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想問一下做事猶豫不決是因為什麼?

577149781


猶豫不決說明你內在有兩個想要一直在打架。根據佛洛依德的人格理論來講:

一個是本我的,藏在潛意識裡,一直往外冒,那是你真正的想要。

一個是超我的,你所受的至高道德約束告訴你必須做另外一個選擇。

所以真正的想要一直在被壓制,做符合別人期待的選擇又會違揹你的內心,這個衝突在體內打架,消耗你的身體。

這個時候就需要自我來協調他們之間的平衡,如果自我功能好,猶豫一下,很快會有一個決定,如果自我功能不好,這個糾結就會一直折磨著你,欲罷不能。



榮之吾雪


我13年參加工作,16年打算不幹了,但是一直猶豫,想掙更多的錢,但是又留戀當時的安穩!直到今年20年,我才辭職,工作7年,後4年都是躊躇中,猶豫太久了,當我做好決定,遞上辭呈的時候,瞬間一身輕鬆,突然發現,曾經留戀的,顧慮的,致使我猶豫的那些因素,一文不值!

其實大多時候猶豫,就是因為不捨,捨得,學會舍!

放下,說起來很容易,做到很難,但是你真正的放下一次,以後就會輕鬆很多!



彼岸偉


我以前也經常猶豫不決,前怕狼後怕虎,不斷的糾結,下不了決定,深深受其折磨啊,後來痛定思痛,找老師請教,明白了糾結的原因,並且獲得了一些改變的方法,下面我將我的方法分享給你,希望可以幫到你。

第一,做事糾結在於得失心太重

有一次,我要買電腦,看上了兩款,第一款價格稍微高些,但我的需求都滿足了;第二款,價格低些,有一個需求不滿足。

兩款差價1000左右,聽我這麼一說,你會買哪個?有人可能會說,那肯定買第1個呀,我糾結的點在於:會不會我剛買回來,第1款就降價,那我不就虧了;第二款價格低些,會不會因為性能不好?

我在兩個電腦之間來回猶豫,遲遲下不了決心,就是一味的在考慮最壞的結果,害怕自己虧。

第二,做事糾結在於不想承擔後果

還是用上面買電腦的事情舉例:我在兩款之間來回糾結,不管買哪一款我都不會滿意,但是,一旦開始付款,意味著我要對我買回來的這款負責任,但我內心深處不想負這個責任所以才一直在糾結,猶豫,糾結有時候就是心理上的一種逃避。

第三,做事糾結在於不明確自己的需求

繼續拿買電腦的事情舉例:在上面提到第一款價格高但滿足我的需求 第二款價格低 稍微不滿足的需求,其實細看,我的需求並不明確,所以才不斷猶豫。


那麼知道了猶豫的原因,我們怎麼破呢?

  1. 凡事如果一味的計較沉默成本,(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心力等)計較得失,那麼心胸會越來越小,幸福感會越來越低,人生就更不用說了。
  2. 作為真正的成年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學會承擔責任,電腦買了就買了,承擔後果,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
  3. 下次再糾結時候,先在紙上寫下:我在糾結什麼?這是我的需求嗎?如果不是,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4. 把真正的需求寫下來,按照需求去做。

如此以來,猶豫的時間就變得短了,並做做事的效率也會變高,希望可以幫到你哦


八月mayu


沒有十分完美。

必須學會取捨。



感性兼理性


物體太軟時不能承載,太硬了容易脆斷,只有柔韌度適中才可以隨風逐浪。做人也一樣,剛烈的人過於自傲,過於武斷,會失去很多東西。太軟弱的人不成氣候,扶不起的阿斗。要磨鍊意志,做內心堅強的人。


河東當開智超


心裡沒底,對做事過程的把握力不自信,對結果的不明朗化感到擔心。


滿月照大江


注意力被過度分散,可以做一些注意力集中或回覆的訓練


學智府


因為資金不足


用戶3603421589850


因為過多的分辨心。

解決的方法是:設想擁有了其中一項後的所得是否足以使你放棄另外一項。

要知道,我們只需要做一個滿意選擇而非完美選擇。

完美主義者的問題在於,花費了太多時間選擇,花費了太少時間享受。當你為選擇哪件衣服、哪個專業、哪個工作、哪個愛人大費心機的時候,要明白,難以抉擇說明它們本身就各有利弊。

你需要的不是反覆的比較,而是想,如果你只有一個選擇,它讓你滿意嗎?滿意的思維讓你帶著欣賞去看待自己的選擇,而追求完美的思維卻讓你帶著批判去找漏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