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補習班»:“如果連箭靶都找不到,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如果連箭靶都找不到,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你喜歡做什麼事情,就大膽去做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都找不到,那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這句經典的話出自 «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

《銀行補習班》是由鄧超和俞白眉共同執導的現實主義教育題材電影,主要講述一對父子之間感人的親情故事。因為一次意外,父親馬皓文蒙冤入獄,因此,他也錯過了兒子成長過程當中最寶貴的七年時光。

得知爸爸進了監獄之後,馬皓文的兒子馬飛一蹶不振,等到馬皓文從監獄出來時,兒子已經變成了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少年",不僅成績在班裡墊底,而且還變得十分的固執。

就算是如此,馬皓文仍然認為他兒子馬飛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最有潛力的小孩,從來都沒有放棄他。馬皓文跟看不起馬飛的教導主任,打了一個賭,說會讓兒子的成績在一個月內突飛猛進,取得年級前10名的好成績。

對於這個賭約,教導主任顯然很有信心,因為他相信馬飛並不是一個有潛力的人。然而在馬皓文獨特的教育之下,馬飛最終達到了他定下的那個目標。

後來,馬飛在爸爸的教導下,一路追隨夢想,成為航天員。在太空執行任務時飛船意外失聯,生命陷入絕境,他想起那個最了不起的爸爸,最終冒險救了自己救了同伴,勝利完成使命。

很多觀眾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表示這是一部笑中帶淚的父子片,更有一些非常容易被打動的觀眾表示,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幾乎是從頭哭到尾的,因為這部電影裡面的細節描寫和情感鋪墊都特別到位,而我認為,馬皓文別具一格的教育理念很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銀河補習班»:“如果連箭靶都找不到,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如果連箭靶也找不到,你拉弓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如果連箭靶都找不到,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要尊重孩子,不要急於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盧梭

馬皓文從監獄出來時,學習不好的馬飛就要被學校開除了。無奈之下,馬皓文給校長打了個沒人能相信的賭,他說馬飛期末能考進全年級前十名,校長答應了,如果馬飛考不了全年級前十,他的學籍就會被開除。

馬皓文尊重兒子的想法,也沒有強制性的,要馬飛去幹什麼。而是循循善誘的給馬飛講了很多有趣的事,但馬飛卻在爸爸獨特的教育中,學會了學習,成績突飛猛進,期末考試進入年級前10名。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位從德國回來的女士談及親身經歷的一件事,一個星期天,她領5歲的兒子到公園玩。兒子用一隻"紙飛機"換回了德國小朋友的一輛電動"小汽車",這件事使母親大吃一驚。因為那隻紙飛機充其量只值5美分,而這輛小汽車至少也要值20美元。開始她以為兒子說謊,當找到小汽車的主人和德國小孩的媽媽時,這位德國母親說:"小汽車是屬於孩子的,該由孩子做主。"她還說:"你兒子喜歡,小汽車就歸他了,過會兒,我會領著孩子上玩具商店,讓他知道這輛汽車值多少錢,能買多少個紙飛機,這樣他就不會第二次做這樣的蠢事了。"

尊重孩子的選擇,不干預,不阻止,也不單純批評孩子的做法,而是採取有效措施,及時對孩子進行循循善誘的教育。我們的教育中正是缺少了對孩子的這種尊重。尊重孩子的選擇,並不能保證孩子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對的,在這過程中孩子肯定會摔跟頭,走彎路,但孩子的選擇能力卻在一次次中得以提高。

«銀河補習班»:“如果連箭靶都找不到,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不要讓腦子睡覺,遇到困難要動腦子,讓腦子活動起來


«銀河補習班»:“如果連箭靶都找不到,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我們要敢於思考'不可想象的事情',因為如果事情變得不可想象,思考就停止,行動就變得無意識。"——富布賴特

影片裡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馬皓文對馬飛說的兩句話:

"不要讓腦子睡覺,遇到困難要動腦子。讓腦子活動起來。"

"喜歡做什麼事情,就大膽的去做。"

讓我最感動的是馬皓文在即將期末考試的時候,竟然帶馬飛出去看航展。並且,不讓馬飛報課外班,做輔導資料,而是在生活中教會他思維想象力和創造力及生活的方法和技巧。

航展結束,父子途中走散了,又遭遇百年難見的洪水,兒子馬飛陷入洪水中近乎絕望,他微弱的喊:"爸爸你在哪?快來救我,我快不行了!"心急如焚的馬皓文堅信兒子一定還在。他急促的朝著廢墟喊道:"馬飛,想辦法!你一定能出來!看看周圍有什麼利用的東西,你能行!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正當馬皓文和救援人員僵持不下時,微弱的哨聲從洪流中傳來,與此同時還有一道微弱的光不停的閃現著。那是馬飛,是兒子。此刻的馬皓文激動不已。只見馬飛腳踩著木板,手緊緊握著手電筒,不停的吹著口哨。馬飛得救了,父子終於平安團聚,看到這裡,我情不自禁留下了眼淚。

