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遠時光(8):我理想中的社會

古人的理想社會: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我理想中的社會:

我希望將來人與人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富人與窮人的孩子接受的教育相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那時候人們集中生活在城鎮,郊外大片生態農場,鄉下是大森林和草原,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各地房價一平米等於當地教師、醫生,警察等月薪。當然打工者也能輕鬆購買住房。

當今世界所面臨的環境、能源及野生動物生存問題到那時統統解決。

可現實是,錢的壓力與誘惑弄的人很不舒服。錢字好寫不好賺。

總人口已至十四億,而感覺家鄉人越來越少,臘月二十幾趕集無論城鄉人少的可憐,賣的比買的多。記得以前,臘月集上人多的轉不了身。唉,像我們九零後零零後十個裡八個遠走他鄉。

故鄉,真的逝去了,清明又快到了,每年只有身體好一點的小老頭兒玩個任務。

民以食為天,以農耕為生的我們把土地交給長眠的祖宗看管,原以為祖先會替我們看好家,可一座座孤墳就著一群雜草把淒涼回饋給我們。

或許多年以後,我們可以乘以冥府的船兒來拜訪祖先,我們可驕傲對這群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吹吹,使勁地吹,吹大小腳老太的金蓮兒,讓她們羞得不敢出門。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到那一天我們可以提著行李安心地留在這片土地上,繼續繁衍生息。祖先啊,安心等著吧!

大道之行,如詩如畫的江南煙雨滋潤故鄉那一抔黃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