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南下打工了,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我選擇留在家裡,我的選擇對嗎?

大馬哈77


我認為很對呀!

孩子爸爸已經不在孩子身邊了,作為媽媽留下來陪伴孩子,再正常不過!

我們有的時候往往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影響,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這不單單只是為了照顧他的飲食起居,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慰藉,以及在他關鍵的節點上給出的正確引導!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父母同時缺失對孩子是極其殘忍的,留守兒童本來就不該存在,是社會發展初期的無奈之舉,這些年來因為留守兒童得不到關愛造成的悲劇還少嗎?

孩童的時光是一生最美好的時候,天真浪漫,快樂肆意,但因為成長中缺失了父母情感上的關心和呵護,讓他蒙上了一層灰色,給這些可憐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遺憾!

所以,我支持您的決定!沒有任何事比養育孩子的事大!加油!


麗香滿園


你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我是一個有兩個女兒的70後媽媽,十五年前,我和老公留下8歲的女兒出來廣東打工 ,孩子給她爺爺奶奶看管。老年人對孩子的衣食住行倒是照看得妥妥貼貼 ,但是對她的教育方面就不敢恭維了。到現在她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跟我們的感情都比較疏遠。

有句話說得好,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如果孩子不主動親近你,更說不上貼心了吧!

缺席了孩子成長的陪伴,也成了我這一生的一種遺憾。

所以,你這樣做是正確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莞漂的雲


首先比較肯定你這種做法,雖然為了孩子,為了生活我們不得不掙錢,但是孩子成長就這一次,你留下來是值得的!

像我母親為了我們姐弟上學,南下打工,當時我上高中妹妹初中,弟弟小學,雖然不是小孩子對我們的影響是一生的,我到現在還沒有安全感,以至於我一個女孩子養成男孩子性格,到現在結婚了才會慢慢收拾自己!

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是深遠的,父母的陪伴很重要,所以現在再難我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以前小的時候不懂事,其實有了孩子才懂得,沒有錢哪來好生活,有時候為了生活也不得不離開,要不是母親我們兄妹三個也不可能上出來,啥事情也沒有十全十美,父母也在努力當好的父母,無奈窮人還是很多,都要生活。

所以現在在家門口都有企業,在家也能掙錢,多虧國家政策好,我今年春節回家過年,好多人為了孩子都在家門口掙錢。

這位母親是個好母親,為了孩子好多女人犧牲很多,希望更多家庭理解女性,給他們物質和精神上支持。有個母親就因為尿不溼買貴了,就捱打。不我能理解!

希望天下父母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陪伴自己的孩子,世上少點有問題的青年,孩子代表



破繭成蝶的力量


怎麼做都是難,留在家裡照顧孩子,夫妻兩地牛郎織女,跟丈夫出去,孩子不在父母身邊,缺失父愛母愛,孩子教育成長又成了一個大問題。

據我所知中國的農村絕大多數一到開春,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屯子中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一到年底,他們又回到老家,開春又出去打工。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父母出去了,許多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孩子教育問題就成了一個很頭疼的事,因為有的爺爺奶奶根本教育不了孩子,還有隻能自然成長。

雖然有老師在學校教育孩子,但是老師也不是萬能的,孩子好的成長是受家庭環境和父母言傳身教,加上學校教育共同的結果。

比如有的孩子特別淘氣,不好好學習,把老師氣的蹦高高也沒有法,打也不是,罵也不是。這就需要家長的幫助等等還有許多問題。

結果就造成許多留守家庭的孩子,混了個高中畢業證,然後再和他父母一樣出去打工掙錢。

其實這樣的孩子一點不比別人差,只不過從小貪玩罷了。也許換一個好的環境他就能夠成材。

等到這個時候,父母也無奈,父在外打工辛苦,結果孩子又走自己的老路。

從教育孩子這個角度來說,我贊成你留在家裡。

同時希望你能夠看一些教育孩子的資料,把孩子從小起步階段培養好,讓他知道生活的不易,讓他明白做人的道理,讓他知道只有通過刻苦學習,考上大學以後才能有好的工作,讓他知道努力學習是為自己學習,通過不斷努力學習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否則就會和爸爸一樣在外辛苦打工掙不多少錢。

同時希望你也能學一些知識,在家裡搞一些養殖業,種植業,如果能掙到錢,把丈夫留在家裡,這不挺好嘛。

如果你的丈夫在外面做得好,就把孩子和你接過去,這樣就可以在大城市發展了,把孩子送到當地學校,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最好不過了。

不管怎麼說都要努力,你和你的丈夫年齡看樣還不大,機會會留給那些能吃苦有恆心勤勞的人。

我看好你,努力吧!


