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下)

孔雀東南飛(下)第二日天色還未亮,劉蘭芝就起來盛裝打扮。“就算要走也要驕傲的走。”找出華美的衣服和羅裙,穿戴整齊,兩足穿著絲緞繡鞋,極盡光彩亮麗。頭上斜簪一隻玳瑁釵,腰間的束帶白綢亮如流水,耳垂上掛著由夜明珠做的耳墜,仔仔細細的畫過眉,描過唇,似滴血般紅潤。行走時風姿搖曳,似弱柳扶風,體態美妙舉世無雙。

臨行前去前堂拜別焦母,焦母仍然憤怒不已。“妾身在家做女兒時,生長在窮鄉僻壤,沒有受過多少家教,更加有些慚愧。出嫁時受了您那麼多的彩禮,過門後卻難以承受您的使喚。今天起拜別母親,萬分掛念,以後家務您多費心操持。”語畢便出了前堂,未曾理會焦母。

昂首大步走出門去,直至登上馬車,劉蘭芝也未曾回頭看過一眼。焦仲卿騎馬走在前面,劉蘭芝的馬車跟在其後。到大路口上,焦仲卿下了馬進入車中,俯首低語:“我焦仲卿在此發誓,絕不同你分離,請你暫且委屈回孃家小住,我不久便能接你回來,我指天立誓絕不負心。”

劉蘭芝哭道:“感謝你能對我如此真誠,我也定不負你,只是我有位兄長,性情暴虐,恐怕不會隨了你我的心願。一想到此就心如刀割。”兩人在路口悵然若失的揮手告別,依依難捨,不肯分離。

劉蘭芝回到孃家,走進堂屋,進出都感到沒有臉面,劉母吃驚的喊道:“沒想到你自己回來了,十三歲教你織絹,直至幾月前將你嫁出,總以為不會出什麼差錯,卻沒想到你不等孃家去接就自行回來?”劉蘭芝極為慚愧:“母親,我確實一點過錯也沒有。”劉母傷心哀嘆至極。

過了十多天,縣令派人來說媒,好似是縣令的三少爺,俊美無雙,年齡剛剛大劉蘭芝兩歲,口才很好又頗具才能。

劉母對劉蘭芝說:“這事由你去答覆。”劉蘭芝含淚答道:“我回家之時,仲卿再三叮囑我,立誓永不分離。若今日違背誓言,是我對不起他了,求母親去回絕,再婚的事再說吧。”

劉母無奈惋惜,對媒人說:“寒門小戶出了這樣一個女子,出嫁不久便被休回來,連當小吏的妻子都不行,又怎能高攀貴府的郎君呢?希望你能回稟了縣令大人,不能替小女向你許婚。”媒人只好回去了。縣令派縣丞請示太守回來,縣丞說起:“有個蘭芝姑娘,出身是官宦人家。”太守便提起了他的五兒子,清逸俊秀還不曾婚配。於是縣丞來劉家提親,劉母卻是想要回絕的,但劉蘭芝的哥哥聽說這件事,禁不住心生煩惱,訓斥劉蘭芝:“做事怎麼不好好思量。先前嫁個小小的官吏,而今改嫁給太守的郎君,兩者好壞猶如天壤之別,足以使你榮耀一生,你若是連太守的公子都不嫁,還打算怎樣呢?”

劉蘭芝昂首答道:“是了,應當聽從哥哥的意願。哪能由我自作主張,你立即答應這樁親事就是了,準備婚事吧。”

縣丞得了可喜的答案,滿心歡喜的回去了,太守即派遣下人準備婚事。劉母催促女兒:“剛才太守來了婚書,明日就要來娶你,你為何遲遲不準備嫁衣?千萬別讓婚事辦不成。”孔雀東南飛(下)劉蘭芝並未說話,只是著手一點點的做嫁衣,直至日落天色昏暗,才滿腹憂愁出門痛哭。

焦仲卿聽到劉蘭芝要婚嫁的消息,急忙告假回家,不禁心急如焚,劉蘭芝知道焦仲卿來了,連聲長嘆:“其中的曲折不是你能全部知曉的,母親和兄長已將我另配別人,你回來還能有什麼指望?”

焦仲卿對劉蘭芝說:“祝賀你現在得到高升,你將一天比一天富貴,我只好獨自殉情,命歸黃泉。”

劉蘭芝對焦仲卿說:“你若是還記得當日誓言,就相約地下相見。”之後就各自回了家。

焦仲卿回到家中,拜別母親:“我自己有意尋短見,請不要怨恨別人,願你身體安康,福壽綿澤。”焦母心急如焚,連聲道:“你是世家大族的後代,要有遼闊的胸襟,千萬不要為了劉氏而尋死。你貴她賤,休了她也不算薄情相待。”

而焦仲卿卻不想再聽,行了兩禮就定下了殉情的主意。迎親那一日,還是如同幾月前的那一日,滿目的紅,喜氣洋洋,卻遮不住兩個人的悲傷。

黃昏時分,劉蘭芝身著火紅嫁衣,縱身跳入清冷的池塘中。焦仲卿得知了她的死訊,在樹下徘徊一陣,在東南枝上投繯自縊,兩家悲慟號哭,卻換不回兩個相愛的人了。

最後焦劉兩家要求將焦仲卿和劉蘭芝以夫妻之禮合葬。地點選定在華山旁,在墳墓的東西兩邊種上四季常青的松柏,左右兩側種上了梧桐,兩邊的樹枝相互覆蓋著,枝枝葉葉相互交叉。至此,他們真正做到了生同衾死同穴。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僅以此事告誡後世,萬不可赴其後塵。

他們之間或許不是愛情,是彼此之間的承諾,無違誓言,至死不渝……

孔雀東南飛(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