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數蘇德戰場上那些流傳已久的三大謊言

蘇德戰爭作為二戰的主戰場,激烈和慘烈程度沒有哪一個戰爭能與之相提並論,蘇聯作為二戰抗擊法西斯的中流砥柱,單獨承擔了百分之八十的德軍包括幾乎所有的德國僕從國軍隊。蘇聯二戰共有2680萬人死亡,其中正規軍隊死亡人數有890萬人(一說1400萬人),其餘是平民,二戰蘇聯士兵死亡人數一直是個爭論很大的問題,因為在衛國戰爭時期,許多平民男子和婦女被臨時編入了紅軍,所以很難說清他們是正規士兵還是平民或民兵,所以有了士兵死亡890萬和1400萬兩種說法。不過西方認同前種說法的多,其中死於蘇德戰場的士兵有880萬左右;死於蘇日戰場的有1萬人不到;死於蘇芬戰場的有近9萬人。德國二戰死亡約800萬人,其中士兵約600萬,其餘平民。其中死於西線和北非約有50萬,其餘死於東線蘇德戰場。

從德軍東線和西線的損失兵力也可以看出蘇聯在二戰的貢獻是最大的。但是德軍的損失不包括它的僕從國,諸如意大利、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如果加上這些國家的損失,軸心國的士兵損失是不低於蘇聯的。很多“德粉”對德國的戰鬥力極力推崇,對蘇聯的實力大為貶低,他們認為蘇聯的勝利得益於美英援助和惡劣天氣,最後是蘇聯的人海衝鋒,以巨大的犧牲換取慘痛的勝利。實際上這是天大的謊言。


歷數蘇德戰場上那些流傳已久的三大謊言

二戰前歐洲形勢圖

謊言一:沒有美英的援助蘇聯抵擋不住德軍的進攻

一、實際上美英的主要援助物資在蘇聯扭轉局勢之後

英美援助蘇聯主要是美國援助的較多,兩國開始援助蘇聯是在珍珠港事件以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42年,重要的物資運抵蘇聯將近年底了,蘇聯之前已經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莫斯科戰役蘇軍以少勝多,殲敵五十萬,一度扭轉了局勢。這充分說明蘇軍有單獨戰勝德軍的能力。而正在進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紅軍已經將德軍包圍,紅軍的勝利已成定局。在蘇聯異常艱難時期,美國對蘇聯的援助還不到0.1%。即便是到1942年底,只有55%的物資到達蘇聯。

因為美國在戰爭爆發期前,尚未從大蕭條中完全恢復,直到戰爭爆發國民經濟步入戰時軌道,美國的工業潛力開始被激活,大量工作崗位的釋放解決了羅斯福新政沒有徹底解決的失業問題,這也是1942年的事情,事實上美國在中途島之前自身的軍事物資都難以得到保障,更不要提援助其他國家的事情了,因為他們相對日軍還是處於劣勢的。

二、事實上美英援助蘇聯的物資僅相當於蘇聯自身產能的零頭

蘇聯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工業強國,工業能力超過了德英法。美英的援助只佔蘇聯自產的4%,在蘇德戰爭中發揮的作用是比較有限的。蘇德戰爭中,美英援助蘇聯約14000架飛機、7000多輛各型坦克、400多艘艦艇、42萬多輛卡車和吉普車等武器和物資。而蘇聯在戰爭中生產了15萬架飛機、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83.4萬門火炮,自產武器數量遠遠超過美英的援助數量。

歷數蘇德戰場上那些流傳已久的三大謊言

莫斯科戰役形勢圖

三、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的實力才是取勝之道,其他國家的援助只是錦上添花

抗戰期間美國蘇聯給予國民黨政府大量援助,甚至派志願軍幫助國民黨,結果呢?還是失地千里,潰不成軍,簡直爛泥扶不上牆,反觀共產黨領導的土八路,在絕對的劣勢情況下取得戰績不比國民黨差。同理蘇聯亦是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給予沙俄不少援助,結果反而第一個崩潰,退出戰爭。這是因為蘇聯本身足夠強大,絕非國民政府和沙俄可比。不過,美英的援助確實對蘇聯戰勝德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大緩解了蘇聯的困境,加速了蘇聯的反攻。如果沒有美英的援助,蘇聯仍然能戰勝德國,只是需要的時間更長,付出的代價更大。

歷數蘇德戰場上那些流傳已久的三大謊言

T34坦克是衛國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

謊言二:蘇聯的勝利是因為天氣幫了蘇聯的大忙

一、事實上戰爭的關鍵時刻天氣並不冷

如果說是惡劣的天氣幫助蘇聯取得勝利,就更顯得更加荒唐。蘇聯打贏了就是上天保佑,德國打輸了就是運氣不好?如果戰爭全憑運氣,還要人幹什麼?事實上1941年11月4日莫斯科近郊的最低氣溫只有零下7度,而11月8日的最低溫度是零度。雖然11月11至13日氣溫曾驟降至零下15度,但很快就回暖至零下3度,這樣的天氣很難被稱之為“嚴寒”。真正嚴寒(零下40度)的降臨是在1941年12月5日蘇聯紅軍轉入反攻之際。也就是說,嚴冬氣候只是在蘇聯軍隊轉入反攻追擊德軍之時起到一定作用,而殘酷的莫斯科城下阻擊戰卻是在並不太冷的氣候條件下進行的。所以說因為嚴寒天氣導致德軍戰敗也是不對的。

