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成為倍增器:倍施特在線汽車票業務連續3年高速增長

導語: 倍施特幹了攜程、飛豬、e龍想幹而不敢幹的互聯網汽車票業務,靠得是在地深耕+技術,兩者缺一不可。

由於受地域限制太大,在線汽車票業務一直以來是攜程、飛豬、e龍等在線票務巨頭想涉足卻又怯步的領域。

巨頭們傾心汽車票業務,完全是因為這個行業規模太大。根據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公路完成營業性客運量65.3億人次。

如果通過APP購買,這款App的日活將超過3000萬。即使業務本身不賺錢,日活能增加這個量級,將會帶來巨大的邊際效應。


研發成為倍增器:倍施特在線汽車票業務連續3年高速增長


互聯網巨頭們幹得不好,恰恰留給深耕細作的倍施特留下巨大空間。該公司連續3年加大研發投入,迎來公司第一大業務在線汽車票收入連續3年高速增長,2019年該項業務已佔到公司總營收的89%。

在線汽車票:連續4年高速增長

2010年11月,上個世紀80年代同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的崔震蒼、張俊平夫婦創立倍斯特(倍施特的前身)。由於崔震蒼在1993年至2008年期間曾在中國平安和中國人保工作,倍施特最初從事保險代理。

進入2015年後,倍施特開始通過設立、投資和收購方式先後控股四川倍施特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出門科技有限公司、貴州大邁科技有限公司、貴州大邁暢遊科技有限公司、貴州黔東南大運暢行信息技術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倍施特美途科技有限公司。

由此,公司業務也變成票務代理服務業務、用車服務業務和智慧交通建設業務等3大板塊。

研發成為倍增器:倍施特在線汽車票業務連續3年高速增長

經過公司深耕細作之後,票務代理服務業務實現連續3年高速速度增長,併成為公司第一大業務。

數據顯示,2016年,倍施特票務代理服務業務收入僅有1889萬元,2017年攀升至5118萬元,增速達到171%。2018年票務代理服務業務收入已經接近7000萬元,同比增長約20%。2019年該項業務收入恢復了高速增長態勢,收入超過1.27億元,同比增長82%,而且佔總營收的89%。

據倍施特介紹,倍施特票務代理服務業務主要提供網上購票,自助終端購票、移動終端(手機)購票、 人工代理網點購票等。

研發成為倍增器

倍施特稱,票務代理服務業務高速增長的主因是提高自有線上交易比例、深耕四川和貴州市場,以及快速拓展其它省域市場、複製商業模式,從而快速提升擴大收益規模。

這一切得益於倍施特掌握電子商務平臺搭建以及相關終端設備的核心技術,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及技術壁壘。

研發成為倍增器:倍施特在線汽車票業務連續3年高速增長

要做到技術領先,靠的是紮紮實實進軍研發投入。

倍施特透露,目前公司只有157名員工,而技術人員就達到70名,佔比45%,這是一般的互聯網都不敢想象的比例。

而在研發經費上,倍施特連線3年增加。2016年研發經費僅為238.5萬元,2017年增加到613萬元,2018年攀升至764萬元,去年更是增加到778萬元。從研發與營收的佔比上看,2016年高達14.79%,2017年11.3%。這兩年隨著營收快速增長才降為了6.7%和5.44%。

倍施特的研發強度,放到3800多家上市公司中,排名都非常靠前。資料顯示,2018年上市公司中,研發費佔比超過10%的只有148家公司。

在地深耕+研發,是倍施特成功的秘訣。攜程、e龍之所以不敢大膽殺入,是因為缺乏在地深耕的資源,以及大投入之後回報不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