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與自由搏擊技術動作的區別

技術動作細節的區別

散打的拳法在散打王時期多以攻擊距離長的大擺拳為主,拳架相比與自由搏擊更為鬆散,重心也壓的更低,前手探的比較遠,以用來接腿摔,和近身摔法。因為以前的競賽理念為“拳開路,腿得分,摔制勝”,但隨著現在的規則越來越傾向與打擊與場面優勢,以及防摔技術的成熟,散打的拳法也越來越規整。自由搏擊的發展時間相對與散打來說更長,在加上沒有摔法,而且圍繩封閉式擂臺,使得拳手經常會陷入內圍戰,這對拳法的精細度要求極高,在這種要求下,自由搏擊的拳法動作標準,組合立體,線路多變。而且在3分鐘3回合(部分賽事冠軍賽3分鐘5回合)的賽制下,自由搏擊的拳法輕重有序,分配合理。

散打與自由搏擊技術動作的區別


散打與自由搏擊技術動作的區別


正蹬腿的區別。散打正蹬腿技術要領:散打正蹬腿技術要領:由格鬥式出發,支撐腳充分著地,支撐腿微微彎曲,攻擊腿勾腳提膝過髖關節儘量貼近胸口,以腳領先,向前蹬出,力達全腳掌。直線蹬出,直線回收。自由搏擊正蹬腿技術要領:由格鬥式出發,支撐腿與身體上拔挺直(向彈簧一樣一觸即發),腹部微收,勾腳提膝過髖關節,順胯打直摺疊的啟動腿,力達前腳掌。打直蹬出,摺疊收回。散打的正蹬腿追求直線的蹬力,把對方蹬開,並要求保證重心平衡和迅速回收,以防止對方接腿,自由搏擊的正蹬腿,接觸面改用前腳掌,啟動腿伸展,像槍尖一樣刺出,追求力量滲透和殺傷力。

邊腿(掃踢)的區別。散打邊腿技術要領(以中邊腿為例):攻擊腿提膝、翻胯、彈腿,支撐腿當身體微側時,稍稍彎曲屈支撐,鞭擊時,以前腳掌為軸蹬轉,在彈腿一瞬間送髖,伸直,以腳背擊打對手。軀幹在提膝翻胯時攻擊腿同側方向旋轉,彈腿時猛轉腰送髖發力,支撐腿同側手臂護頭護肋,攻擊腿同側手臂自然向後自然擺臂,下巴微收目視前方。自由搏擊邊腿技術要領(以中邊腿為例):支撐腳微微墊起,重心上拔,支撐腿略微打直,軀幹抄攻擊腿同側方向旋轉,支撐腿同側手臂護頭護肋,攻擊腿同側手臂自然向後自然擺臂,下巴微收目視前方,以腰帶腿,挺胯,向前方橫掃踢出,以腳踝或者脛骨擊打對手。散打的邊腿提膝裡合踢腿啟動速度更快,以腳背擊打,使被對手抄腿的幾率大大減少,更不易被接腿摔,更快的踢腿動作也更容易搶點得分。而自由搏擊的邊腿,斜方向以腰帶腿,挺胯掄腿,雖然速度相對較慢,但是發力更充沛,力量更大,殺傷力更好,更能在自由搏擊比賽中體現重擊效果。

膝法,膝法在自由搏擊中是三大主要技法之一,但在散打中,錦標賽中是不允許使用膝法的,但在《散打天下》、《散打王》、《超武聯賽》等職業散打比賽中是允許使用膝法的,所以現在有很大一部分的散打運動員也會訓練膝法,但是由於客觀環境下,散打運動員對膝法的訓練,大多是拳腿訓練中的一種補充,而不是像自由搏擊運動員一樣,大量的膝法訓練和大量的比賽磨礪,讓自由搏擊運動員的膝法更靈活多變,殺傷力更強,所以我們可以經常看到轉型中的散打運動員在自由搏擊比賽中問往往會吃膝法的虧,這是比賽技術要求所決定的。

散打與自由搏擊技術動作的區別


散打與自由搏擊技術動作的區別


側踹腿。側踹腿是散打中獨有的獨具特色的技術動作,其側身進攻和防守的方式,比正蹬腿、邊腿來說更加安全,對手搶點和反擊的機會更少,可以在進攻和堵擊後,迅速撤步回防,一般散打系的自由搏擊拳手,在比賽中靈巧的運用側踹腿,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收到奇效。散打側踹腿技術要點:支持腳隨側面提膝收胯外旋,啟動腿側面踢膝翻胯內收使膝關節儘量貼緊胸口,腳背勾起,腳掌直面前方,啟動腿打直,挺膝送胯發力,啟動腿直接落地成格鬥勢或向後撤步成格鬥式。

散打與自由搏擊技術動作的區別


除此之外散打作為一個非常考驗技巧性的格鬥項目,散打選手的“冷招”“奇招”的使用頻率非常之高,後蹬腿、後襬腿、轉身鞭拳、劈掛腿等等都是散打選手常用的技術動作;發展與日本自由搏擊,有眾多源於日本空手道的技術動作,如捨身踢、三日月蹴、變線踢、下段足跟踢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