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高分的童話故事《毛毛》,也是一部給大人的時間哲學童話

《毛毛》(也譯作《時間之謎》、《莫莫》)是德國著名的兒童故事,是與《格林童話》齊名的童話故事。

故事裡的“毛毛”是一個不知年齡、來自何方的小女孩,她擁有常人所沒有的“靈敏力”。毛毛髮現有一群“灰先生”在偷走人們的時間。人們受到灰先生矇騙,追求“節省時間”,反而丟失了責任、感情,變成冷漠孤僻的人。
毛毛來到時間發源地,為了挽救”生病“而不自知的人類,勇鬥時間竊賊”灰先生“,解救了大家被偷走的時間和生命,也拯救了麻木的世界。


豆瓣9.1高分的童話故事《毛毛》,也是一部給大人的時間哲學童話

《毛毛》這個故事如今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在多國發行,發行量就高達數千萬冊,被人稱之為“毛毛現象”。《毛毛》初讀會以為是部普通的兒童奇幻故事,但是越讀到後面越覺得,這是一部給大人看的童話,它將那些關於時間的認知和定義,珍惜時間和生命等哲學問題,用奇幻的故事表現出來,雖然簡單卻很深刻。

一 作者米切爾·恩德與《毛毛》

《毛毛》是德國作家米切爾·恩德的作品,出版於1973年,1974年就獲得德國青少年圖書獎。

米切爾·恩德是德國家喻戶曉的兒童作家。除了《毛毛》,他還有多部兒童文學作品,獲得不少榮譽。其中《講不完的故事》,獲得十二項國際獎項,傳播度類似於我國的《西遊記》。

米切爾·恩德是德國優秀的幻想文學作家,在歐洲產生深遠影響。德國青少年文學獎中的“特殊貢獻獎”獎項,其獎盃的設計靈感就來源於米切爾·恩德的《毛毛》。


豆瓣9.1高分的童話故事《毛毛》,也是一部給大人的時間哲學童話

德國青少年文學獎特殊貢獻獎的獎盃


人們將《毛毛》視為兒童作品,也將他視為兒童文學作家 ,但有意思的是,米切爾·恩德並不認為自己的作品是兒童文學。

他曾說:“從根本上來說,我反對為了孩子而存在一種特別的文學的說法......據我們的經驗,孩子原則上絲毫也不關心的主題,或是孩子完全不理解的主題,是不存在的。”

他認為應該有種文學,是孩子和大人都能共同參與的文學。

而《毛毛》就是米切爾·恩德的一次嘗試,一次努力 ,他也成功了。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能體驗到《毛毛》這個故事的魅力。

“在冷冰冰的、沒有靈魂的世界裡,為孩子也為成人找回失去的幻想與夢境”。——德國文學評論家評論米切爾·恩德的作品


豆瓣9.1高分的童話故事《毛毛》,也是一部給大人的時間哲學童話

米切爾·恩德


二 時間並不是金錢,時間是生命

時間就是生命。生命卻在心中。所以人們越是節省它,他們擁有的就越少。——《毛毛》

在毛毛的眼中,人們原本生活幸福,雖然貧窮但是彼此關愛,生活美好,用感恩的心享受生活。但是某天“灰先生”出現了。“灰先生”蠱惑人們,說時間都被浪費了,勸說大家“節約”時間,留更多時間給自己。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節省”時間,想讓自己擁有更多時間。但是事實相反,越節約,越忙碌。

寫字樓越蓋越高,街道越來越整齊,節奏越來越快。大家越來越追逐名利,希望獲得更多物質。判定事情的標準變為有利和無利,判定成功的標準,是能不能創造更多價值。

隨之而來的是人們的麻木和冷漠,沒有時間和家人朋友交流,沒時間感受和體驗生活,內心則是一片荒蕪。

而令人細思極恐的是,故事裡被“灰先生”得逞之後的狀況,與我們當下的情形多像啊。

大家都很忙,時間不夠用;不停追求物質,想擁有更多;大家都壓力很大,伴隨焦慮和緊張……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對精神上的追求就是一件奢侈的事。

看似我們都很努力,得到了更多,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生活被本末倒置了!