8月abc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只有一次,雖然說物質生活很重要,但是陪伴更加重要。在我大概六歲的時候,父母外出創業,留我在家跟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對我很好,但是不管怎麼說,心裡總是很難過,每天睡前都特別想媽媽,那時家裡又沒有電話,好不容易去小賣部打個電話,爸媽忙著又沒空接,心裡更加失落。雖然我大姨經常接我去她家住,可是也代替不了自己的父母。那段時間特別自卑,也不願出門跟其他小朋友玩。夏天的時候,去河邊游泳曬得黑黑的,頭上不知怎的又長了好多蝨子,伯孃就把我頭髮剪得短短的,整個人像個男孩子,又黑又醜還瘦得跟猴子一樣。到放暑假了,去找爸媽,我媽都認不出我了,抱著我痛哭,然後我媽就下定決心回家,我爸一人在外地工作。後來上了小學,女孩子總是早熟一些,班上母親沒有在身邊的女孩子,就開始懵懂的跟大一些的男孩子談戀愛,初中讀完就輟學南下去打工了。有個女孩子16歲就跟男朋友去貴州,直到生了孩子才告訴家裡面,她父母過去看她,家徒四壁,沒多久就留下孩子跑了,又嫁去山西,生了孩子然後又跑了……所以在孩子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成熟時,家長陪伴在身邊,好好教導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人的一生就一次,後悔不可重來。


撓癢癢貓


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我放棄了工作,過上了經濟緊張的生活

搬起磚我就沒辦法抱你,而抱起你,我就沒辦法搬磚。這是之前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話,反映了在陪伴孩子和掙錢兩個選擇中間的艱難。而我毫不猶豫的選擇陪伴孩子,因為我覺得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時候其實就那麼短短几年,一旦到了十幾歲就開始對父母沒那麼依賴了。

我之前和老公一直在北京工作,雖然工資不算特別高,但是比起老家的工資水平,還是高出一大截,除了日常開銷還能剩下一些。而老家那邊根本沒有多少工作機會,雖然我們也不願意一直北漂,可是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而在生完孩子休完產假之後,我在老公的強烈要求下,暫時跟公司辦理了離職,因為孩子太小,也因為婆婆無法來北京幫我帶孩子,更因為如果把婆婆帶到北京,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是一個不小的消費,可能我們的工資就剩不下多少錢了。

在孩子9個月的時候,原本有工作的公公突然也失業了,這意味著這個家只有老公一個人在掙錢,為了幫他分攤壓力,我決定把孩子留在老家由公婆照顧,我再次回到原來的公司上班。記得把孩子放在家去北京的那天晚上,剛上火車我的眼淚就止不住的往下流,心裡覺得特別虧欠孩子,他才剛剛滿9個月,我這一走他連母乳都吃不上了。而老公則在一旁一直安慰我,說咱爸媽會特別照顧好孩子的。但是爺爺奶奶畢竟不能跟媽媽比,沒有媽媽在身邊的孩子,總會讓人心裡覺得可憐。

再次回到北京工作之後,每隔2個星期我或者老公都會回家一趟看孩子,看到他在家還算可以,這才放下心來。時間過得特別快,轉眼間孩子就會走了,馬上也該學說話了,我心裡還是特別遺憾不能見證孩子的成長。在孩子2周的時候,我覺得孩子需要陪伴,需要來自父母的教育,所以我在糾結了半年後最終還是選擇了辭職徹底離開北京,再窮再緊張我也要和我的孩子在一起,正好這個時候老公的收入也高了一些,公公也重新找到了事情做。我奮不顧身的回到了老家,留下老公一人在北京工作,等到合適的機會他再回來跟我們母子團圓。