畫面切換到太空,飛船意外與地球失聯,正常情況他們會變成太空垃圾,馬飛想起了父親那句話“永遠,永遠,永遠都不要放棄。” 於是跳出機艙去修損壞的零件,在幾經轉折和受制太空的約束下,他又想起了父親的另外一句話“ 動動你的腦筋,看看你周圍有什麼。” 最後終於成功返航。

馬皓文用自己獨特的教育和滿滿的愛給予馬飛自由成長的空間,教會馬飛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麵對困難的勇氣,馬飛在危難之際能獨立思考化險為夷,也真正體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育是成功的。


«銀河補習班»:“如果連箭靶都找不到,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動動你的腦筋,看看你周圍有什麼


«銀河補習班»:“如果連箭靶都找不到,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都找不到,那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這句話很有哲理,夢想是箭靶,拉弓就是奮鬥,讓箭命中箭靶,實現心中夢想。

如果人沒有了夢想,等同於射箭沒有了箭靶,那你每天拉弓,除了白白浪費力氣,還能獲得什麼?

又或者你選錯了箭靶,就算你每天拉再多的弓,往箭靶上射再多的箭,也可能是事倍功半,勞而無功。

那麼,什麼才是對的"箭靶"呢?

我個人認為,對的"箭靶"要為"人生"這盤大棋服務,而不是僅僅盯著眼下的幾盤"小棋"。

就這一點來說,在"人生"這盤大棋面前,中考是"小棋",高考也是"小棋"。當然,我這樣說並不是否定書本知識,更不是否定中考和高考。

我只想說,在"人生"這盤大棋面前,中考和高考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驛站。在學好書本知識的同時,我們更要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麵對困難的勇氣"當作我們人生的"箭靶",併為之不停的拉弓,我們離夢想的腳步才會越來越近。

而馬飛的爸爸馬皓文非常明白這一點,當老師強調"這是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一天"時,馬皓文說:

"對孩子來說,沒有哪一天是最重要的時刻,最重要的時刻,平均分佈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當高考結束,同學們大肆撕書扔書時,他又說:

"高考雖然結束了,但人生的學習才剛剛開始。"

正是他這種高瞻遠矚的教育理念,才造就了兒子未來的成功。

相反,如果孩子僅僅只是盯著眼前的"箭靶",而不顧未來的大局,在未來的人生路上,註定會舉步維艱,甚至遍體鱗傷。

我上高中的時候,有一個比我高一屆的同學,學習成績特別好,考上了北大,當時在學校傳得特別開,成了我們的榜樣。後來,在開學一個月後被學校給勸退了,原因就是不能獨立生活,小小的例子,他自己不會繫鞋帶,上高中的時候都是他媽媽幫他搞定這些的,去了大學,離開了父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最後不得已退學了,從學校的榜樣變成了我們的笑柄。


«銀河補習班»:“如果連箭靶都找不到,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你能行!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總結:

教育永遠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永遠是第一任老師,不管你願不願意,你的三觀多多少少都會成為孩子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我個人認為,教育孩子,大致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尊重孩子的想法,只要這個想法不太過分,儘量不要阻止他。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那就積極的把這些想法傳遞給孩子,如果你並不能肯定自己的想法是對是錯,那就不要輕易用自己的認識限制了孩子的想法。

2.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並給他適當的鼓勵。就算所有人都對他不抱希望,你也要一直堅守在他的身邊,為他加油,為他鼓掌。因為,你是他希望田野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3. 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孩子的大部分習慣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如果在實際行動上幫不了他,也至少要在精神上給他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

4. 學習考試固然重要,但我們更要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有意識的培養他直面困難的勇氣,獨立思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只有這樣,他才能真正直面未來,走上成功。

人生就像射箭,願每一個有夢想的孩子,都能夠找到自己的人生箭靶,大力拉弓,射中靶心,實現心中的夢想

«銀河補習班»:“如果連箭靶都找不到,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作者簡介:雲山千里草,華迷,酷音樂,愛文學,偶爾碼幾牆文字調侃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