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出一道你家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或菜名嗎?城市+名稱?

鄉戀47


我的家鄉在濟南,我說三樣我喜歡的家鄉小吃吧。

一、蜜三刀

蜜三刀是我們這裡的傳統特色小吃,是用蜂蜜、糖、油、麵粉、芝麻製作而成的,根據製作方法的差異,能做出有好幾種口感,不過大致的口感是一樣的,就是蜜甜的、黏黏的、油香的,吃起來非常好吃,從小我就喜歡吃。

記得小時候,每次跟奶奶去趕集,都會讓奶奶給我買蜜三刀吃,賣了之後也等不及拿來家,就在趕集的過程中,邊走邊吃,直至吃完,吃完後還回味無窮呢。在集上每個賣甜點的小攤都出售蜜三刀,很受人們歡迎,人們都喜歡吃,因為它太美味了。直到現在,年齡大了對零食已經不感興趣了,但有的時候還是偶爾去買蜜三刀吃,除了它好吃,還有懷念的成分在裡面。

二、江米糕

江米糕就是糯米糕,是用糯米、糖、棗(有各種豆子的稱為豆子糕),然後蒸出來的,吃起來味道香甜軟糯,老少皆宜,江米糕不僅是我們濟南的傳統特色小吃,更是山東各地傳統的特色小吃。

在山東各地的每個廟會集市,都有賣江米糕的,江米糕可謂是山東老百姓一直喜歡的小吃,自古以來就有了,在集市上,江米糕的攤位比較有特點,江米糕的攤位一般都是有個高高的白帳篷布,遠遠的就能看到,你若看到白帳篷布的攤位,十有八九就是賣江米糕的。賣江米糕的攤位總是有人排隊,只見攤位上擺著很大一整塊的江米糕或者豆子糕(整體比一般新疆切糕還大),你要多少,老闆給你切多少,一般幾元錢一斤,一斤就能讓一個成年人吃一頓。江米糕既可以當零食吃,也可以當飯吃,人們都喜歡吃,幾乎每個人趕集都會多多少少賣點江米糕回家。我每次趕集都會賣江米糕吃,賣江米糕的老闆銷量也是不錯的,一個集基本上能出售兩整塊江米糕(整體比一般新疆切糕還大)。

三、火燒

火燒,全國其他地方也有,大家可能都知道,說不就是燒餅嘛,但是大同小異,我吃過其他地區的火燒,都找不到我家鄉濟南章丘火燒的那種味道,其他地區的火燒吃著也不如我家鄉的好吃,也可能是已經吃慣了家鄉火燒的味道,其他的地區不習慣的原因。

火燒,有純素的,有菜餡子的、肉餡子的、糖的,一般吃素的多,素火燒可以當主食吃,也可以當零食吃,素火燒外酥裡嫩、香美可口,很好吃,很受我們當地人的歡迎,而且價格便宜,人人都愛吃。我如果一段時間不吃火燒,就會饞它,所以我經常去買火燒吃,火燒鋪也很忙,有的時候去火燒鋪還要排隊,因為人們都喜歡吃,都排隊買呢。


有趣美食記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四川人,很開心我出生在四川。因為都說味在廣東,吃在四川。四川人民會吃,愛吃也是出了名滴[耶]

我的家鄉,是萬里長江第一城的 ――宜賓市。我的家鄉,不僅有五糧液走向全世界!這是宜賓人的自豪感呀!我們宜賓的美食也是相當多的!比如,付油黃粑,紅橋豬兒粑、李莊白肉、竹海全竹宴、南溪好巴適豆腐乾……太多太多啦!

有機會,您親自來我們宜賓,一一品嚐,一定會讓人開心而來,滿意而歸!享受一場舌尖上的美味!

但今天為什麼我只配了一張圖片呢?因為您提的是一道菜或者是小吃!我決定了介紹我們宜賓的標配,除了五糧液,還有我們的“宜賓燃面”。這個也是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的哦。

用它來代表,再合適不過!宜賓燃面,顧名思義,讓外地人一聽就知道是我們宜賓家鄉風味嘛。燃面一詞是因為麵條的獨特在於,用打火機就可以點燃,故而稱之為燃面。

我愛宜賓,我愛我的家鄉,我熱愛家鄉的味道!遠在他鄉的宜賓的老鄉們,你們可有懷念家鄉的這一盤“宜賓燃面”沒?

歡迎屏幕前的您,有機會來我們宜賓做客呦!



柒月清清


溫州魚餅!生為海邊人,這輩子怕是離不開海鮮了。

都說愛吃魚的人聰明,溫州商人的機智精明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世界聞名的。

本人小時候不愛吃魚,不然本來可以更聰明的[偷笑]

為了彌補這一遺憾,我經常會買海魚,給孩子做魚餅吃。深海魚富含DHA,有益於大腦發育。這是有科學依據的。魚餅味道鮮美,加上沒有魚翅,吃起來更是方便。一個又一個根本停不下來啊!

