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不願在單車後笑的結局,《金瓶梅》已給出答案


引言

白居易的《琵琶行》裡有一句“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表示歌琵琶嫁給商人後,原指望從此可以過上“錦衣玉食,婦唱夫和”的幸福日子。人生如此,夫復何求呢!但是,一句“商人重利輕別離”似乎打破了琵琶女的美夢。商人關心的是賺錢,哪懂得藝術和情感,總是獨自外出,拋下這個可憐的女子留守空船。


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不願在單車後笑的結局,《金瓶梅》已給出答案


為什麼商人重利輕別離?這沒有辦法,經商是他的主業務,他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獲利,什麼情感、義氣先放在一邊,所以“見利忘義”差不多是商人的代名詞。在《金瓶梅》裡,西門慶的行為也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字眼。

風情萬種的金蓮姐鬥不過家財萬貫的孟玉樓

西門慶出場之時不過是個只有幾間商鋪的小商人,短短几年,積累這麼多的財富,之所以能成為當地首富,不排除經營上有手段外,傍富婆也是他獲取財富的主要方法之一。


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不願在單車後笑的結局,《金瓶梅》已給出答案


原本西門慶在王乾孃家遇上潘金蓮,那方面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潘金蓮“每日過王婆家,和西門慶恩情似漆、黏黏乎乎的一整天”。西門慶與潘金蓮也是整日“倒鳳顛鸞,魚水得歡,夜夜笙歌” 。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迎娶潘金蓮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

可是事情發生了變化!在商人面前,財富排第一;女人排第二。

此時,富婆孟玉樓的出現,讓西門慶立刻冷淡了潘金蓮。孟玉樓在姿色方面遠遜於潘金蓮,孟玉樓臉上有麻子,連美女都算不上。


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不願在單車後笑的結局,《金瓶梅》已給出答案


但是孟玉樓有錢,為了娶到這樣的富婆,西門慶不惜壓抑強烈的慾望,不惜冷落金蓮。為了追求孟玉樓,用金錢套住孟玉樓的姑姑,以促成這一婚事。

而潘金蓮雖然美色與開車技術甚合西門官人之意,可以滿足他異乎於常人的要求,但她也是最為貧窮的一個。沒有什麼嫁妝,類似於現在的裸婚,也沒有送親隊伍,僅一頂簡陋的小轎就抬進了西門府。沒有陪嫁和屬於自己可支配的財富,這也註定了她將來的命運與悲劇結局。

潘金蓮先於孟玉樓結識西門慶,假若按照先後排序,本來西門慶應該先娶潘金蓮,再娶孟玉樓。但因為財富的因素,為了擁有孟玉樓的錢,西門慶理所當然地先迎娶了孟玉樓,潘金蓮呢,等著吧。


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不願在單車後笑的結局,《金瓶梅》已給出答案


在金錢面前,一向以風情萬種迷倒男人的潘金蓮,在與孟玉樓交手,第一個回合就慘敗收場。即使是性自控能力極差的西門慶,在金錢的面前,也有了強烈的自我控制能力。女人固然重要,為了女人,西門慶可以不惜放縱身體和健康;但是為了財富,西門慶則可以暫時放棄女人。

開車技術、美色在與金錢的交戰中,潰不成軍。

所以又想起一個故事,有一個人請朋友吃飯,所做的菜只有豆腐,朋友很詫異,他就解釋:“自己珍愛豆腐,豆腐如同自己的性命一樣重要”。


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不願在單車後笑的結局,《金瓶梅》已給出答案


當朋友回請時,除了有肉之外,特意做了豆腐,可是這人的筷子卻每每伸向肉,朋友不解,這人又說了:“豆腐是我的命不假,但有了肉,命都可以不要了”。

西門慶好女色,但在財富面前,女色可以放一邊。

總結

《金瓶梅》其實是一套社會生活大百科,只是很多淺薄的讀者為了尋求那一點點獵奇而忽略了這些百科知識,實在是買櫝還珠,不識貨啊,而現實中,總想在“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不願在自行車後笑”的美女們,也要先衡量一下自己的價值才行啊。幾百年前《金瓶梅》已經給出了答案。

金鱗品讀金瓶梅專欄,從獨特的角度解讀了《金瓶梅》,內容有知識增量,且不泛精彩,原價50,目前只需9.9元,喜歡《金瓶梅》的讀者可以下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