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區政協委員趙文花:用自己的“手藝”為抗擊疫情出力

“這樣剪好燕子身上的裝飾,我們就完成了整幅作品的最後一步。打開來,大家瞧一瞧,我給這幅作品的命名是《春暖花開燕子飛來》,不知道大家覺得怎麼樣?”2月中旬以來,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非遺網上,這段來自、寧夏非遺剪紙傳承人趙文花的視頻網課被廣泛傳播推送,大家一致認為趙文花的剪紙手法嫻熟,自然地結合了淳樸的西北民間風情,作品中的花兒和燕子形象美麗俏皮,靈活地表達了作者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定決心和美好祝願。

趙文花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身份就是吳忠市利通區政協委員。“作為政協委員,我更應該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有所作為,我想,用自己的這份‘手藝’帶動大家一起傳承非遺,通過剪紙手法表達思想,讓大家特殊時期安心待在家也算是一種行動吧!”趙文花說。

由於趙文花早年間就被聘為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高級創研員。此次疫情期間,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藉助互聯網平臺,開設非遺傳承人公益課堂,為久居在家的非遺愛好者講授非遺知識。

原本在家悉心研究作品的趙文花接到通知後馬上加入授課教師行列。“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災難面前我們中華民族從不缺英勇向前的奮鬥者,你看那些逆行而上的醫護人員們,還有連日來駐守在各個行業的一線工作者們,大家都為了能夠早日戰勝疫情無私奉獻著,所以我對授課內容沒有進行太多思考就定下了這副《春暖花開燕子飛來》。”趙文花說。她就出生在西北農村,西北的春天總是會比南方晚到很多,小時候當聽到農家小院裡有燕子的嘰喳聲,那可真是春來了。那種充滿希望的新一年的開始總是會讓大家無比喜悅,把這種喜悅情緒加入剪紙作品中,為戰勝疫情寄託希望和祝福,就是她的創作想法。

在趙文花的剪紙桌案上記者看到,除了授課作品之外,她還創作了《天佑中華》《平安是福》《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武漢加油》《阻擊疫情》《萬眾一心》等多幅作品,為抗擊疫情加油鼓勁。

在眾多作品中,趙文花似乎更喜歡《平安是福》。 “這副作品主要勾勒的是特殊時期人們宅在家裡,嚮往戶外生活的場景,我在方方正正的剪紙四角剪出‘中國加油’四個字,使四角平衡,並與剪紙中心部分的人物遙相呼應,力求突出一種臨危不懼、戰無不勝的作品表現力。” 趙文花說:“當我把這些作品上傳到網上之後,很多人都點贊。看到有人留言被作品所感染,為祖國加油的時候,我忍不住流淚了。我的‘手藝’能夠被肯定當然是好事,能在這個時候為大家傳遞正能量我更高興。我相信面對災難,我們萬眾一心,攜手共進,定會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記者:張玉香 編輯:單 瑞 校對:孫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