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飯桌上看中一文物,朋友讓他別買,後來後悔不已

在我國文物界,有著許多實力雄厚的收藏家們,而近幾年來最受人關注的收藏家,當然莫過於馬未都先生。提到他,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的遠見卓識和非凡膽略,正是當年馬未都熱衷於文物尋找,成就了他今天大收藏家的名號。

收藏家飯桌上看中一文物,朋友讓他別買,後來後悔不已



通常人們對馬未都“撿寶”的事情略有所聞,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即便是鑑賞能力極強的馬未都,他也會有看走眼的時候。如今,每次當馬未都回想起當年的這件事,他都會感到十分遺憾。

原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馬未都先生正和幾位文物界裡面關係較好的朋友們商量事,一下子沒有注意時間就到了晚上,但當時他們的談話正在興頭,於是馬未都便提出,讓他做東來請幾位朋友一起去吃老北京的銅火鍋。

正在幾人聊的正酣的時候,飯桌上又來了一位收購古董的朋友,這位朋友當時手裡拿著一本古代的畫冊,頁面發黃,看上去有些年代了。當看到這件文物後,馬未都便有些來了興致,得到物主同意之後,他開始和其他人一起來觀賞這本畫冊。

在這本畫冊上寫著《陶冶二十圖》,而它正是古代官窯或者地方窯燒製瓷器時,由畫家們進行記錄的冊子。雖然說這本畫冊並不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但從紙的顏色來看,應該在宋明時期。今天我們如果想要了解當初製作瓷器方法的話,這本畫冊絕對堪稱無價之寶。

收藏家飯桌上看中一文物,朋友讓他別買,後來後悔不已



當時馬未都心裡也知道這本《陶冶二十圖》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加上它又是宋明時期的東西,雖然有些殘損,但將來必定價值不菲,於是他就向物主打聽價格。當時物主開口說:“都是朋友,你要誠心要的話,給三十萬吧!”

聽了這話,馬未都心裡有些猶豫,因為自己也不知道東西究竟有沒有這麼高的價值,所以也不敢直接回答。這時,與他交好的一位字畫專家小聲跟他說:“現在字畫造假太嚴重了,這東西品相也不好,說不定就是個贗品,你可別上當了。”

收藏家飯桌上看中一文物,朋友讓他別買,後來後悔不已



聽了這話,馬未都便告訴物主,東西不錯就是有些破損,十萬塊可以的話,現在就給他取錢。結果這位物主聽了之後,不屑地衝馬未都笑了笑,之後飯桌上一直沒再搭理過他。最後這件畫冊還是沒人敢收,那位物主帶著東西便走了。

收藏家飯桌上看中一文物,朋友讓他別買,後來後悔不已



第二年,在香港嘉士德拍賣會上,這件《陶冶二十圖》畫冊被拍賣到了兩百多萬的價格,馬未都得知這個消息後十分後悔。想起當初自己三十萬沒買,實在是太虧了,白白錯過這麼一件寶貝。

今天,據馬未都所說,這件畫冊的價格應該值一千萬左右,因為它不僅是我國罕見的一本關於陶瓷製造的記錄資料,而且對於研究宋代的陶瓷技藝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世界上沒有地方去買後悔藥,經過這一件事,馬未都先生也為自己買來了一個免費的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