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女神李清照,第十三章:糊塗的明誠


我心目中的女神李清照,第十三章:糊塗的明誠


在第一章的時候我們就聊到安姐姐她不但是一個才華卓然的詞人,同時在年
少的時候,安姐姐就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政治見解。那麼此時的北宋已然滅亡,
南宋小朝廷剛剛建立,並且對著敵國金人採取著忍讓,求和的賣國政策,此時的
安姐姐又會用什麼樣的詩歌來抨擊當朝的醜惡呢?
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流傳千年的五言絕句。短短二十個字,可謂雄壯威武,
擲地有聲。可能有些剛剛見到這首詩的人並不會相信它出自以為女人之手。可是
事實是它的的確確是安姐姐所作。我也不想做詩詞賞析,只是找了一首與之相對
的杜牧的一首詩,我們來做個比較。
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不得不提的一點是杜牧其實並不單純的是一個文學詩人,他在某種意義上講


也是一個軍事家,因為他曾寫過很多的軍事論文,甚至給孫臏的「孫子兵法」寫
過註解。那麼從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出來作為一個有著獨到軍事見解的杜牧對於英
雄的概念是:包羞忍恥。他覺得大男兒應該能屈能伸,包羞忍恥。忍得一時,方
能成就千古霸業。而安姐姐的英雄觀則是:寧折不屈。就算江東就在我的身前,
就算後路就在我的腳邊。可是我依然不會退卻,不會苟且偷生。我寧願死也不要
做一個逃兵。
其實僅僅從英雄,或者真男人的角度來看,安姐姐和杜牧說的都有一定的道
理。無論是能屈能伸,還是寧折不彎。都是一個男子漢應該具備的性情。但是單
單從詩歌的氣勢上來看。安姐姐的夏日絕句更加雄壯,更加威武,更加讓人過目
不忘。她通過項羽寧死不過江東的史實來抨擊當朝南宋一味逃避,一味求和的軟
弱。可謂是精鋼怒目,直言不畏。所以從安姐姐的這首詩中我們更加可以證明她
是一個正直的人,一個敢愛敢恨的人。
可是就在後世卻有人說這首詩在某種意義上是安姐姐在斥責自己的丈夫。那

麼趙明誠究竟做了什麼事,要讓安姐姐這樣的生氣呢?
原來明誠在建康做市長一年多之後接到了朝廷的調令,把明誠調任到湖州擔
任知州。於是明誠就開始著手處理調任的時候。忙活了幾天終於把應該處理的公
事和應該交接的文件全都安排好了。突然外面一陣慌忙的腳步聲,明誠正在納悶
是誰這麼著急忙慌的。江東轉運副使李謨一下子闖進明誠的辦公室上氣不接下氣
的說道:大人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王亦要叛變了,我得到消息,就在今天夜裡。
王亦帶著自己的部隊要在建康城裡作亂。大人得趕緊採取措施,不然城裡的
男女老少,婦孺兒童就要遭受滅頂之災啊!
要說明的是這個王亦當時時任御營統治官。這個官的職位雖然比明誠的知州
矮了那麼一級。但是王亦手中握著軍權,並且他手中的軍隊是直接歸朝廷管轄的,
不歸建康城。換言之就是王亦和王亦的部隊不歸明誠管制。所以說這個王亦突然
要發生兵變對建康城的百姓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所幸的是這個李謨及時得到了消

息,並且報告給了明誠。但是明誠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反映,
他對李謨說:你有所不知阿,我已經不在是你的上司了。我已經接到了朝廷調往
湖州擔任知州的調令。並且已經交接完畢。這件事你還是向你的新上司彙報吧。
李謨一聽明誠這話,心裡一陣暗惱。這不是扯淡嗎。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阿。你雖然不在是建康的知州了,但是作為一個朝廷命官
你有責任對這件事情負責啊。說歸說,氣歸氣。李謨還是沒有命令自己上司的權
利。
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李謨是一個好官。在知道明誠已經不作為以後。果斷的採
取了措施。在建康城裡的大街小巷都埋伏了重兵把守,在敵軍可能出現的街道設
置了路障。等到天色剛剛昏暗,果不其然。王亦帶著自己的部隊在建康作亂。但
是由於李謨事先做好了準備,所以王亦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眼看建康城重重障
礙,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玩的拉。王亦就帶著自己的部隊砍開城門,逃走了。
在這裡不得不再三的表揚一下李謨,他做了本該是自己領導應該做的工作。

更加重要的是他拯救了包括安姐姐在內的所有的建康人民。試想一下,如果
李謨知道自己的領導不作為,自己也無動於衷的話,那麼所有的建康人民都將遭
受兵戈之痛,都將被王亦的叛軍殘害。全城的值錢的東西也會被搶虐一空,可謂
是慘不忍睹的。李謨此時心裡很複雜。有些高興自己救了全城的百姓,也有些責
怪明誠沒有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
第二天剛剛破曉李謨就來到明誠辦公室,準備把昨天夜裡的事情跟領導彙報
一下。希望明誠能誇自己兩句。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在辦公室的窗戶上繫著幾
根繩子。懸往樓下。原來昨天夜裡明誠和幾個建康城的其他高官看到王亦起兵作
亂,十分害怕。連夜從城樓上跳下,棄城逃跑了。
這件事怎麼說呢,我們不好說。很憤恨,很噁心。都有。我也同樣覺得明誠
在這件事上做的確實不對,簡直大錯特錯。甚至為萬人所不恥。可是我們看看安
姐姐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我們翻遍了所有的典籍,找遍了所有的安姐姐的文章,

詩詞都找不到安姐姐對於這件事有過多的描述。甚至閉口不言。
這是為什麼呢?安姐姐不一向是一個直言不諱,寧折不彎,正直不屈的人嗎?
當朝的政治她都敢說,自己的丈夫犯了這麼離譜的大錯,她卻為什麼閉口不
提呢?
根據後人的分析,史料的記載和我的理解大概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安姐姐雖然是一個才華卓然,有著自己獨特思想,見解的女詞人。但
是她同時還是一個封建社會的女人。她無法掙脫出這個社會。她還必須在生活上
依靠他的丈夫。更況且安姐姐深愛著明誠。在自己丈夫犯下這樣的大錯的時候,
在自己的丈夫正在痛苦,後悔自己做錯了事的時候。作為他的妻子。安姐姐要做
的不是痛打落水狗,而是在他身邊安慰他,理解他,寬慰他。
第二:當時的政治環境使然。因為當朝南宋小朝廷採取的政策就是以求和為
主,以道歉為輔。整個朝廷對待敵人的態度都是逃避,求和,躲讓。更何況底下
的官員。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身為一介文人的趙明誠會犯下這樣的錯誤,也

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這時的安姐姐已經原諒明誠了。一直待在他的身邊安慰他。但是朝廷在
得知這件事以後直接罷免掉了趙明誠湖州知州的職務。這對安姐姐和明誠來說又
是一次新的打擊。被罷免之後的明誠和安姐姐該如何是好呢?他們是如何打算的,
準備去哪裡呢?就在這之後又發生了另外一件晴天霹靂,徹底擊碎了安姐姐的生
活。那又是什麼事呢?下一集我來為您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