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代楷模黃大年身上看施一公的觀點,如何迴歸教育的初心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故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楷模,正如黃大年同志生前所說的那樣,他是受到鄧稼先等老一輩的學成報國的知識分子的鼓動,才毅然決定要回到祖國,回到他夢開始的地方為國家和民族的進步奉獻自己。時代在改變,但是赤子之心不變,這是榜樣的力量,不僅僅體現在自己有限的作為,更重要的是帶動了一代又一代新生力量,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生機。

從時代楷模黃大年身上看施一公的觀點,如何迴歸教育的初心

作為航空地球探測領域的絕對專家,黃大年同志在全世界享譽盛名,在英國也擁有優越的生活條件和研究環境。儘管現在對海外人才回國的補貼在國內水平已經很高,但我們畢竟還是發展中國家,與英國的條件相比還是差很遠,而在祖國徵召海外傑出科研人員回國的時候,他義無反顧放棄了國外的舒適條件,他知道國家需要他,他知道別人院子的花再好看也是別人家的,他要回家給家鄉的人種花。

黃大年同志回國後帶領上百人的大團隊,只用短短數年的時間就實現了該領域在世界上的領先,這背後是他的務實的工作。為了真真切切為國家多做出一些事情,不被髮達國家在地球探測領域限制而影響國家的發展,他幾乎每天熬夜加班,恨不得把一秒掰成兩半來用。為了實實在在的成果,他連院士都沒顧得及申報,哪怕申報院士並不需要多少時間,很多輔助工作都可以交代給助理去完成,但他依舊沒有選擇申報,取而代之的拿著一大摞工作報告和實驗報告研究。長年加班工作給黃大年同志的身體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他在有生之年的最後幾年的時間裡,與各種花花綠綠的藥片相伴,甚至還給所帶的學生速效救心丸,以備自己突然暈倒時有人可以及時搶救。及時重病相伴,他也堅持工作,就如他說的那樣,我們國家已經比發達國家落後一截了,再不抓緊怎麼能趕得上。可見黃大年同志在以國家使命為己任,而不是狹隘的個人利益主義。

從時代楷模黃大年身上看施一公的觀點,如何迴歸教育的初心

與黃大年同志相比較,現在仍然有不少人的價值觀是歪曲的,他們在國外學習生活過後,享受國外的優越條件沒錯,但有人卻忘了本,甚至貶低自己的國家。曾有在美留學的中國學生這樣言辭:他的家鄉的空氣質量差,霧霾嚴重,而美國的空氣都是甜的。這句話不僅讓國人難堪,也讓美國人不好意思。《開講啦》節目曾邀請了施一公校長講話,施老師講到現在很多優秀的大學生到國外同樣成績優異,名列前茅,但他們最後大多在國外的公司找工作,為別人打工,過的很滿足。這不是一個好的現象,當代青年的學習生活環境已經比過往的先輩好太多了,我們理應出更多的高端人才,回饋於國家給我們的優越條件。

從時代楷模黃大年身上看施一公的觀點,如何迴歸教育的初心

教育需沉澱,學術需沉澱,追求好的教育資源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錢財,那就是教育的悲劇。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容易實現快速追趕,但是社會形態和風氣需要長年累月的糾正,這是中國為什麼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原因,我們需要發揚黃大年同志的感人事蹟背後的精神,影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漸漸脫離浮躁,樹立正確的三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