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題圖照片:武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劉凱醫生,在護送病人的途中,停下來,讓已經住院近一個月的87歲老先生,欣賞了一次久違的日落……


落日餘暉下的兩個身影,病人和醫生,80多和20多。


這幅圖片和這段文字,讓我想起海子的詩:


你來人間一趟 ,

你要看看太陽,

和你的心上人 一起走在街上。


01


昨天突然在朋友圈看到一個被歷史塵封的名字被很多人提起。這個名字叫遇羅克。


我最早知道遇羅克是上個世紀80年代,因為他的妹妹遇羅錦的《一個冬天的童話》。


因為這部小說,帶來了一段風波,最後遇羅錦遠走他鄉,定居德國。


然後是在朱學勤的《尋找思想史上的失蹤者》一文裡,讀到了遇羅克的詩:


千頃雪原泛夜光,

詩情人意兩茫茫。

前村無路憑君踏,

路也迢迢夜也長。


這些名字,這些書,這些詩,在我看來,都是些讓人的思想成長的名字,讓你能成長起來,不再是思想的侏儒,因為你來人間一趟,要看看月亮,和你心愛的人走在大街上。而不是躲在洞穴裡,對人說:走開,別擋住我的陽光。


02


昨日驚蟄,是作家汪曾祺的百年誕辰紀念日。在朋友圈裡看到很多紀念文字。


有一段話,我記住了:


沈從文給過汪曾祺一個很重要的囑咐:“千萬不要冷嘲”。


既是生活態度,也是寫作準則。


汪曾祺筆下常寫“小人物”,“紅黃藍白黑,酸甜苦辣鹹。每個人都帶著一生的歷史,半個月的哀樂,在街上走。”


都透著一種為柴米油鹽奔波的辛勞,亦是他們的尊嚴。


百年汪曾祺:隨遇而安,是哄自己玩兒


這段話讓我想起我們通常日子裡看的一些公號文字,嘲諷一切,似乎自己永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睥睨一切,嘲諷一切。


沈從文告誡我們:


千萬不要嘲諷。


年輕的時候,你可以糞土萬戶侯,可以看不起平庸的惡,到最後,你會發現,這個世間,真的如《大衛科波菲爾》序言裡所說:


這個世界上,既沒有惡人,也沒有善人,都是來這個世界上受苦受難的人。


那些萬戶侯,你看不起,那些手停口停的人,你不屑做。最後你發現,你其實和他們一樣。


所以木心說:不知原諒什麼,誠覺世事儘可原諒。


03


有很多的時候,平凡的人能給我們更多的感動,就像下面這個故事: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04


昨天看到一篇人物專訪,裡面有這樣一段話:


一名圍棋棋手的感悟:

“圍棋中的策略,是為了達到整體目標而構建的,所以有些棋子可能是棄子...但如果這個邏輯推廣到社會中,就是反倫理的,是危險的。在我們的日常思維中,要避免把人當作棋子,人不是棋子,每個人的基本的權利,應該得到尊重。”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記在手機備忘錄裡的一段話:


善良一點,因為每個人都在和人生苦戰。


五嶽散人的一段話,我覺得很對:


我個人一個觀察,可能相當不全面。


我認識的人裡,能力越強、本事越大、越是有名氣、越是有錢的人,信奉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比例越低。或者堅決不會表露出來這方面的傾向。


越沒本事的、社會地位越低下的、炮灰級別的,倒是與其社會地位成反比的高起來,而且敢於說出來。


也算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吧。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05


微博上一個叫@顧長訣的id這樣寫到:

大四那年拒絕了很多offer,拎著皮箱孤身踏上抵滬的最後一班飛機。

凌晨一點站在外灘上,看著繁華短暫褪去的陸家嘴,感受著從轉述中未曾體驗過的肅穆,與這個陌生的城市在靜篤的黑夜裡彼此審視。

藉著黃浦江三月的風,對著夜幕在心裡嘶喊著。

“我想上去看看。”

這座城市高聳入雲,這座城市寸土寸金。

可我想去上面看看,以極少人才可以擁有的俯瞰視角。

我得去上面看看,不惜一切的爬上去看看。

野心是個好東西,希望我能一直擁有。


阿蘭·德波頓說:


社會生活充滿了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和我們的實情之間的差距。我們謹慎會被指責為愚蠢,我們靦腆會被認為驕傲,我們願與人同,卻被認為諂媚。我們竭力要澄清誤解,但是我們口乾舌燥,詞不達意。


人在度過生活裡每一個普通一天時是很難意識到生命閃爍的速度和遇到的人和事物有多珍貴的,許多難得的瞬間其實一生也沒有幾次——出租車後座、夏夜晚風、面對面吃飯,碳水化合物,春光乍洩,站在生活的窪地思考明天該吃什麼。幼稚和現下對真心的揮霍所帶來的遺憾和代價是很大的,身處其中的人卻總是意識不到。


不少人對“越有本事的人越沒脾氣”這句話相當津津樂道。


然而,不止一個研究發現企業家的成功與否和雄激素水平有關。成功的企業家,雄激素水平也較高。雄激素水平是和脾氣有關係的,雄激素水平越高,越容易發脾氣。


一些在公眾面前溫文爾雅的企業家對身邊的高管是毫不客氣的。而一些平時看起來脾氣就不太好的企業家對高管甚至會直接動手抽。


所以,真相很可能是:並非“越有本事的人越沒脾氣”,而是“有本事的人”只對“有本事的人”發脾氣。所以,大多數人根本沒機會看到“有本事的人”發脾氣,從而產生了誤解。


06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嶺南三月,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如果沒有這場瘟疫肆虐,該是一個多麼好的春天,人們勞作,相愛,聚會,歌唱,旅行。


路邊的木棉樹上木棉花開得無比燦爛,無比熱烈,它們開放在高高的枝頭,像是對這個春天的禮讚。


很多北方人都是從舒婷的《致橡樹》裡知道木棉花的。因為她在詩裡這樣寫到: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裡。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昨天才知道,木棉花的花語是:


珍惜眼前人,珍惜現在擁有的幸福,不要等失去了追悔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