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象之爭背後,左右特朗普連任的最強力量是誰?

最近美國大選又在如火如荼的展開了,別看兩黨之間鬥爭的激烈,其實懂內行的人都知道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有這樣一種說法:流水的總統,鐵打的華爾街。

1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數次指責競爭對手希拉里·克林頓收了錢為華爾街站臺,承諾要採取手段遏制華爾街。

在2016年11月初的競選宣傳片中,特朗普陣營還特別附上高盛現任CEO布蘭克·費恩的照片以抨擊萬惡的金融巨頭。

可是,成功當選後的特朗普對華爾街下手了嗎?

NO!

特朗普反而提拔多位高盛精英作為自己內閣的大將

其中最牛的兩個人:科恩和史蒂文·努欽

科恩: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此前是高盛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是美國政府對經濟最有決策力的一個職位,這一任命當天引起了美國金融市場巨大轟動。

驢象之爭背後,左右特朗普連任的最強力量是誰?

特朗普還特意在任命聲明中說:“作為我的經濟政策顧問,科恩將以他成功商人的身份,讓每一位美國國民受益。”

科恩回應稱:“我和當選總統特朗普有一樣的觀點,即確保每一個美國人都能夠在繁榮的經濟中有一個安身立命之處。我們將全力建設一個有強勁發展動力的富強國家。”

不過科恩加盟白宮還挺無奈的,他在1990年進入高盛工作,辛苦了幾十年,原以為可以做高盛一把手費恩的接班人,然而費恩一直留戀高盛CEO的寶座,並沒有任何離開的跡象,這讓科恩鬱悶不已,只得放棄高盛進軍白宮。

除了科恩外,另一員大將就是史蒂文·努欽了。

史蒂文·努欽權高位重,他擔任的可是更核心的位置:美國財政部長


驢象之爭背後,左右特朗普連任的最強力量是誰?

史蒂文·努欽所在的家族可謂高盛世家了,他的父親從1957年就在高盛任職,一直持續到退休。而努欽本人在20世紀80年代畢業於耶魯大學之後,沒多久就進入了高盛工作,不過在2002年他離開高盛自己獨立門戶,創立了都恩資本對沖基金,不過看其履歷,還是應當歸入高盛系。

而努欽為特朗普當選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擔任競選團隊的籌款負責人,為特朗普籌集了大量資金,在糧草的籌集上發揮了類似蕭何的般的巨大作用,成功幫助特朗普當選了總統!

2

特朗普言行不一,招攬多名高盛大將,雖然招人恥笑,但是這也不能給怪他,因為美國的歷屆總統都是這麼幹的:

小布什總統

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曾是高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他上任之後大大拓寬了財政部長的權力;副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曾是高盛的高級國際顧問,白宮幕僚長喬舒亞·博爾滕曾是高盛(倫敦)法律事務部主管;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史蒂芬·弗裡德曼是前高盛聯合主席。

克林頓總統

前高盛聯合主席羅伯特·魯賓是克林頓總統第二任期的財政部長,在任期間幫助美國政府實現財政盈餘,被譽為“自漢密爾頓以來最偉大的財長”。

奧巴馬總統

奧巴馬競選時和特朗普一樣,也是堅決反對挽救華爾街,公開表示“我不是來幫助華爾街的‘肥貓’銀行家的”。

可是他的政府團隊裡依然有濃重的高盛幫痕跡,其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納雖然未曾在高盛履職,卻是曾任高盛董事長的前財政部長羅伯特·魯賓一手提拔起來的;白宮全國經濟委員會主任勞倫斯·薩默斯是魯賓擔任財長時的副手。

作為一家有140多年曆史的金融機構,從羅伯特·魯賓、亨利·保爾森到如今的史蒂文·努欽,高盛系的精英們始終活躍在華盛頓的政治舞臺上。

英國《泰晤士報》刊文稱,白宮和高盛進行了合併,成為滲透高盛文化的“白宮—高盛”聯合公司。

為什麼美國總統都喜歡用高盛的人呢?

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格拉斯利曾經說過,財政部長必須知道稅收政策、資本市場、國際貿易和貨幣政策是怎樣影響美國經濟的。

而高盛作為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非常熟悉宏觀研判,同時又精通微觀操作,正好符合華盛頓的選人標準。

因此美國曆屆總統無論喜不喜歡他們,都不得不重用高盛的人。

3

其實高盛去政府部門吃虧很多哦,美國財政部長一職的年薪只有20萬美元,而在高盛,這些高管年收入動輒可以達到上千萬美元。

比如,亨利·保爾森出任小布什政府的財政部長之前,一年的年收入為3830萬美元,魯賓上任財長前的年薪也達到2650萬美元。

有朋友就會問了,為什麼他們為何放棄千萬年薪出任公職呢?這與高盛自有的文化傳統密不可分

在高盛的企業文化裡有這樣一種基因:“要始終創造價值,但創造價值的方式並不只是賺錢,還在於更長遠的利益”。

所以很多高盛高管,他們的的長遠目標不僅僅是謀求個人的財富數字增加,進入政府擔任公職也是這些金融精英們實現個人抱負的重要途徑。

高盛的老前輩就做出了良好的榜樣,上世紀30年代初,時任高盛高級合夥人的西德尼·溫伯格積極幫助羅斯福總統推行新政,二戰期間出任戰時生產委員會主席,這個後勤大管家在幫助美國打贏二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驢象之爭背後,左右特朗普連任的最強力量是誰?


當然個人利益也有部分因素。

按照美國法律,公職人員履任前必須撇清一切與前僱主的聯繫,所以任何高盛員工去政府任職,都要將公司所持股份全部拋出。

雖然買賣股票所得的收入應當繳納增值稅,但法律同時規定,因公職要求售出股票取得的收入可以免繳稅。

這就給個人進行稅收籌劃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像前財長保爾森通過拋售所持高盛股票獲得了6億美元的現金,卻沒有繳納一分錢的稅,節省了近2億美金。

作為“華爾街最具政治野心的公司”,高盛的精英頻頻步入政壇也引發了很多爭議。因為這些人在美國政壇所擔任的職位大多集中在與高盛關係極為密切的經濟和金融領域,最有利的證據就是次貸危機後財政部的表現。

金融危機爆發後,保爾森掌權的財政部拒絕施以援手,導致高盛最大的競爭對手雷曼兄弟破產,幾天後,美國財政部卻又斥巨資拯救美國國際公司,而高盛就是這家公司的最大債主,因而有人質疑保爾森有意維護高盛的利益。

當年華爾街幾大投行,雷曼兄弟破產,美林被美國銀行收購,貝爾斯登被摩根士丹利收購,花旗被迫拆分,摩根士丹利的業績出現下滑,唯獨高盛一枝獨秀,成為華爾街唯一的贏家。

但是縱觀美國政壇,有誰能真正的阻止它呢?請期待下一篇,桑德斯,令美國精英膽顫的巨頭,他要出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