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出盆景植物的觀賞性是關鍵,使其枝葉細密,增值翻倍效益高

導語:

最近,有不少開花店的朋友問我,自己店裡的盆景榕樹葉片越來越大是什原因?接下來又說很多盆景葉片也越來越大,很影響美觀,很難銷售出去。由於盆景要求較高,需要美觀,才容易賣出去,從而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盆景的植物品種選擇時,一般大多應具備有根系發達、主幹有比例過渡,枝葉繁茂等三大基本的條件,但要知道,在養護盆景時,常常會遇到盆景裡的植物葉片越來越大,比原來新買的或自己之前栽種的要大很多,葉片過大後,就會容易出現枝葉間互相遮擋,降低了盆景的觀賞價值。

製造出盆景植物的觀賞性是關鍵,使其枝葉細密,增值翻倍效益高

盆景的葉片越來越大的原因,根據我個人對這方面的瞭解,原因是水分、養分過量,其次是光照不足、土壤肥力因素等而引起。基於此,得以綜合防控進行,主要是合理的控制水分、養分、光照、土壤。我現將以榆樹為例進行介紹。

榆樹盆景,地栽放養的這個階段中,可進行只修剪一部分盆景的忌枝就可,這時可放任枝葉生長。但在準備上盆時,這時候要控制葉片生長,從而製成枝葉細密的效果,不能有葉片出現互相遮擋盆景觀賞的效果。

製造出盆景植物的觀賞性是關鍵,使其枝葉細密,增值翻倍效益高

一、控制好水分與養分供給,進行摘葉、打頂來控制住榆樹葉片的大小,避免葉片過大而影響觀賞性。

春季時,可先放任榆樹的第一輪葉子生長,待後期葉片逐漸成型後,再將第一茬的葉片摘除掉。將一些徙長枝、枯枝、雜亂無形枝條進行修剪,這樣既能控制枝葉的生長,又能通過修剪來打造出美觀的盆景造型。

①水分管理:盆景栽種,水分管理很關鍵,開始控制水分的輸送,可使花土偏幹些,但不能缺水,因嚴重缺水後,榆樹生長將會受到抑制,為了光合作用,會有所激發二茬的葉片生長,新芽會消耗掉大量的水分,這時適當扣水(控水澆水或雨水滲入),兩者均在同時進行,那麼就可控制葉片生長,達到想要葉片大小的效果。

②精通施肥:指的是,盆景榆樹在沒有缺肥的狀態下,在春季時一般不用施肥。但是,也得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比如嚴重缺肥,那麼也會導致出現抑制葉片生長。其實扣水也就是控制營養輸送,就是避免葉片過於肥大,影響盆景美觀。要知道植物在吸收養分時,主要是通過水分吸收而攜帶的養分進入到植株體內。適當控制水、肥的施入,就是有效控制了枝葉的生長。

③摘葉、打頂、修剪枝條,目的是促進側芽多發。在爆芽時,水分、養分的消耗會有所增加,榆樹生長的一個平衡點將被打破,根系短時間內,無法滿足枝葉生長時對水分、養分的平衡,就會稀釋掉植株供應的養分,從而葉片生長將會變小,實現我們想要盆栽的目的。

④打個比方。榆樹按24小時吸取的水分、養分是500克,然後又供應到500個芽上,那平均就是每個芽能吸收到5克養分。那修剪枝後,促進生長的芽就會超過1000個以上,那水分、養分就會被更多的枝、芽點所分取。養分缺失或不足,葉片生長會減弱,到了生長旺盛期時,基本就可定型。

二、提高光照時長,抑制葉片生長。

當植物處於長期缺失光照後,葉片成熟時間就會延長。而光照充足的植物也會拉長枝條,將會越來越容易生長出較大的葉片,以利於更好的吸收到光照,在沒有任何遮蔭或不遮擋光照下,枝條就會邊長,葉片也會由此而大。

最近,很多花店主問我,光照為何會影響到葉片的大小、光照不是能帶來更好的光合作用、促進植物生長嗎?其實這就是葉片成熟的原因。要知道光照充足時,就會加快葉片成熟度,葉片將會加快停止長大。一旦光照射不足,葉片的成熟就會推延,那葉片將會變薄變大,這就是為什麼要提高光照充足的原因。

榆樹,一般它的葉片在長期光照充足下,約8-10天能成熟,如果周旁有大樹或其它作物遮擋,那麼它葉片成熟就需要到18-20天左右才能成熟。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當光照充足下葉片成熟就快,光照不足則葉片成熟延長,且葉片又厚又大。大家仔細觀察就能知道,一般植物如果向陽,葉子小,背向陽的葉片就大、肥厚。

製造出盆景植物的觀賞性是關鍵,使其枝葉細密,增值翻倍效益高

三、盆栽時,選盆要合理,換盆不明顯則影響葉片的大小,解析如下。

盆栽榆樹,或其它很多植物也一樣,在上盆時,所用的盆應以略小一些為宜。盆小植物根系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生長,土壤少了營養就少,就能限制根系吸收養分的作用。當然,盆過小也不行,盆小土壤少,肥水就少,土壤容易出現乾旱,根系吸收的水分時間較短。因此,需要根據所栽種的植物大小來選對應合適的盆,這樣才能避免植物生長過於旺盛,有效維持盆景的正常生長。

換盆之所以會影響葉片的大小,因為盆景後根系生長相應的有一個成熟期,成熟期根系在過於小的盆中養分刺激,就會停止生長了。在換盆後,通過根系修剪,而新根長出後,加之新土的養分輸送,從而使葉片變大。如果是經常換盆或長時間不換盆,也都會影響到盆景正常生長,植物生長難以穩定。

製造出盆景植物的觀賞性是關鍵,使其枝葉細密,增值翻倍效益高

四、配製好營養土

養護盆景,配製好營養土很關鍵。營養土關乎養分、水分的輸出,植物根系生長環境的透氣、保肥保水、濾水性能、酸鹼值,都對施肥時的肥料滯時間,所以在養護花卉最重要的就是配製好營養土。營養土應混合進行調節,一般需要園土+河沙+腐殖土,從中各取三分之一進行混合拌均。混合土通透性好,能減少土壤板結,同時又具有長時間的養分緩釋供應植物吸收。在施肥時養分滯留時間短,這樣更容易掌握好使植物吸收養分及時,能使枝葉繁茂,這就是我們種植中,最想要的結果。

五、施肥技術方法

日常盆景養護管理中,都離不開施肥,肥料會影響到根系生長。氮肥可促枝葉生長,磷、鉀肥可促進根系生長,因此氮、磷、鉀肥都要結合施用的原因。盆景施肥技術方法是,以“適時施肥,勤施少施”(薄肥)為主。之前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薄肥為主,因不容易出現肥燒根,薄肥更容易掌控肥量。

製造出盆景植物的觀賞性是關鍵,使其枝葉細密,增值翻倍效益高

總結:盆栽植物養護管理中,不能為了控制葉片的大小而盲目的噴藥來控制,我很不看好有些朋友這麼做。原因是,用藥劑控制葉片生長,葉片容易脫落、變黃、變形,葉片大小也不均勻,嚴重影響到盆栽的觀賞性。根據我個人的盆栽經驗,我認為最有效控制葉片生長方法是,應該是要控制合適合理的水分、施肥要適量、選盆要合理、要配製好營養土、提高光照,這樣既能控制葉片生長,又不會影響到枝條發生,再加上精細的修剪,那麼就能實現盆栽的效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