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在紙上寫過字了,嘗試寫一段字,是不是有些字不會寫了?

Illusion首席策劃


隨著科技進步、新媒體發展、無紙化辦公的推廣,現代人真的已經很少用筆寫字了。偶爾寫點字,也是歪歪扭扭,更是毫無耐心,“舉筆忘言”的事情時有發生,自己寫的自己都不認識的情況也是見怪不怪。

就我個人而言,由於平時都是用電腦打字打印,就很少動筆了,有時一週也寫不上幾個字,即使寫也是簡單的做個標記或提示性的字詞。幸運的是我們每月都有學習任務,不僅學習還要抄寫筆記,雖然有些枯燥,但能夠讓自己靜下心來,動筆動手,也是一件幸事。

在寫簡短文稿、草稿的時候,有些字的確不會寫、寫不準,不是不會,只是想不起來、不敢確定。這時又用上了電腦,電腦很快就給解決了。

關於寫字,自己還有點體會,那就是:寫字不能丟、寫字要認真。寫字的好處至少有三:一是鍛鍊手指和大腦,增加手指靈活性和大腦思維能力。二是讓自己心平氣和、氣定神閒。安靜下來,短暫的放鬆調整,對身心卻大有益處。三是增長知識和辯識能力。寫字的過程也是溫習、學習的過程,寫什麼、怎麼寫、寫多少,都要思考。寫的多,思維和反應也快,想象和理解的東西也多。通過寫字無形中讓自己學到了新的知識,增加了新的認識。


方言菏澤


是啊!現在確實很少在紙上寫字了,寫文章基本都是用電腦。偶爾用筆寫字會有種陌生感,但這種感覺還是有些許愜意,讓我又回想起以前讀書時寫作業情景,懷念那時的時光。長大後出門在外,父母總是催促我要記得時常給家裡寫信報平安。我去買了信封和信紙,趴在桌子上工工整整的寫上我的心情,然後貼上好看的郵票,寄給遠在家鄉的親人。

雖然現在的電腦和手機基本替代了紙筆,但我想還是應該多一點時間去寫寫字,去體會一下這種慢下來的感覺,讓時光在筆尖流轉,給心靈留一份靜謐……


西斜窗


已經有十多年時間沒有在紙上寫過字了,當然偶爾籤個名、填個表啥的都不算在紙上寫字。好久沒有手寫過信或日記,感覺有好多字都不會寫了!!!常年用鍵盤打字,導致我已經到了提筆忘字的地步。看來,以後要抽出時間多多練字,多多寫字。畢竟漢字文化要傳承下去,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不能丟。


八卦聊齋


這說明什麼,大家用的太少了,鍵盤、通訊工具把書寫代替了,打字、語音在快速的摧毀我們的文字,我們的文化,文字是一個民族的象徵,我們不能荒費!

我自從接觸手機一直用筆劃輸入法,速度也很快,只有六個鍵。

平時工作中我也常寫字,所以我建議大家都能把自己手機的輸入法換成筆劃輸入法,能讓大家記得自己會寫的字。

為傳承中國文化出點微薄之力。


原則偉大


很榮幸回答樓主這個問題。我每天都在寫字,學過的字沒有不會寫的出來。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講了學習貴在實踐的重要性。然而在今天網絡、電腦、手機等普遍存在我們生活、工作中,筆不再是主要的書寫工具,現在社會上的大多人能伏案疾書認真坐下寫字的真的是人少之又少,但這並不代表所有人,還是有人堅持如初的每天寫字學習。比如我,寫字已是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吃完晚飯,都會看會書,看見好的詞句,就用筆記載下來,當你一筆一劃寫著字記錄下來,大腦慢慢也記憶下了,不僅是對內容記憶,更是對每一個漢字筆畫的記憶,看書不就為了長知識嗎?只有記下了才叫長知識。還有一些大神們,更是每天堅持練習毛筆字,寫出來的字,藏鋒處微露鋒芒,露鋒處亦顯含蓄,讓人賞心悅目,更是陶冶情操,令人歎為觀止!

可能有人說:"我過目不忘,不寫字我照樣字字再現",是的我也承認你很聰明,但是我想說是,認字不僅是大腦要有認字能力,還有手要有會寫的能力,長期如果不寫字,手上寫的能力就消退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腦海裡感覺哪個字會寫,可是提起筆就不會寫了!這也是樓主提的問題時間長了會不會有些字不會寫的原因。

一手好字,是"門面"。一手好字是伴隨一輩子能力和實力。到什麼場合都能拿出,征服別人眼球。比如,著名演員徐靜蕾是大家公認的才女,人長的美不說,字寫的更是漂亮,正所謂"字如其人",一幅好字一出手,力透紙背、鐵畫銀鉤,圈了不少粉,讓人不得不佩服。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有時間多動筆寫寫,不要到了手消退到連自己的名字都不寫了。(很多場合還是要個人親筆簽名的!)


