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勞力辯證

“勞力辯證”是個心理學名詞,簡單講就是:當你對某事或某人投入了精力和勞力,你也會對他們有更高的評價。

500強企業通用磨坊公司,擁有哈根達斯、灣仔碼頭等多個知名品牌。通用磨坊公司有一個經典的營銷案例:

他們曾推出一款叫做“貝蒂妙廚”的蛋糕粉,配料是完全搭配好的。家庭主婦只要直接放入烤箱即可。然而,銷量極其慘淡。於是,通用磨坊便找了一位心理學博士。

博士想了想說:你們把配方中的雞蛋粉取消,要求家庭主婦自己打雞蛋進去。雖然有點質疑,但通用磨坊還是照辦了。

結果銷售激增,供不應求。


三、勞力辯證


他們請教博士,這是什麼原因?

博士說:“原來傻瓜式的操作方法,太簡單了。那可是給家人的美食,這樣會讓家庭主婦有種負罪感。讓她們自己打個雞蛋進去,她們的參與度明顯提高了,對這個產品也就有了好感。”
你看,這就是“勞力辯證”在商界的應用。有些難度是賣家刻意增加的,讓你得到或使用這個產品時,要付出一些代價。這看起來有點反常識,但只要用的恰到好處,往往會有奇效。


前段時間,濟寧市的某匡威門店,限購匡威的1970s款。消費者需要排隊抽號,還要帶著身份證,同時還必須穿著匡威的衣服和鞋子。

買個運動鞋,搞這麼高的難度,想必沒什麼人買吧?錯,大眾竟然還是趨之若鶩,排起了長龍。

這類事,你應該已經見過不少:前段時間,星巴克貓爪杯風靡一時。眾人為搶得一個,丟盡了顏面。

優衣庫事件,也差不多是這個模式。一件聯名款T恤,竟然引起很多人的哄搶,一些人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很多文章都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抨擊。要麼說商家搞飢餓營銷,製造稀缺感,要麼說這些人不可理喻。

前半句說對了,商家確實是有意製造購物的難度。但是,有個問題,鞋子、衣服、杯子都不是必需品。你製造稀缺,我可以不中招啊。可為什麼那麼多人會顯得如此愚昧,非要去湊那個熱鬧?

神經營銷學家戴維·劉易斯給出了答案:因為搶購成功,會讓人有種不可自拔的快感。戴維·劉易斯在倫敦某商場做過一個測試。

那時是某遊戲機的週年慶,商家推出大幅度限購優惠。頭一天晚上,商場便排起了長龍。戴維·劉易斯說服幾個顧客,讓他們戴上測試設備,監控到他們的心率、皮膚電導率以及腦電波。

當這幾個人搶購成功後,劉易斯讀取了數據。他驚奇地發現,這些人的生理特徵發生了劇烈變化,大腦釋放出大量的多巴胺,就如同服用了興奮類藥物一般。

當他採訪其中一位受試者時,那顧客說:“搶到商品的一剎那,有種眩暈的快感,真是太美妙了......”


同樣是在倫敦,BBC記者佩雷迪,為揭示商家的操控術,去採訪了在“iPhone手機”門前排隊等待新機型的發燒友。他們很多人都已經等待了兩週以上。

當問及新iPhone有什麼特別之處時,幾乎沒人能準確答出。大概也就是說顏色不同、速度快些。但是,當這些果粉終於得逞,拿到新機時,佩雷迪觀察到他們那種無與倫比的喜悅。


在蘋果工作人員的簇擁下,在其他果粉的歡呼中,那個等了15天的男孩高舉手機,彷彿是在炫耀一個戰利品。可以預見,他處於一個怎樣的高峰體驗中。這就是“勞力辯證”的作用。

苦等的「15天」和得逞的「一剎那」,形成一種奇妙的因果聯繫。讓人慾罷不能,也賦予了產品某種特殊的意義。所以,你嘲笑那些搶購者的洋相百出、被人蠱惑,那是你不明白他們得到了怎樣的快感。當然,這種快感只是商家刻意回覆


三、勞力辯證


作者以前有臺打印機,後來壞掉了。

本著環保節約的精神,到廠家的維修點維修。可是,被告知這款打印機已經停產,所以零件匹配不到。

建議報廢這臺打印機,再買臺新的。這擺明就是欺負消費者。我的倔脾氣來了,表明必須要修,不給修就投訴到消協。維修點和廠家溝通了很久,終於決定修復這臺打印機,只是零件比較貴,要199元。

與此同時,維修點的師傅很負責任地告訴我,他們的新款打印機現在特價是219元。問我還要不要修?還修個錘子,我只好放棄環保計劃,報廢了舊機,買了一臺新的打印機。不知道你有沒有和良叔一樣的感受:這年頭,大到傢俱,小到電子產品,如果壞了,維修成本特別高,還不如直接買個新的。

而且,關鍵是,它們還都壞得特別是時候,往往剛剛過了保修期.....別以為這是一種巧合,其實這是商家的另一個詭計:計劃報廢。


7C紀錄片《無節制消費的元兇》,揭示了一份關於“計劃報廢”的秘密文件。那是20世紀20年代,幾家燈泡壟斷公司共同簽署的協議。二戰期間,放置檔案的地方被損毀,這份文件才能被公眾看到。


文件的主要內容是:幾家公司聯合縮短電燈泡的使用壽命。在這之前,燈泡可以使用2500小時。簽訂協議後,壽命縮短成1000小時。這樣大眾購買燈泡的頻次就會增加。隨著時代的變遷,燈泡公司的協議已經土崩瓦解。


但是“計劃報廢”,卻成為商家們的慣用手法。


《無節制消費的元兇》的主持人,採訪了柏林工業大學的一位教授,後者揭示了打印機行業的一個秘密:墨盒的計劃報廢。每個墨盒有個計數功能,能記錄一共打了多少頁。


每個墨盒還會設置一個頁數上限,一旦到達這個數值,墨盒便會自動鎖定,讓你以為是沒有墨水了。然而,這位教授及其朋友,可以解碼墨盒,讓計數器重置,這樣墨盒可以多用兩到三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