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準備放任數千萬人感染新冠病毒?這其實是一種科學應對辦法!

3月12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公佈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舉措,包括要求學校停止海外旅行、阻止老年群體等較脆弱的人乘坐郵輪、要求出現發燒或持續咳嗽超過4小時的人進行自我隔離等。

但是,學校依然開放,大型聚會如體育賽事、音樂會等照常舉行。

英國準備放任數千萬人感染新冠病毒?這其實是一種科學應對辦法!


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進一步解釋英國抗疫的方針是,讓60%人口感染,以獲得群體免疫,從而將疫情高峰延緩至夏季。

英國首相和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的話,讓很多人看不懂了。疫情面前,人們唯恐避之不及,政府應當出臺嚴密防範的政策,可英國為何還要讓多數民眾主動感染疾病呢?

這豈不是麻木不仁,草菅人命嗎!?

不光英國這樣幹,日本、瑞典也採取類似措施

其實,英國應對新冠肺炎的方式雖然有些特立獨行,但這麼做是有科學依據的,而且並非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任何決策都有需要科學根據。英國的這一決策的科學依據是,新冠肺炎很可能會變成像季節性流感一樣的疾病,每年都會重現。因此,群體患病獲得免疫力將是長期控制這一疾病的對策,“60%的感染率是獲得群體免疫的數字”。

英國政府的目的是保護那些受影響最嚴重的人群,“延緩疫情高峰至夏季,而後控制疫情”。那個時候,英國國家醫療體系的負擔也不會那麼重。“我們的目的是嘗試減少峰值、擴大峰值,而非完全壓制它”,“由於絕大多數患者症狀較輕,建立群體免疫後更多的人將對這一病毒免疫,由此我們可以減少傳播,同時保護那些最脆弱的群體”。

英國準備放任數千萬人感染新冠病毒?這其實是一種科學應對辦法!


▲英國街頭戴口罩的人們

首先是,新冠肺炎患者大部分是輕症,這已經得到各個國家新冠疫情的證實,這是英國抗疫方針決策的基礎。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表明,新冠肺炎80%的確診病例為輕症、普通型,包括無肺炎或肺炎患者;只有13.8%的患者為重症,無症狀感染者比例尚不明確。

所以,用有限的醫療資源醫治較少的重症患者是好鋼用在刀刃上,否則就會造成醫療資源和衛生系統的不堪重負,反而會擴大疫情。

不只是英國,其他一些國家也取採取了類似措施。

2月25日,日本政府宣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方針,對重症患者收治醫療,輕症患者則居家靜養,在抑制傳染擴散速度的同時,儘可能減少重症患者和死亡人數的增加。

3月12日,瑞典決定停止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統計,該國也將不再對輕症患者和疑似患者進行檢測。由於不可能阻止新冠疫情在瑞典的傳播,瑞典只能採取此種措施!

英國準備放任數千萬人感染新冠病毒?這其實是一種科學應對辦法!


這場”豪賭”英國會贏嗎?恐怕我們很難得出結論。但即便有科學依據,英國政府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完全落實,也還面臨著重重難關。

擺在眼前的一個問題是,英國人民會答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