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河區:依託綜治網格 為防疫工作開出“心”藥方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瀋陽市瀋河區委政法委依託綜治網格,發揮線上線下“網格”作用,為防疫工作開出“心”藥方。


瀋河區:依託綜治網格 為防疫工作開出“心”藥方

居民群眾應對疫情的“強心劑”


瀋河區委政法委攜手安聯社工組織,充分運用心街坊、安聯社創營、喜馬拉雅等新媒體開展網上心理防疫科普與心理疏導服務,引導廣大群眾正面認識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和防範方法,消除恐慌。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居家隔離的關鍵時期,組織四級綜治平臺開展心理服務與指導,進行接地氣、有溫度、重實效的社會心理服務,拓展各類豐富有益的活動。引導廣大群眾合理利用宅家時間,開展線上居家小計劃、錄製歡樂小視頻、創作防疫主題歌曲,排解居家壓抑情緒,減少因煩悶枯燥引起的家庭矛盾、鄰里糾紛。萬蓮街道成立“柳塘詩社”微信群,原創《戰“疫”》《眾志成城》等詩詞百首;泉園街道王老師製作十二幅剪紙作品助力“心理戰疫”,這些都成為廣大居民群眾應對疫情時期浸潤心靈的“強心劑”。


瀋河區:依託綜治網格 為防疫工作開出“心”藥方


疏導重點人群情緒的“舒心散”


經過有效排查登記,社區網格員掌握了疫情期間轄區內的人員流動情況和身體狀況,迅速建立起重點人員心理調適關愛服務渠道。朱剪爐街道杏林社區通過電話、微信對轄區內10餘名武漢返沈被隔離人員體溫和身體情況進行實時跟進,並細心關懷其生活需求,為隔離期人員送去米麵油果蔬蛋肉和生活必需品,解決其居家隔離面臨的實際困難。面對重點人員的緊張、焦慮和恐慌情緒,皇城街道、五里河街道網格員積極推廣宣傳“心防工程”線上心理防疫服務,運用公眾號發佈的居家心理支持計劃和線上心理疏導,為需要進行心理干預的人員做出了科學積極的應對,使其逐漸降低對疫情的恐懼、排解緊張情緒,為疫情防控期間重點人群的情緒疏導送去了“藥到病除”的“舒心散”。


瀋河區:依託綜治網格 為防疫工作開出“心”藥方


推動企業有序復工的“定心丸”


根據復工復產的相關要求,廣大社區網格員對復工企業、商戶開展走訪排查,建立聯絡網,進行疫情防控宣傳,向商戶發放疫情防控預案,便民服務場所“六必須、六到位”要求。濱河街道一方面督促復工企業按要求設立廢棄口罩垃圾箱,做好店內和門口消殺、復工人員登記到冊、測體溫等安全措施,堅決杜絕因復工引起交叉感染;一方面開展心理防護疏導,引導復工人員正確處理復工復產和疫情隔離防護的關係,撫慰工作人員恐慌不安,抗拒復產的情緒,有效防止了謠言滋生和傳播,有力地助推企業、商戶安全有序復工,被廣大企業稱為順利復工復產的“定心丸”。


瀋河區:依託綜治網格 為防疫工作開出“心”藥方


抗疫戰線上逆行人的“暖心貼”


隨著全國抗疫戰爭的全面打響,醫護工作者、警察、成為這次艱險任務的前線逆行人,網格員則是這些逆行人最溫暖和堅強的後盾。120醫護接收疑似患者,網格員就拉起隔離區,開展防護消殺;民警封鎖路口,網格員就拉起防護欄,建起崗哨點位,並對不理解的居民群眾加以講解宣傳。萬蓮街道警民同心將走失的腦癱患者安全送回家;南塔街道老黨員隊伍老驥伏櫪日夜奮戰在抗疫陣地前沿;北站街道最美五老繪製抗疫專題宣傳牆;馬官橋街道網格員風雪兼程連夜為返沈人員送去生活必需品;東陵街道在疫情期間及時解決社區居民水管爆裂、暖氣不熱等問題;風雨壇街道更吸引來了外國留學生共同加入了抗疫後方的統一戰線,化身“暖心貼”,為前線醫護警務人員築起堅實的後方圍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