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的鞋子前面要翹起來?很多人以為是擋泥板

為何古代的鞋子前面要翹起來?很多人以為是擋泥板

因為疫情而宅在家裡的這一個多月裡,很多人活出了古代大小姐的樣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為了消磨時間,相信大家都看了很多古裝劇吧,比如《慶餘年》、《大明風華》、《錦衣之下》等等。

看古裝劇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被儒雅端莊的漢服而吸引住。它是頗具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之一,是東方的獨特審美。只是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觀察到了這一細節,即不管是布衣百姓還是王侯將相,甚至是皇帝,他們穿的鞋子前面總是會翹起來一部分!

為何古代的鞋子前面要翹起來?很多人以為是擋泥板

有的尖、有的圓、有的方,各種形狀都有,有的屬於女款,有的屬於男款,有的則不分男女。這時候大家就會猜測:這翹起的一部分,究竟是起著一個什麼樣的作用呢?難道是為了避免下雨的時候,雨水打溼鞋尖?又或者是因為古代中國人的跪坐文化,為了方便跪坐而設計出前端翹起的鞋子?又難道是為了過門檻時不會踢到腳趾頭?甚至還有很多小夥伴以為這肯定就是古代的擋泥板……

為何古代的鞋子前面要翹起來?很多人以為是擋泥板

為何古代的鞋子前面要翹起來?很多人以為是擋泥板

哈哈哈哈,以上的猜想很有趣、看起來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實際上呢,古人可不是這麼想的。前端翹起來的鞋子,古時叫翹頭履。其實在春秋時期,古人已對履頭前翹十分重視。《儀禮·士喪禮》曰:"蒸結於附,連絢。"所謂"絢"指的就是鞋頭上的裝飾。

古人為什麼要把鞋子做成這個樣子?總的來說,有三大作用

第一:勾住裙襬

我們都知道漢服之所以那麼瀟灑飄逸,跟它長衣長袖的特點是分不開的。漢服的基本特徵之一,就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不論是古代的裙子還是現代的裙子,相信大家都可以想象得到,它雖然看起來很美,但行動起來卻有諸多不便。平時走路的時候都會不小心自己踩到裙襬,尤其是上下階梯的時候,女孩子還要把裙襬提起來,不然容易摔跤。

因此古人特意想了這麼一個方法,就是讓鞋子前面翹起來以勾住裙襬,以防走路過程中因踩住袍裙而絆倒。

為何古代的鞋子前面要翹起來?很多人以為是擋泥板

第二:使鞋子更加耐用

我們都知道鞋底通常是一雙鞋最牢固最耐用的一部分,而翹頭履翹起來的那部分跟鞋底是相連的,這樣的話鞋子自然更加耐用。

第三:源於古代人們對上天的崇敬之心

翹頭履跟古代建築的屋簷四角會上翹一樣,都是為了表達對上天的敬意與尊崇,正如《黃帝內經》曰:吾受命於天,定立於地,成名於人。

為何古代的鞋子前面要翹起來?很多人以為是擋泥板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古代的鞋子之所以上翹,其中有很大的實際原因,也有一部分封建迷信的因素。

不過隨著朝代的更替、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對服裝審美觀念的改變,如今的鞋子已經完全捨棄了這一點,就像現代服飾取代漢服一樣。因此也只有在一些傳統的節日中,翹頭履才會跟著漢服一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