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1日說,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譚德塞在日內瓦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說,疫情的傳播程度和嚴重性令人深感擔憂,“因此我們評估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他說,過去兩週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增長了13倍,受影響國家和地區數增加了兩倍;目前114個國家和地區的確診病例累計超過11.8萬例,死亡病例達到4291例,還有數以千計的人在醫院裡為生存而戰。未來幾周內預計確診病例數、死亡人數、以及受影響國家和地區數量還將進一步攀升。


【關注】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他說:“我們以前從未見過冠狀病毒引發的大流行。我們以前也從未見過得到控制的大流行。” 他再次呼籲各國採取緊急的、積極的行動。“我們已經響亮而清楚地敲響了警鐘。”

  

譚德塞強調,將新冠肺炎疫情描述為“大流行”不會改變世衛組織對其威脅的評估,“它不會改變世衛組織正在做的事情,也不會改變各國應該做的事情”。


【關注】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3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中)出席新聞發佈會。新華社記者陳俊俠攝

  

他援引世衛組織數據說,全球114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的11.8萬例病例中,有90%集中於4個國家,其中中國和韓國疫情嚴重程度已經顯著下降。此外,有81個國家和地區仍未報告任何病例,有57個僅報告了10例或更少病例。

  

世衛組織再次敦促那些有少量病例的國家加強排查、檢測、治療、隔離、追蹤、以及動員人民,以防止出現聚集性感染甚至發展成社區傳播,而已出現社區傳播或大範圍聚集性感染的國家同樣可以扭轉趨勢。

  

【關注】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3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中)出席新聞發佈會。新華社記者陳俊俠攝


譚德塞強調:“對於許多正在應對大規模聚集性感染或社區傳播的國家來說,挑戰不在於它們能否做到這一點,而在於它們有多大意願去這樣做。”

  

他呼籲各國圍繞預防感染、拯救生命、減輕影響,採取全政府、全社會的戰略,並將這一戰略總結為充分準備、加強檢測保護和治療、減少傳播、創新和學習共四個方面。

  

他說,雖然大家都在關注“大流行”這個詞,但“讓我給你一些更重要、更可操作的詞:預防、準備、公共衛生、政治領導,最重要的是——人。我們團結在一起,冷靜地做正確的事情,保護全世界的公民,這是可行的。”


什麼是“大流行”?

  

“大流行”(pandemic)原是世衛組織對流感的定級之一。世衛組織將流感分為6級,其中最高的就是“大流行”,其定義是某種流感病毒在疫情發源地以外的至少一個國家發生了社區層面的暴發,表明病毒正在跨國蔓延。

  

從概念上講,當時的“大流行”指的是流感病毒的影響範圍,而不是疫情的嚴重程度和致死率。2009年,從美國和墨西哥暴發的甲型H1N1流感被世衛組織定性為“大流行”,曾引發不少爭議,因為這一流感雖然蔓延全球,但致死率較低,與人們印象中的嚴重傳染病不一致。

  

因此,2010年世衛組織網站給出“大流行”的簡單定義,即“一種新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傳播”。比如,流感大流行就是指新型流感病毒亞型在全球傳播,而多數人對此病毒沒有免疫力。此次,新冠肺炎成為第一個被稱為“大流行”的冠狀病毒傳染病。


【關注】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3月11日,在韓國首爾,醫護人員將一名患者從救護車轉送至醫院。新華社發(李相浩 攝)

 

目前,世衛組織已不再使用上述6級分類評估流感等傳染病,而是改為4大階段。世衛組織發言人亞沙雷維奇在2月下旬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世衛組織已不使用這套老系統,但人們還是常用“大流行”這個詞來形容傳染病的全球性傳播。

  

可見,“大流行”並非嚴格的定義而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具有操作上的彈性。譚德塞11日就表示,將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描述為“大流行”不會改變世衛組織對新冠病毒威脅的評估,這不會改變世界衛生組織正在做的事情,也不會改變各國應該做的事情。

延伸閱讀:


世衛組織總幹事:中國實現逆轉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0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近期新冠肺炎病例數下降趨勢明顯,疫情局勢實現逆轉,病毒正在退卻;國際社會應充分利用中國爭取來的“機會窗口”,儘早遏制病毒傳播。


【關注】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3月10日,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認定的最後一名痊癒出艙病人(前)走出武昌方艙醫院時,回身向送他的醫護人員敬禮。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譚德塞是在與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簽署協議時作出上述表示的。協議內容是中國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用於支持新冠肺炎防控。

“中國的經驗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現在中國的疫情正在下降,而且有顯著的下降。病毒受到重創,正在退卻。我們很高興疫情局勢有了逆轉。”


他認為,這一成果應歸功於中國政府的領導以及人民的配合。


“如果沒有來自政府的堅定承諾,沒有(人民)強有力的配合,是不可能實現的。當任何國家這樣做的時候,它們就可以控制這種病毒的暴發。這也是我們現在要對世界其他國家所說的。”


譚德塞表示,疫情之初,中國能夠迅速識別病原體並對其測序,分享病毒基因序列,這有助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為診斷以及採取防控措施做好準備。


“事實上,這幫助了國際社會向前邁進,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完成這一切的速度令人難以置信。”


譚德塞還強調:


正是武漢和湖北的大規模防控措施,為中國其他省份贏得了時間,也為世界其他地方爭取了準備時間。


得益於中國正在採取的大規模防控行動,國際社會才爭取到了一個“機會窗口”。


其他國家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機會窗口”,一旦發現病例就立即採取控制措施,儘早遏制病毒傳播。


譚德塞重申,新冠病毒傳染性很強,是一種新病毒,但仍然可以控制。“我們迄今從中國獲得的經驗是,遏制是可能的。”


譚德塞還表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要加強聯防聯控,尤其需加強區域性國際組織的協同與合作。

  

譚德塞說,國際協調機制既包括世衛組織與歐盟、非盟、東盟等區域性國際組織的合作,也需要與G20、G7以及聯合國等的全球協作。世衛組織一直在與G20領導人及衛生部長討論如何開展國際間聯防聯控,現在仍在繼續推動從G20開始試點。

  

他表示,新冠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我們必須專注於共同的敵人,而不是專注我們的分歧。這是我們需要團結起來保護自己、保護人類的時候。”


陳旭說,雖然中國在疫情防控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疫情在多國蔓延的局勢仍令人擔憂,人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中國將在做好自己的防控工作的同時,儘量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這就是我們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的原因。這是對世衛組織呼籲的回應,目的是幫助那些衛生系統薄弱的國家對抗病毒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