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快遞小哥“開門”也是防疫之舉

在3月9日下午,快遞小哥李傑亮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面對記者提問,他坦言當前工作的最大困難是不能進小區而導致的投遞低效率,並呼籲在確保快遞員健康的前提下,社區能夠允許快遞人員進入。其實這不僅是快遞小哥們的心聲,也是每個苦等收快遞的人所期盼的。

在剛剛過去的2月,相信大多數網購的人都有這樣望眼欲穿的經歷:

不敢隨便在網上買東西,因為不知道商傢什麼時候能復工,是否能順利發貨;

買東西也不敢買保質期太短的,因為不知道要經過多長時間的運輸才能來到你所在的地區;

即使到了你所在的地區,也不能太心急,因為快遞人員這會兒還處於人手比較緊張的狀態,不知要過多久派送才能輪到你。

自2003年淘寶成立以來,網絡購物早已完全融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支牙刷、一副碗筷、一箱水果,大到一張床、一個浴缸,甚至一臺小型挖掘機都可以實現網上購買。還有那些五花八門的購物節,就像剛結束的“三八婦女節”活動,碰上疫情期間補償性消費心理,註定是一場狂歡式購物,在這樣的影響下,快遞行業的壓力只會與日俱增,如何解決好快遞小哥“最後一百米”的問題,也會變得越來越迫切。

放眼全國,不少地方已經提出了一些對策

比如在上海,快遞員提供個人信息、企業提供隔離證明和承諾書後發放無接觸式快遞員小區出入證;

在杭州,快遞員可憑“城市生活綠色通道”標識、杭州健康碼綠碼進入小區。

在成都2月20日下發的通知裡,也明確了“無接觸式”生鮮售賣人員、維修人員、快遞員、房產中介等服務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從業人員,只要持有健康證明及相關工作證明,經體溫測量正常的,允許快進快出開展相關服務。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各地仍有不少社區、小區讓快遞小哥們吃了“閉門羹”,既不代收快遞,也不負責看管,有些小區甚至還發生了丟失快遞的情況,服務終端的“堵點”亟待打通。

恢復正常快遞服務既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恢復正常運行的必經階段。不論是疫情爆發初期對醫用物資的配送,還是當前對居民生活需求的滿足,只有始終保持管理銜接的順暢,以精細靈活方式解決實際問題,才能為居民提供便捷與安全的服務,以更加充足的準備迎接正常生活復甦。就像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侯延波所說:“他們1個人上門,就能減少我們100個人出門,有力地服務了疫情防控工作。”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本報評論員 張帆 編輯 田莉 校對 楊華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