲憊不堪。

二、愛情抵不過金錢,婚姻不過是發財的工具

小說中,伏脫冷曾告訴大學生拉斯蒂涅一個快速發財的方法:用愛情俘虜一個有錢的女人,與其結婚後謀劃她的嫁妝。雖然拉斯蒂涅沒有同意伏脫冷的謀劃,但小說中的

愛情卻處處透露著金錢的味道,連婚姻都不過是人累積財富的工具。


豆瓣8.0《高老頭》:金錢至上的社會,親情、愛情的出路在哪裡?

1、愛情為金錢服務,有錢時你是“親愛的”,沒錢時,你“愛誰誰”

高老頭的大女兒阿娜斯塔齊有一個情夫—特拉伊伯爵,他沒有資產,卻是個十足的賭徒。他通過一些手段讓阿娜斯塔齊死心塌地得愛上自己,以便幫他還賭債,一次又一次,阿娜斯塔齊沒錢就去威脅自己的父親高老頭去幫其還債。

小說結尾,阿娜斯塔齊為了幫情夫還清10萬法郎的欠款,眾叛親離,丈夫控制了她的嫁妝和自由,父親高老頭被逼慘死。付出瞭如此大的代價後,情夫卻將其拋棄。因為阿娜斯塔齊沒錢了,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

有錢時,你是“親愛的”,沒錢時,你“愛誰誰”。


豆瓣8.0《高老頭》:金錢至上的社會,親情、愛情的出路在哪裡?

2、愛情抵不過金錢,婚姻不過是積累財富的工具

鮑賽昂夫人,出身高貴,是普高涅王室最後一個女兒,巴黎社交界的皇后。誰要能在她的客廳露面,就相當於有了上流社會的入場券。

她和西班牙侯爵阿瞿達相愛三年,但是她的情夫卻為了要娶一個有400萬陪嫁的資產階級貴族小姐拋棄了她。

在鮑賽昂夫人挽求無果後,她用一場豪華的舞會來告別她死去的愛情。舞會上美人盛裝豔服、笑容滿面,在旁人眼中她依舊故我,福來不喜,禍來不驚。讓那些來看熱鬧的人,都讚美她情感上的勝利。卻不知鮑賽昂夫人對阿瞿達侯爵的愛情是真摯的,因為一場愛情的失敗,她避走他鄉。


豆瓣8.0《高老頭》:金錢至上的社會,親情、愛情的出路在哪裡?

曾經看過一個笑話:

一個男人在一次聚會上說,他願意用5塊錢賣任何人的女友,他話音剛落,就遭到了在場所有人的唾罵。他說你們別急,我現在出50塊錢。結果他又被痛罵了一頓。他說他現在出500,結果還是一樣。他一個0一個0的往上加,等出價到50000的時候已經開始有人動心了,等出到50萬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動搖了。等出到500萬時,所有人都沉默了。

愛情在鉅額金錢面前,一擊即倒。

巴爾扎克筆下的愛情、婚姻悲劇,並不僅僅出現在小說中,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為了彩禮金額,相愛的人會分手;為了房產證上的名字,相愛人會分手;為了少奮鬥20年,男人會娶不愛的女人……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愛情、婚姻都是可以明碼標價的商品。


豆瓣8.0《高老頭》:金錢至上的社會,親情、愛情的出路在哪裡?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不管是愛情還是婚姻,都是一項投資,投資風險的高低來源於,你的出資佔比和你對投資對象的考察。收益高的愛情/婚姻,你的投資佔比和兩人的三觀要匹配,但既然是投資就有失敗的風險,我們要做的只是預想最壞結局下,自己能否止損和觸底反彈,或者說是,你是否有足夠的本金(不管是金錢還是情感),在失敗時維護自己的體面,而不是在小酒館狼狽買醉。

在投資失敗時,你想做阿娜斯塔齊還是鮑賽昂夫人,完全取決於自己。

三、巴爾扎克在小說中是正義的擁護者,但在現實中他把愛情當作發財的工具

豆瓣8.0《高老頭》:金錢至上的社會,親情、愛情的出路在哪裡?

巴爾扎克的文學成就很高,但他的私德卻很一般。他在小說中批判那些把愛情、婚姻當成發財機會的男人,但現實中他就是如此。

巴爾扎克住在維勒帕裡西斯的時候,認識了一位被人稱為貝爾尼夫人的鄰居,後來這個年紀足以做他母親的女人成了他的情婦。貝爾尼夫人曾經給巴爾扎克出了四萬五千法郎讓其做生意,但巴爾扎克明顯不擅長做生意,他揮金如土,把個人花費通通記在公司頭上,沒幾年,公司就破產了。

後來巴爾扎克靠小說大獲成功,但他奢侈的生活,明顯讓其入不敷出。他開始向妹妹、朋友和出版商借錢,用來支撐他的門面派頭。從這個層面上說,《高老頭》中的大學生拉斯蒂涅就帶有巴爾扎克的影子,同樣都是法律專業;同樣為了奢侈的生活向家人、朋友借錢;同樣在債臺高築時,把財務典當一空。

除了大學生拉斯蒂涅外,巴爾扎克的影子還出現在小說中另外兩個把愛情、婚姻當成發財工具的男人身上,也就是高老頭大女兒的情夫特拉伊伯爵和鮑賽昂夫人的情夫阿瞿達侯爵。

在巴爾扎克眾多情婦中,吉多博尼伯爵夫人扮演著高老頭大女兒的角色,每當巴爾扎克手頭緊時,她不時會伸出援手。在巴爾扎克欠債被逮捕,她付了一筆鉅款為他還賬,免得他坐牢。


豆瓣8.0《高老頭》:金錢至上的社會,親情、愛情的出路在哪裡?

巴爾扎克的另一個情婦伊芙琳是一個非常富有的女人,兩人的情感糾葛長達幾十年。等到伊芙琳告訴巴爾扎克她丈夫去世時,巴爾扎克覺得他發財的機會來了,伊芙琳擁有豐厚的資產,一定可以幫他擺脫時不時的債務。巴爾扎克向其求婚,但伊芙琳卻基於現實考慮(巴爾扎克也經常問她要錢)過了好幾年後才答應,那時,她已經將大部分財產都留給了自己的女兒。

巴爾扎克的小說和他的人生是及其矛盾的,巴爾扎克的小說都是以批判金錢為主的資本社會為基調,但他的人生卻是紙醉金迷,把愛情和婚姻與金錢混為一起,把愛情和婚姻當成發財的工具。

或許正如法國哲學家加繆在《鼠疫》中所說:真正的生活是在撕裂內部出現的。生活,就是撕裂本身。真正的覺醒源於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