夏小柒


因為職業的關係,寫字肯定是天天都有的。

但是,頻率沒有上學時候高,那是肯定的,因為經常會直接在電腦上完成文稿,在紙上寫字的機會就少了很多。

倒是沒有發生忘記很多漢字書寫的情況。因為我使用的打字方法是五筆,不是拼音,打字的時候,需要在心裡根據字的結構對字進行字根拆分之後,才能準確在電腦上打出這個字,所以,會寫這個字是錄入的前提和基礎,不能忘記呀!

其實,最開始學習漢字輸入法的時候,我就是因為考慮到了這一點,才特別選擇主攻了五筆,就是擔心自己使用電腦時間長了會提筆忘字。

我經常懷念以前天天動筆寫字的時光,寫日記、寫讀書筆記、給朋友寫信、寫情書,那些包含情意的漢字一個一個被你的手寫出來,留在紙張上,有溫度,有情趣。

車馬很慢,書信很慢,時間很慢,那樣的日子,很美,很令人留戀。



豐文豐語


很久嗎?那麼恭喜你,你終於從人類最頻繁的重複勞動中解脫出來了。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語言又是信息或思想的載體。一種的想法可以表現為不同的語言和文字形式。 這是翻譯工作存在的基礎。所以文字不是思想或信息的必然形式。

如果沒有文字,逝去的文化保留將大打折扣,當然,可以有繪畫和實物的記錄,或者是口口相傳。如,世界上最長的詩歌,格薩爾王傳,就是口口相傳得以傳世。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將日益失真。紅樓夢就是因為找不到後80回以後的文字記載,我們只以讀高鄂的後40回狗尾續貂。

文字的最初記錄並不是在紙上,石刻、甲骨、竹簡、絲帛。造紙技的發明,最初只是為了方便書寫而發明。

有了紙,一遍遍的手抄本成為可能。在紙上重複書寫倒逼了印刷術的發明。木版印刷、活字印刷、激光照排淘汰了鉛與火。在紙上書寫幾乎完全退出了生產領域,倒是成就了不少書法家。

在字上寫字作為個體勞動,還沒有完全退出,電腦的,從鉛字的字盤打字,到今天的電腦打字,為了更快,人類的打字編碼已經“萬碼奔騰”,最快的打字方式是“亞偉輸入”,它一改輸入的線性操作,如鋼琴的和玄,同時可以按下4鍵,每分鐘可打字超過600字,實現即時速錄。但人們仍不滿足,手寫輸入、語音輸入、聯想詞組跟進……最理想的打字是“思維打字”,人腦與電腦無線聯機,想到什麼,就立刻打出文字。

那一天,如果真的到來了,用筆在紙上寫字,也不會徹底淘汰。某些場合簽字還是必要的。沒有醫生的簽字,新生兒報不上戶口;躺在手術檯上,沒有家屬簽字,誰敢動刀;沒在死亡證明上簽字,遺體無法火化。最要命的是遺產繼承,無簽字怎能生效。

無法科技怎樣發達,請保留你的書寫能力,不然,萬一蹲進監獄,放出來,總得籤個字吧。不會寫字了。對不起,再待幾天,學會在紙上寫字,再出來吧。


劉鐵男1952


2012年大學畢業後,就沒怎麼提過筆,偶爾想寫個日記發現好多簡單的字都忘記了,不得已只能敲鍵盤。不知道智能手機的興起會對我們傳統文化造成什麼樣的打擊,或許是顛覆性毀滅吧。有多少人還會對毛筆字念念不忘,時不時寫寫練練;有多少人還會抱著一本書,窩在圖書館廢寢忘食;有多少大學生會參加詩詞讀書角,鑑賞文人墨客的唐詩宋詞。一點點消逝的傳統文化讓老一輩兒文化人痛心疾首,感嘆快速發展的經濟時代扼殺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


Jannet


隨著人類進入信息時代,電子產品書寫形式幾乎代替了全部手寫,所以出門帶好手機、筆記本電腦就可以完成所有的記錄。自從開始寫讀書筆記以來,強迫自己開始用筆和本子寫心得感想,確實會遇到很多熟悉的字不會書寫的尷尬,這種情況會去查字典或網查,經過一段時間後手寫習慣又迴歸到日常生活中來。手寫的好處是字體美觀比以前有提升,隨身帶的記事本更容翻看,最重要的一點是保護了視力。


雨巷時尚禮儀


很長時間沒有動筆了,就拿去年的吧,還是要勤加練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