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

那一天的晚上,臨安城裡熱鬧非凡,到處張燈結綵、燈火輝煌,隨著幾聲炮響,遠遠望去,一簇簇的禮花衝向雲霄,

瞬間綻放,驚豔了星空,與江邊的的圓月交相輝映,把臨安城點綴的絢麗多彩。

城裡的大街小巷擠滿了花枝招展的女人們,她們衣著華麗、得意洋洋,在斑斕絢麗的花燈之下,可以看到她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她們正在歡度元宵佳節。

可是,有一個人特立獨行,在這浪漫溫馨的節日狂歡時,沒有沉醉在元宵美景中,而是似乎尋找著什麼,忽然,他看到了燈火闌珊處的“那人”,頓時,心中泛起了波瀾,留下了千古佳話“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八百多年來,再讀此句,蕩氣迴腸,婉約豪放。享有國際聲譽的學者王國維先生更是將此句奉為成大事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我們不禁要問,享有如此讚譽的“那人”到底是誰?

1.

說起“那人”,還要先說說這首詞的作者----辛棄疾。

辛棄疾,字幼安,山東濟南人。出生之時,北方之地已落入金人之手,儘管他的祖父辛贊在金國任職,但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祖父辛贊一直觀察時局,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拿起武器與金人決一死戰,以報國恨家仇,同時,辛家先輩經常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

在這種家庭氛圍的薰陶下,辛棄疾從小就樹立起了愛國情操和報國雪恥的偉大志向。

可是,辛棄疾的命運就像他的老前輩蘇軾一樣,起起落落,鬱郁不得志,自從辛棄疾歸宋後,先後向朝廷上書了《美芹十論》、《九儀》等北伐抗金的著名建議,陳述了恢復大宋河山的軍事良策。

可是,此時的朝廷只顧歌舞昇平、坐享其樂,大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滿足心理。宋孝宗沒有把辛棄疾的這些著作扔到廢紙簍裡,相反,他看了一遍這些建議,對辛棄疾的才幹也感起了興趣,但是,只是興趣而已,興趣過後,他給辛棄疾安排了一個工作,讓他擔任轉運使、安撫使等地方官職,主要負責維護地方的治安、治理荒政等。

雖然辛棄疾在這些崗位上幹得有聲有色,風生水起,但是,這與他抗金救國、收復失地的遠大理想大相徑庭,他心中始終忘卻不了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的豪情壯志。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自此,他再也沒有上過戰場,只能將一腔北伐熱情和心中的那份馬革裹屍的豪邁之情,埋在心底,徒留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的悲嘆。

2.

“那人”是誰?有一種說法是他自己。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靖康之恥後,偌大的大宋朝只能在南方偏居一隅,可是,臨安的元宵燈市,依然家家燈火,處處管絃,各種彩燈競相爭豔,猶如一夜東風,不僅吹開了鮮花盛開的千樹萬樹,更是吹落了空中的點點繁星,就好像陣陣流星雨散落下來,點亮了整座臨安城。

這時,引來了達官貴人的香車寶馬,也引來了衣著靚麗、暗香盈袖的男男女女,他們成群結隊,笑語盈盈,和著曼妙的笛聲陷入了節日的狂歡之中。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

可是,作者辛棄疾不同,他孤獨寂寞的內心與這熱鬧非凡的場面截然相反,只能在人山人海中尋找“天涯淪落人”。

而這個人便是他自己,是那個“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一心想上戰場、奮勇殺敵的辛棄疾;是那個“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一心為國操勞的辛棄疾。

可是,縱然他有抗金良策,又有救國壯志,可惜,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甚至,一度被投降派彈劾、壓制、打擊,無奈之下,只能將心中的那份豪情隱藏在“燈火闌珊處”。

因此,辛棄疾尋找了千百次的“佳人”,就是他自己,是那個默默地站在昏暗處,只顧得孤芳自賞的辛棄疾,是那個站在熱鬧氛圍之外,清高不落俗套,即便受了冷落,也不肯同流合汙的高雅之士。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

3.

“那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座城----汴京,包括汴京城裡的人們。

王國維先生曾經這麼評價辛詞:“幼安之佳處,在有情,有境界”。說的就是辛棄疾的詞充滿了意境美。

乍一聽,辛棄疾的這首《青玉案·元夕》是在寫愛情、寫燈光幽暗下的美人,其實,這樣理解這首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名句是非常膚淺的。

為什麼說“那人”是汴京城呢?我們先來看一看“舉目見日,不見長安”的故事。

公元311年,匈奴攻破洛陽,一路上燒殺侵略,殘害百姓,殘忍地殺死了西晉太子,無情地擄走了西晉懷帝,無奈之下,西晉宗室只能南渡建康,躲避戰亂。後來,在晉朝宗室和南北大族的支持下,

司馬睿稱帝,建立了西晉,是為晉元帝。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

一日,晉元帝閒來無事,陪著兒子司馬紹玩耍,正在開心之時,長安使者忽然到來,長安是西晉時期的都城。

晉元帝就想考考兒子,他問道:“你說說太陽和長安,哪個離我們建康更近”?

年幼的司馬紹答道:“太陽離我們建康更近”。

晉元帝很是吃驚,便再次追問:“你為什麼會這樣說”?

司馬紹回答道:“因為我們一抬眼就可以看到太陽,但是,無論我們怎麼看,都看不到長安”。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在場之人無不感嘆。

再看《青玉案·元夕》,它寫得是臨安城中的元宵節,而那時的臨安之於汴京,就像東晉時期的建康之於長安。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

南宋孝宗時期,臨安城在孝宗一朝的治理下,逐漸繁榮起來,可是,孝宗一朝主和派非常強悍,引導著當時的發展方向,可惜,他們總是安於現狀,從來沒有想過北伐抗金、收復失地。

如今,元宵佳節,臨安城裡燈火輝煌,其樂融融,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沉浸在這歌舞昇平的繁華景象中。

可是此時,被金國侵佔的汴京又會是什麼景象?整個中原地區又有多少人被金兵蹂躪?又有多少無辜的家庭被金兵摧殘?這些悲情之苦,沒有人去想,也沒有人去問。

雖然作者心懷救國救民的熱血情懷,但是,對於這種悲苦,他自己也不忍去想,更不忍去寫,只能將千里之外的汴京城和城內的人們比喻成“燈火闌珊處”,暗喻著即便臨安城的燈火百般明亮,也驅散不走自己和廣大人民心中的悽苦,更點燃不了人們心中的希望之火。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

4.

“那人”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座城,而是一種理想人格的化身,這種人格的化身便是志存高遠。

辛棄疾通過這首婉約詞,將內心所有的感情和思考都付諸於“那人”身上,通過幽暗之處的“那人”來表達自己一心報國、收復失地的決心,儘管南宋統治者在金兵壓境之際,只顧歌舞昇平,從不勵精圖治,但是,辛棄疾心中依然保持精忠報國的偉大志向,這就是一種理想人格的化身。

這種人格的化身正好又與南宋統治者不思復國的滿足心理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將自己的作品推上了一種歷史高度,讓“那人”的美變得更加崇高,更加唯美,更加超越,不僅向世人展現了自己的凌雲壯志和無窮力量,同時,也給後世的創作以及賞析留下了一些思考的空間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辛棄疾這首《青玉案·元夕》中的“那人”意象是複雜的,也是多元的,絕不會侷限於一種意象,她可以是辛棄疾自己,也可以是遙遠的汴京城和城內的人們,當然,也可以是志存高遠的人格化身,將自己的悲憤和豪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