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發朋友圈的人,其實只是缺愛

朋友圈已經陪著我們很多年了,這麼多年下來,我們會發現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有自己獨有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往往是他最深的內心,想表達出來的東西。

有的人熱衷於曬孩子,而且幾乎天天不落,吃喝拉撒,一樣不落;有些人熱衷於打卡,自己努力在堅持做的事情,一定要人人知道才好;有些人做起了生意,朋友圈都是他的客;有些人每日要發雞湯,告訴所有人,自己三觀超正。

還有些人曬吃曬喝曬旅行,總讓人感覺,他們的生活似乎便是活在朋友圈的。所以,很多人在翻朋友圈的時候,會感覺自己生活的枯燥,為何好的生活,都被別人佔去了呢?

動不動就發朋友圈的人,其實只是缺愛

朋友圈都是被美化過的世界,真實的世界裡,這種擺姿勢,凹照型,才換來了千挑萬選後可以拿出來曬的照片。並不是所有人都在旅行,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天天大餐,只是,你把所有的美好都收集了起來,對比上了自己平凡的生活。

生活最真實的地方,一定是平凡中擁有幸福與不容易的。於每個人皆是如此,只是,恰好有人喜歡曬美化了的生活,而你又忍不住去點那個小紅點。

所以,總是翻著朋友圈,內心又得不到安定的人,往往便過得不快樂。或者說,本來是快樂著的,卻被打擾了。如同與老公準備著溫馨的家常便飯來慶祝情人節,卻被有人朋友圈裡曬出的鮮花與禮物,弄的幸福感瞬間降低。

動不動就發朋友圈的人,其實只是缺愛

迷戀於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是缺愛的。他們希望得到關注,希望得到別人的那個贊,雖然很多都只是隨意的行為,但在他們看來,意義卻非凡,如同自己真的得到了切實的喜愛一般。

如同小孩子做了什麼事情,或者有了一點點小小的進步,總要拿到大人面前炫耀一番一樣。迷戀於發朋友圈的人,他們總是在心裡上依賴著別人的肯定,這樣的自己,才有存在感。

迷戀於發朋友圈的人,是無法從自己的內心得到對自己的認同的。他們的內心不夠認同自己,所以才把希望寄託在外界,希望別人是喜歡自己,關注著自己的。

動不動就發朋友圈的人,其實只是缺愛

真的沒有人,會細細地把你的朋友圈都瞭解一遍,然後認真地寫下評論,點個贊。大家都很忙,很多時候的回覆只是禮尚往來而已,卻在你的心裡有了重要的意義。

每個人最關注的,永遠是自己生活地是不是幸福,是不是快樂。真正愛你的人,並不是通過朋友圈來了解你,他們不會給你評論,也不會給你點贊,卻在真實的生活中,一直相伴。

不要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中分量,如果那樣做的話,你只會不斷地失望。不妨把認同感,從別人的身上轉移到自己的身上來,讓自己真正地愛自己。

動不動就發朋友圈的人,其實只是缺愛

時間總是最寶貴的東西,你花在一件事情上的時間多了,另一件事情上的時間自然便少了。人要成長,要更好,不止是表現在朋友圈的積極向上中,而是真正地珍惜自己,珍惜自己的時間。

“自律”是一個很美好的詞,但是,往往那些偽自律的人,只是想獲得別人的肯定,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如同一個將要成功的人士一般。

自律是對自己的負責任,於別人無關。人生不是在比賽,不是什麼事情都一定要爭個排名,要個好看。真正的自律,從來不會說出來,因為對於他來說,只是一個生活方式,又有何可說。

動不動就發朋友圈的人,其實只是缺愛

別動不動就發朋友圈了,你要懂得愛自己,只是因為自身,而不是通過外界的承認。人要有自知,認清真實的那個自己。若只是通過美化才能承認自己,終是對真實存在著無力感,無法面對一個真實世界的自己。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包括那個朋友圈裡顯示的美好一般,背後都是普通又平凡的一天又一天。生活的幸福,是能在平凡中不斷地修正自身,在平凡中尋到自己認同的小小幸福。

生活總是真實的,所有的美好,都是生根於此,才能枝繁葉茂。

動不動就發朋友圈的人,其實只是缺愛

結語:

迷戀於發朋友圈的人,總是缺愛的。他們無法從自己以及周圍的世界中尋得足夠的認同感。於是便把生活美化過,放到朋友圈中,不停地刷新,希望得到關注。

認同自己,才能肯定自己。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終其一生,我們都走在修正自己的路上。

真正愛你的人,並不是通過朋友圈來了解你的。相對的,從別人隨手的贊與評論裡,得到的也只是虛無的認同而已。

把愛與認同,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我們才不會患得患失,誠惶誠恐。


願我們的相逢,不早不晚,恰在最好的時候。喜歡就留下,點擊【關注】,餘生漫漫,唯願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