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仍在散發,復工復學後如何自我保護?

截至美國時間3月13日7時,美國確診新冠肺炎1663例,死亡38例。


同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佈《工作場所、家庭、學校或商業建築防疫指南》。該指南從清潔衛生、居家護理等多個角度,給出具體指導意見。相關內容對於正在陸續復工的中國各地,或有啟示。


第一,保證工作場所安全


鼓勵僱員們:


1.注意衛生


  • 停止握手,用其他非身體接觸的方式打招呼;
  • 每一次觸碰門後,請洗手;
  • 設置電子郵件,日常提醒僱員多洗手;
  • 不摸臉;
  • 養成咳嗽、打噴嚏捂嘴的習慣;
  • 張貼衛生海報進行提醒;
  • 每天用消毒液,清潔門把手、桌面、座椅扶手等;
  • 多開窗通風,或調整空調通風系統。


2.開會或商務旅行應小心


  • 如果可能,開會請使用視頻會議系統;
  • 若視頻會議系統不支持,請在開放、空氣流通的環境下開會;
  • 考慮調整或推遲大型會議、集會;
  • 評估商務旅行風險。


3.仔細處理食物


  • 限制食物分享;
  • 對經手食物的員工及與其有密切接觸者,加強健康篩查;
  • 確保經手食物的員工及與其有密切接觸者,嚴格遵守衛生條例。


4.有下列情況時,建議其居家


  • 僱員不舒服時;
  • 僱員家人身體不適時。


新冠肺炎仍在散發,復工復學後如何自我保護?


第二:保證學校安全


鼓勵校方、師生:


1.注意衛生


  • 停止握手,用其他非身體接觸的方式打招呼;
  • 每一次觸碰門後,請洗手;
  • 養成規律洗手的習慣;
  • 不摸臉;
  • 養成咳嗽、打噴嚏捂嘴的習慣;
  • 每天用消毒液,清潔門把手、桌面、座椅扶手;
  • 多開窗通風,或調整空調通風系統。


2.考慮重新安排大型活動、集會:


  • 考慮調整或推遲不同年級、班級都參加的活動、集會;
  • 調整課後安排,避免不同年級、班級混合參與;
  • 如果可能的話,在室外,或在開放、通風良好的地方授課。


3.仔細處理食物


  • 限制食物分享;
  • 對經手食物的員工及與其有密切接觸者,加強健康篩查;
  • 確保經手食物的員工及與其有密切接觸者,嚴格遵守衛生條例。


4.有下列情況時,建議其居家


  • 師生不舒服時;
  • 師生的家人身體不適時。


新冠肺炎仍在散發,復工復學後如何自我保護?


第三,保證居家安全


鼓勵家庭成員:


1.所有家庭成員:


  • 每一次觸碰門後,請洗手;
  • 養成規律洗手的習慣;
  • 不摸臉(自己的和家人的);
  • 養成咳嗽、打噴嚏捂嘴的習慣;
  • 每天用消毒液,清潔門把手、桌面、座椅扶手;
  • 多開窗通風,或調整空調通風系統。


2.家裡有老人,或基礎健康狀況不佳者:


  • 尤其是家有患心血管病、肺病、腎病、糖尿病或免疫系統抑制疾病,日常用藥治療者;
  • 家庭內的健康成員要注意清潔衛生,如在接觸老人或健康狀況不佳者前後,給其餵食、護理前後,一定要徹底洗淨雙手;
  • 若可能,讓老人和基礎健康狀況不佳者獨居一室;
  • 確保所有的居家用品、觸手可及的表面,每天用消毒液清潔。


3.家裡有身體不適者:


  • 如果可能,讓身體不適者獨居一室,保持房門緊閉;
  • 家庭中固定一人照顧;
  • 考慮給照顧者提供個人防護用品,如口罩;
  • 若不適者超過65歲,考慮加強護理。


新冠肺炎仍在散發,復工復學後如何自我保護?


第四,保證商業建築安全


鼓勵僱員和顧客們:


1.注意衛生


  • 停止握手,用其他非身體接觸的方式打招呼;
  • 每一次觸碰門後,請洗手;
  • 設置電子郵件,日常提醒僱員多洗手;
  • 鼓勵在線/電子支付,減少現金交易;
  • 每天用消毒液清潔門把手、桌面、座椅扶手;
  • 多開窗通風,或調整空調通風系統。


2.避免人潮


  • 採取預約、分流制,限制人流;
  • 鼓勵在線交易;
  • 大型商場考慮限制人流。


3.對公交通工具,如出租車、在線打車等


  • 儘可能在駕駛時開窗通風;
  • 保障車內空氣流通;
  • 定期用消毒液清潔座椅、車把手等觸手可及處。


新冠肺炎仍在散發,復工復學後如何自我保護?


餐館已營業,能去嗎?


《今日美國》報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擅長下廚。疫情期間,能不能去餐館吃飯,成為很多人思考的事。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食源性疾病專家海德·伯格(Craig Hedberg)表示,新冠病毒是一種呼吸道病毒。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它能通過消化道傳播。“理論上,做好衛生清潔工作,如飯前徹底洗淨雙手,與他人保持2米的用餐距離,是可以在外就餐的。”


有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粘附在物體表面,存活較長時間。包括裝飯菜的器皿、菜單、調味瓶、門把手、桌面等,都可能被飛沫汙染。因此,在整個用餐過程中,每次觸摸物體時,包括菜單、調味瓶等,都需要徹底洗淨雙手,再用餐。用手觸摸臉部後,也需要洗手。


海德·伯格強調,“可以外出就餐”的建議,不適用於CDC所稱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慢性基礎疾病患者。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米爾肯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和管理訪問學者、急診科醫生文(Leana Wen)說,若當地出現社區傳播,老人和有慢性病的人,應減少外出,儘可能待在家裡。


此外,海德·伯格提醒,不建議吃自助餐,儘量避免需要排隊點餐、取餐等情況。“這意味著,你可能會接觸到更多人。”


“公共衛生建議會隨著當地疫情局勢,隨時發生變化。所以,請民眾密切關注官方發佈渠道。”文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