下面我來說說步驟:

1.準備一條鮸魚或者馬鮫魚,2斤左右。破開剔去魚骨,用勺子刮順著一個方向刮下魚肉。PS(這兩種魚,魚肉肥厚鮮美,做魚餅再合適不過了)

2.準備一個雞蛋清,糯米粉25克,料酒一小勺,再準備澱粉5克加兩勺水和2克鹽攪拌均勻。

3.將料酒,雞蛋清,和攪拌好的澱粉鹽水倒入魚肉中,用筷子順時針快速攪拌,直至成團,最後加入糯米粉揉成光滑魚團。

4.取一勺魚團,揉捏成魚餅樣子,鍋內熱油,下鍋煎至兩面金黃。

(此配方配料精簡,海魚本身味道鮮美,所以沒有加雞精,加了雞精的話下油鍋溫度過高產生有害物質無益於健康。)

喜歡的朋友們可以試一試,即健康又美味。








蘇蘇小廚


我來自四川省古藺縣,要說我們縣城好吃的真的太多了,最具代表性的小吃就是冷串串,夏天冷鍋吃,麻辣鮮香,菜就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古藺麻辣雞,很多人肯定會問了,怎麼都是麻辣這麼重口味的,的確,我們縣城處在雲貴川三省交界,可以說的味蕾最挑剔的縣城了,當然,歡迎各位有機會來我們家鄉做客品嚐沒事,




茅臺小祝


要說一道最具代表的家鄉美食,那麼羊肉泡饃絕對可以代表西安了。

它既有關中人喜歡吃的麵食坨坨饃,又有西北人喜歡的羊肉,把它兩者完美的結合到一起,行成一道完美的到底特色美食。

說來也奇怪,羊肉泡不像其它地方小吃,沒有地域限制,可以到處開連鎖店,成為哪都能吃到的美食。比如蘭州拉麵,沙縣小吃,山西刀削麵。羊肉泡必須在西安本地才能吃到正宗的,也可能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羊肉泡它是有魂的,去了別的地方就失去了靈魂,難以下嚥了。

說到做羊肉泡的這個饃,我曾經經歷過一次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有一次我去吃羊肉泡,要了兩個饃,然後老闆就拿來倆饃一個碗,我就自然的掰開了饃。這時,我看到不遠處有兩口子用異樣的眼神看我,看看他們的桌子上放著倆碗,一個碗裡放著倆饃,我就明白了。他們不知道服務員端的這個饃是要自己掰的,我就告訴他們怎樣掰這個饃,必須要掰成蜜蜂頭大小,這樣羊肉湯才能完全入進去,最後得知他們是第一次到西安來,也是第一次吃羊肉泡。

所以說,這個羊肉泡,吃起來還是有很多講究的,就說這個湯的多少,就有幹拌兒,口湯,水圍城。顧名思義,幹拌就是湯很少,口湯就有有點湯,水圍城則要湯很多。也可能是由於羊肉泡誕生在這十三朝古都,所以也就被皇家化了,講究多了。

看著這麼多,您有沒有也想來西安,來嚐嚐這吃起來有些麻煩,講究頗多,但卻絕對美味的羊肉泡呢?歡迎您的到來,記得點關注哦!


造飛機的吃白菜


重慶的河水豆花和燒白,我的最愛!



小風124941817


連州星子的牛肉餈






蘋蘋720


我的家鄉,山西陽泉,既是一座美麗的山城,又是一座迫在眉睫實現“百業待興”的五線小城,但願留給我的鄉愁能夠儘可能多些吧!

最具影響力的菜當屬:“過油肉”(普遍認為發源於今陽泉下轄的平定縣,古稱平定州;一說發源于山西大同或其他,本文不再考究,可能它在我的鄉愁裡吧)

當然問題說的是菜品,宴席的話,不像楚團長所說,山西菜也是入流的,我陽泉三八席當仁不讓!

之所以叫“三八席”,因為民間認為“事事如意、四平八穩”,而“三八席”因三八二十四道菜而得名。也就是由八道涼菜,八個大碗,八個小碗組成。第一個“八”就是四葷四素八碟壓桌菜,都是涼菜,分別是:“腱子、肘花、片肉、燜子、瓜幹、皮蛋、桃仁、石花菜。”寓意也非常好聽,壓酒涼菜“腱子”在開頭,寓意大吉大利。“石花菜”在末尾,寓意長長久久。接著上八大碗、八小碗,這八大碗和小碗一定要集合在一起,因為它們講究“帶”,意思是:“一大碗帶兩小碗,小碗後跟一道點心。”這才符合傳統。前四大碗和八小碗分別是:“大碗紅燒海參,小碗小酥肉、小碗燒山菌,點心燒麥;大碗紅燒肘子,小碗過油肉、小碗珍珠丸,點心雞絲卷;大碗香酥雞,小碗腰果蝦仁、小碗酸辣魚,點心爆香冰凌;大碗八寶飯,小碗松子玉米、小碗拔絲蘋果,點心雪梅釀。”這一套上完之後,才會再上後四大碗:“氽丸子、銀耳蓮子湯、蝦乾白菜湯、漂糕湯”。而且還要配兩大碗米飯,每人一小碗漂抿蛐。這其中也有寓意,最後四大碗多為肉丸、甜丸之類的湯品,此乃“完滿”。








灰二泰


大家好,我是江西贛州的,我這的菜主要是以小炒為主,口味不會很辣,但菜品一定要入味,才好下飯。

最具代表的一道菜就叫贛州小炒魚,這道菜講究的是酸辣鮮香,色澤金黃。

它的做法是草魚肉,切片洗淨,加鹽,味精,老抽少許,料酒淹至入味,加薯粉蛋清一個抓漿,加少許油。姜,蒜仁切片,蔥切段,鮮紅椒切凌型片備用。

鍋裡燒油八成熱的油溫,下魚片炸至金黃色,不能太老,下辣椒片,馬上起鍋濾油,下姜蒜炒香,加水,辣椒醬,泡米椒,白醋,生抽,料酒,鹽,蠔油,下齊調料就勾芡,下炸好的魚翻炒幾次下面油就可以出鍋了,一道色香味具佳,鮮香滑嫩的小炒魚就做好了。




食為先黃廚


酸菜燉粉條,是我從小到大吃過最好吃的,一道菜,因為我是一個農村的孩子,家裡條件不是特別的好,所以說在我的家鄉,能吃到酸菜燉粉條,我真的特別的開心,也特別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