原本我們努力,我們忙碌,是想擁有更好的生活,讓生活更幸福,但是實際卻相反,我們丟失的更多,丟失了與人真心相交的機會,丟失了善良,丟棄了更珍貴的心靈體會和更美好的東西。現實世界裡的我們,內心都被“灰先生”的灰燼填滿了。

所以時間老人侯技師傅,說出了被人們忽略的,關於時間和生命的真相:時間就是生命,而生命卻在心中。

越是節省時間,越是對生命的浪費!

生活裡不是隻有價值,生命不該只追求物質。生活裡應該還有情感的流動,對自然的追求和內心的滿足。

米切爾·恩德的高明之處,在於將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用一個簡單的童話表述出來。他將時間和生命的哲學討論,融入故事中,不僅引起人們對人生意義的討論,更有對社會物慾化而丟棄精神的批判。

而且他借用孩子的眼和心,讓人們自己察覺和深思這一問題。


豆瓣9.1高分的童話故事《毛毛》,也是一部給大人的時間哲學童話


三 珍惜時間,才是真的“節省時間”

“就像你們為了看到光明而要有眼睛,為了聽到聲音而要有耳朵那樣,你們有一顆心是為了用來感覺時間的。凡是心感覺不到的時間,就是已經失去了,就如同彩虹的顏色對於盲人、鳥兒的歌聲對於聾子那樣。”

“時間就是生命”並不是意味著不用認真努力,用心體會時間才是真的“節省時間”,最好的辦法是抓住當下,珍惜現在。

故事裡的角色,貝波,他的行為是此含義的最好詮釋。

貝波只是一位老人,也是位清潔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揮舞著掃帚,掃一下喘口氣,費力地清掃大街。

他的一段關於工作的話讓我印象深刻。

有時候,我看著前面那一條很長很長的街道,會覺得那條路長得可怕,於是心裡就想,這條路一輩子也掃不完啊!

覺得前面的路還是那麼長,簡直一點兒也沒有縮短。沒辦法,我就加緊幹,最後累得我精疲力竭,全身軟綿綿的,氣也透不過來,根本幹不下去了。

老貝波發現了工作的不對勁,於是他開始思考,最後懂得了工作的方法和節奏,他對毛毛說:

我不應該老想著整條街道,應該只想下一步,下一口氣和下一掃帚。這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幹好工作,活兒就得這樣幹。

這樣,掃著掃著就會猛然發現,整條街道已經被我一下子一下子地掃完了,而我自己一點兒也沒發覺是怎樣掃完的,並且一點兒也不覺得累。

貝波關於工作的思考和感受,讓我想起了心理學上關於“心流”的概念。

心流在心理學中是指一種人們在專注進行某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

心流產生的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一旦進入心流狀態,我們就會很容易沉浸其中,不覺得疲倦,也察覺不到時間流逝。

而貝波,恰好悟出了“心流”和時間的真義。

不管做什麼,我們應該認真做好當下,做好眼前的事。不浪費每一個當下,珍惜每一次眼前。

這才是珍惜時間,不浪費時間,是對節省時間和把握時間的最好詮釋。


豆瓣9.1高分的童話故事《毛毛》,也是一部給大人的時間哲學童話


四 想象和語言文字的藝術

《毛毛》除了有深刻的哲理,還是具有想象和語言文字的藝術的故事

通過導遊吉吉的口述,講了一個“魔鏡公主”的故事,故事很憂傷,而且是一個故事中的故事;

時間發源地的“無處樓”和“從沒巷”,保管和分發時間的侯技老人,時間之花的描寫和設定;

“灰先生”是一群時間竊賊,他們從何而來,最終又去往何處?

還有關於“時間永恆”,“預知未來”等等時間哲學的問題;

對“未來、現在、過去”的三兄弟的謎語:

老大不在家,正在往家走。老二不在家,剛剛出門去。只有老三家裡坐。老三排行雖然小,至關重要不可少。因為老大變老二,生出這位三老弟。你想盯住看其一,總是看到他兄弟。

類似這樣的奇妙的想象還有很多,都讓人驚歎。

米切爾·恩德描繪了一個華麗的幻想世界

而米切爾·恩德對語言的精妙運用,各種比喻和描寫,還有層出不窮的“金句”等,將抽象的時間概念,模糊不易理解的哲學概念,變得具體而有趣。

《毛毛》確實是一部很讓人拍手的優秀作品,不管是兒童還是大人,都可以認真讀一讀。每個人都會讀出打動自己的故事。


豆瓣9.1高分的童話故事《毛毛》,也是一部給大人的時間哲學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