二、天氣對雙方是公平的,德軍之所以受天氣影響大是因為後勤和綜合國力不足

事實上德國的緯度和蘇聯差不多,蘇聯的天氣不比德國冷到哪裡去,而且蘇軍中還有大量的中亞士兵,他們的家鄉不冷反而很熱,他們為什麼就不受天氣影響呢?老天對雙方是公平的,蘇聯能在嚴寒的天氣下保持戰鬥力,說明蘇聯的後勤補給能力強大且出色,德軍在天氣寒冷的情況下實力下降,主要是後勤補給能力太差,且沒有預見性,拿破崙是一個鮮明的案例,世人皆知,德國為何重蹈覆轍?倒不是不長記性,而是糟糕的後勤導致的。

歷數蘇德戰場上那些流傳已久的三大謊言

莫斯科戰役期間的閱兵

有網友會說德國是深入蘇聯,補給線長,其實這也是不加考慮的臆斷,德軍戰線的後方就是德軍的控制區,做不到就地補給說明戰果消化能力差,另外戰線距離僕從國基地也沒有那麼遠。戰爭後期蘇軍反攻深入德國境內為何就沒有出現補給問題?而且二戰蘇聯的工業基地基本轉移到烏拉爾工業區,此時蘇聯的補給線要比德國深入蘇聯境內時期的長得多。而且天氣更加考驗一個國家的綜合補給能力,打仗打得就是後勤補給,德國的後勤補給不給力怨老天爺嘍?德國的後勤補給不足恰恰說明它的綜合國力不如蘇聯,因為戰爭拼的就是國力!

謊言三,蘇聯的勝利是靠人海戰術獲得的

不可否認蘇聯的勝利犧牲是巨大的,但是其實蘇軍的戰鬥力遠比我們想象的強大,而德軍的戰鬥力主要是德粉吹出來的。

一、蘇聯傷亡巨大的原因

二戰時期蘇軍之所以傷亡慘重,主要是德軍的突然襲擊造成蘇聯百分之六十的精銳在開戰伊始便喪失殆盡。蘇聯在戰爭前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戰爭開始擴軍,初期軍隊不過五百萬,而莫斯科戰役前蘇軍損失高達兩三百萬,而且都是蘇聯的主力老兵。隨後蘇聯政府徵召大量的新兵入伍,來不及訓練就直接投入戰場,基本給德國送人頭,所以德軍的交換比打得非常好看。隨著戰爭的繼續,新兵不斷經過戰火的錘鍊,戰鬥力逐漸增強,從1944年開始德軍再也打不出好看的交換比,傷亡開始大於蘇軍。

歷數蘇德戰場上那些流傳已久的三大謊言

強大的蘇聯炮兵

蘇軍戰鬥力低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戰前的大清洗運動,蘇聯內務部消滅了蘇軍百分之八十的軍官(包括有紅色拿破崙之稱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他的大縱深理論堪稱閃電戰的鼻祖,二戰後他的理論讓整個西歐瑟瑟發抖了幾十年),軍隊的指揮體系實際已經癱瘓。歷史上如果不是蘇聯自毀長城,元首也是不敢輕易對蘇言戰的。如果雙方是正常宣戰,德軍很難在蘇聯那裡討到便宜。

歷數蘇德戰場上那些流傳已久的三大謊言

反應十次斯大林突擊的漫畫

二、蘇聯軍隊綜合戰鬥力強於德軍

即便是在戰爭形勢不妙的初期,蘇軍仍取得偉大的勝利,不僅粉碎了德軍的閃電戰,而且用事實證明蘇聯有單獨戰勝德國的潛力。莫斯科戰役蘇軍從遠東調回精銳,此戰蘇軍125萬對戰德軍180萬,在人數、飛機、火炮、坦克全面落後的情況下,蘇軍以少勝多,殲敵五十萬,擊退德軍幾百公里,一度扭轉了局勢。

在1944年後蘇聯的反攻戰役中,蘇聯的戰術戰略運用明顯高於德軍。德軍在戰初的漂亮交換比自此消失不見,傷亡人數開始超過蘇軍,尤其是十次斯大林突擊給德軍予以毀滅性的打擊,讓德軍的主力損失殆盡,再無翻盤可能,德軍無論在戰略和戰術上再也無法在蘇聯那裡討到便宜。


歷數蘇德戰場上那些流傳已久的三大謊言

蘇聯的強大和勝利是被歷時銘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