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自己的能力邊界,別錯把平臺當本事。


跳槽,是求職者和企業的雙向選擇。

在我們評估企業的同時,企業也在評估我們。

我想提醒的是,認清自己的能力邊界,別錯把平臺的光環當成自己的本事。

前兩年,有一篇文章很火《一名騰訊5年員工的離職忠告》。

這位員工在騰訊勤勤懇懇工作了5年被人挖角成功。但讓他驚訝的是,跳槽的時候,老闆絲毫沒有挽留他,利索地幫他辦了離職手續。

那時,他就覺得不對勁。結果,短短三個月,周圍的人紛紛變臉。過去捧著他、哄著他的人,拉黑的拉黑,失聯的失聯。本以為自己能帶走的人脈和資源,一個都沒帶走。

這時候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人這麼容易沒有自知之明,和大佬待久了,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當大佬了。”

這就是職場的悲劇,錯把平臺當本事。

大公司的title說出去確實金光閃閃、牛逼哄哄,但殘酷點說,在一家幾萬人的巨頭企業,大多數員工就是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其中滋味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很多人也許工作了幾年,都只能接觸到自己手上的一小塊工作,不斷重複,努力提升。

比如,寫文案的,長年累月追著各種熱點寫文章;做渠道運營的,風雨無阻地盯著各個渠道上線廣告;做開發的,也只能接觸到某個具體的系統,持續不斷地進行優化……

你之所以覺得在大公司工作起來非常順暢,是因為大公司通過一套完善的制度或流程,幫你解決了各種可能遇到的難題。員工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執行,就能把事情完成得不錯。

但這並不代表,當你自己出去面對問題時,也能做得很成功。

用軍隊的話來比喻就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作為千軍萬馬中的一員,平臺缺少了你,馬上能找到別人填補上去,而你一旦離開了平臺,是否還能複製以往的成功,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所以,當你想從大公司跳出去時,應該認真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

拋開大公司光環的加持,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我是否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什麼人脈和資源是我擁有的,而不是平臺賦予我的?

畢竟,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是你在以前公司積累的內在的東西,包括你個人的能力、有什麼資源、能給公司帶來什麼,而不只是大公司的光環。

認清自己的能力邊界,別錯把平臺當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