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江南萬物生,一口鮮筍,一口春

春到江南萬物生,一口鮮筍,一口春

驚蟄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小草從石頭縫中探出新芽。伴隨民眾的“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不斷豐富,連日來,浙江各地農漁人搶農時,積極春耕備耕,一副田園牧歌新圖景徐徐鋪展

春到江南萬物生,一口鮮筍,一口春

“煙暖土膏民氣動,一犁新雨破春耕”。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看到一粒粒種子冒出春芽,成為每位忙碌于田間的農人最期待的場景

“食過春筍,方知春之味”

在家憋了30多天,突然收到朋友的包裹,他告訴我:“山間春筍出土了,我給你郵了一些,特意去挖的,新鮮!”為了這一口脆嫩甘鮮,我可是足足等了一年,眼看困在家中,連口新鮮蔬菜都吃不上了,哪裡還敢奢求江南老友的山野美味。在打開包裹的那一刻,簡直喜從天降,嫩筍的根部還連著土,鮮味就被這樣牢牢鎖住,在剝殼的瞬間,清冽的甜香撲面而來,我彷彿回到了夢中的江南

春到江南萬物生,一口鮮筍,一口春

趕忙燉一鍋醃篤鮮,肉質酥肥,筍香脆嫩,湯白汁濃,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小小的筍尖,就像是希望在發芽,喚醒了味蕾,叫醒了生活,這久違的鮮啊,我知道,春天真的到了

能生吃的春筍有多鮮?

筍一定要鮮才夠嫩,這一點大家心照不宣。江南多產筍,“嚐鮮無不道春筍”。尤其是臨安的春筍更是讓人念念不忘。臨安的春筍,因早春打雷即出筍,當地人又叫它雷筍。隨著春季氣溫回升,鮮嫩嫩的雷筍就從肥沃的土壤中破土而出,筍尖色澤潔白如玉,筍身豐腴肥碩,挖出之後不用過水去澀,鮮嫩到可以直接生吃

鎖住這口鮮,必須當天現挖

竹筍要好吃,除了選擇好產地,還要選擇好時間,越新鮮越好吃。挖筍也有學問,需要長久的經驗積累,挖春筍不能挖全長出來的,筍頭將出未出,鮮嫩才剛剛好。筍農們挖筍,都會小心翼翼,看到筍頭後,便細心地用鏟子順著筍的邊緣挖鬆土,輕輕取出,確保不傷根,再用泥土重新覆蓋,以利於再生竹筍。

春到江南萬物生,一口鮮筍,一口春

春筍不僅美味,還極富營養。《名醫別錄》和《本草綱目拾遺》都提到竹筍具有清熱消痰、利膈爽胃,消渴益氣的功效。它含有大量纖維素,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去積食、防便秘,還是特別適合肥胖者的健康食材。清炒一盤春筍,脆嫩中帶著清鮮,口感細膩肥厚,入口無渣,毫無澀味。這樣直白熱烈的鮮和嫩,彷彿令人身在鄉野,因為這一口鮮,而喚醒整個人的勃勃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