現在孩子已經三歲多了,我明顯感覺到孩子跟我在一起更活潑,更開心。而以前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候,總感覺孩子有些怯。村裡有句話說沒孃的孩子自綿三分,就是說孩子可能沒有媽媽撐腰會影響他的信心。雖然現在經濟上有些緊張,可是以後掙錢的機會還很多,而孩子的成長就這一次,所以哪怕窮一些,我也要和孩子在一起。到現在每天看著孩子學會新的東西、長得更高,心裡特別慶幸當初回來的決定,否則我想我一定會遺憾終生的。


第一奇談


分享一下我的真實觀點吧。應該這個問題不存在對與不對的回答只是責任心的一種,因為我老公也是去外面打工,就我一個人在家帶著兩個小孩子,本來我也不想在家的,但是沒辦法。孩子們有時候需要嘛,如果兩個人都出去的話,對小孩子成長有影響吧,所以只能這樣子啦。


桂欽曾姨日記


我非常贊同你的做法。

打工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生活質量,也就是生活的幸福點,快樂點。

而教育好孩子可以說是每個家庭都面對的問題,如何更好的教育和培養孩子,使其優秀,健康快樂的成長,家長有很大的責任。

我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我雖然經濟上貧瘠,但我的兩個孩子卻都是一本院校學生,讓我很幸慰。

其實人生最大的收穫就是你的孩子比你優秀,比你有成就。

我就是這麼做的,也是這麼想的,所以我非常贊同你的想法和做法。



衣純1216


你好,我來說幾句:

15年我實在市情緒低落,因為我已經居家看孩子一年半了,不需要上班,無法逛街,24小時對著孩子,我感覺這樣持續下去的話我會否定自我,我存在的意義在哪。我狠心將孩子留在爺爺奶奶身邊,外出尋找工作,憑著婚前工作經驗,我很快擁有了新的工作,並很快熟悉上軌,自我開展業務。我又找回了自信,此時相信“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開始想孩子,怕他吃不好,穿不暖,每天視頻噓寒問暖,就怕爺爺奶奶照顧不周。定好每兩週回去看他,每次離開就是撕心裂肺的開啟,因為在農村,有一些人語言上的玩笑,孩子心中的疤痕,孩子自己編的兒歌是“爸爸不要、媽媽不要” ,這樣的兒歌真是紮在心上的刀,在孩子留在老家三個月後,我果斷將他接回身邊,自己照顧,大人上班,孩子上幼兒園。雖然累一些,但是一家人在一起,誰也不用承受分離的苦。像你說的沒有跟隨老公外出打工在家陪伴孩子,我覺得你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孩子幼時不管是生活上還是精神上對母親的需求多餘父親。如果沒有條件將孩子接在身邊,最好的辦法是有父母一方陪伴,這樣雖然有遺憾但是還可以繼續保持生活質量。



涯之角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關於您這個問題,我覺得您的想法和做法是對的,孩子小的時候,需要父母的陪伴的,如果父母長期不在家,外出打工,孩子很容易出現叛逆,自己遇到什麼事情,沒有傾訴,當自己看到別的同學有父母陪伴,有父母接送的時候,心裡也會難受的!其實您可以做出如下的做法:

第一:您先在家好好帶你們的孩子,孩子不能離開父母的,父母的陪伴和爺爺奶奶的陪伴是不一樣的,照顧好孩子的生活,照顧好孩子的學習。

第二:先讓你的老公先去南下,找好工作之後,先工作幾個月或者一段時間,然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們孩子也還小,可以帶過去,和你老公一起相聚,在當地找個學校,讓孩子上學,自己也可以找個適合的工作,一家人團聚是最好的,也是增強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使得一家人的感情得到昇華!

第三:工作幾年之後,孩子長大了,如果是必須要回到你們老家去上學的話,可以回來一個人,你老公依然在南方,您可以一個人帶著孩子在老家輔助孩子的初中 高中的關鍵性時期的學習,這樣你們也在這幾年掙到一些錢了,也沒什麼壓力!我覺得這樣還是比較好的!如果孩子可以在外地上初中高中的話,那就更好!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