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零售業中間商將何去何從


未來,零售業中間商將何去何從

廣告1.0時代,我們信任的是知名度,“省優”、“部優”、“國優”是我們選擇品牌的標準。

2.0時代,我們要的是有內容的品牌,一句“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彷彿透過屏幕就已經感受到了它營養的新高度。

3.0時代,是以70、80後為主要消費群體的時代,關聯明星,尤其是體育明星的品牌內容營銷,更容易征服他們。因為拿在手裡的不僅僅是一件產品,更傳遞著一種精神。

4.0時代,是90、00後的主場,他們喜歡為能與自己產生共鳴的人買單。標準、品牌、代言都沒有那麼重要了,每一個人設周圍都圍繞著一群願意為他買單的鐵粉。就像一直不溫不火走低端路線的“李寧”——“中國李寧”找到年輕化的突破口,品牌符合當下潮流,保留了特有的復古氣質和運動精神,吸引著粉絲為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國”“潮”買單。

傳統商業是一環吃一環的單項賺“差價”模式,而互聯網的公共性和連接性,讓消費者有機會直接跟各種品牌方接觸。如短視頻、直播就是通過場景傳遞生動有趣、看的見的真實感,互動、反饋,讓每個人都在裡面刷著自己的存在感。 或者是品牌商選擇大網紅的影響力,主動鏈接帶貨;或者是品牌商站在一個讓所有人都能看見的地方,比如天貓、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有著各自粉絲群體的網紅只需要一個新媒體鏈接端口,比如小紅蟻,就能輕鬆實現連接品牌方帶貨。未來,代理商的價值又在哪裡呢?

互聯網的發展,讓信息不對稱的傳統競爭升級為一種服務競爭。即不是再靠價格不透明賺“差價”,而是靠服務、靠創新。收入的多少是由你的服務能力和鏈接人的能力決定的。服務能力越強,吸引的人就越多,收穫的回報也就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