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東調《收岑鵬》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豫東調《收岑鵬》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戲名《收岑鵬》省去了主語,如果補進去,應該叫《鄧禹收岑鵬》。鄧禹就是生長在西漢末年,經歷了王莽篡漢腥風血雨的年代,後幫助劉秀建立東漢的開國功臣。關於他的介紹,百度一下在他的條目裡能找到幾千字:

豫東調《收岑鵬》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鄧禹(公元2年—58年),字仲華,南陽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東漢開國功臣,“雲臺二十八將”之首。王莽元鳳二年(公元15年),年方十三歲的鄧禹在熟讀詩書頗通經義之後,為了求學深造,不遠千里來到了京都長安。在長安遊學的數年間,他結識了比他年長八歲的同鄉學友劉秀,就是後來的漢光武帝。後來他竟成為光武帝建立帝業中最親信最得力的功臣,被稱為“元功之首”。從上可知,鄧禹不單是一介武夫,他通曉文韜武略,掌握用兵之道,是個漢營中搖鵝毛扇的人物。所以堪稱“雲臺二十八將”之首。

豫東調《收岑鵬》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岑鵬(公元?—35年)(其實真實的名字應該叫“岑彭”,很多豫東調的視頻字幕,真的是不瞭解歷史,很容易誤導觀眾)那麼這岑彭是何許人也?字君然,是南陽棘陽關(今河南新野縣,豫劇中取同音字叫冀陽關)人。他在王莽“新朝”時就當了官,為南陽縣長,後來降了綠林軍。在王莽所設武科場上,戰敗了同鄉一個叫馬武(前15-61年)的人,奪得了武狀元,王莽為籠絡他的人心,怕他反叛將他招為駙馬(其實是把一個丫鬟冒充公主),並委以重任,命他把守棘陽關。這出戏演繹了鄧禹用計謀把岑鵬歸順漢營的故事。當劉秀登上皇位後,岑彭被任為廷尉,行大將軍事,封舞陽侯。他參加了東漢王朝建立和鞏固過程中的所有作戰,作戰勇敢,奇計迭出,且信義素著,以德懷人,是當時極少數能獨當一面的將領,故事很多。傳說他身長九尺,面如紫玉,目若朗星,一表人才,頭頂金鳳盔,身披上黃金甲,外罩絳紅戰袍,坐駕赤兔馬,慣使一柄青龍偃月刀,有萬夫不擋之勇,活脫脫一個關公的前世!可惜在率軍進攻四川公孫述時,在成都附近,被公孫述派人刺死(詳見《後漢書》之《岑彭列傳》)。光武的兒子明帝歌頌前世功臣,在南宮雲臺閣為三十二位東漢中興名將畫像,其中二十八位是開國功臣,被稱為雲臺二十八將。岑彭、馬武也位列其中。

豫東調《收岑鵬》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老百姓瞭解那段歷史,瞭解王莽趕劉秀,瞭解鄧禹與岑彭,多是從戲曲、評書中獲得的。京劇中也有這出戏,叫《棘陽關》(一名《岑母歸漢》,或名《收岑彭》),寫岑彭奉王莽命守棘陽關(即本文之冀陽關),劉秀攻關,不能取勝,乃請岑彭表兄杜茂將岑母接至營中,馬武又擄岑妻,設計誘岑彭來追,岑母突然出面,命岑彭歸降劉秀。見《東漢演義》第四十一至四十二回。秦腔有此劇目,豫劇、河北梆子、河北絲絃、淮調都有《收岑彭》。

豫東調《收岑鵬》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京劇中還有一出與內容相連接的戲《上天台》。戲中銚期有幾句唱詞:“建武爺走南陽闖蕩四海,鬧昆陽眾文武聚首齊來。宛子城收岑彭鄧禹為帥,取洛陽搜雲臺馬武奇才。”由此引出了《取洛陽》《白蟒臺》等幾齣相關戲。

豫東調《收岑鵬》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這裡結合豫劇《收岑鵬》,對劇情做一點補充。王莽命駙馬岑鵬把守冀陽關,劉秀來攻時屢戰屢勝,殺得漢將無人出戰。此時鄧禹發現了這位將梁之才,他便想利用計謀把鄧禹收編在自己氅下,為劉秀出力。他了解到岑父為王莽所殺,岑鵬又很講孝道,完全有將岑鵬歸順漢營的可能。於是他從兩方面做了文章:一方面,命部將馬武扮成響馬,路途上將鄧禹的妻子搶到漢營;另一方面讓部將景丹男扮女裝,被鄧禹的母親收為義女,將鄧母也誑到漢營。正如鄧禹唱詞中所說:“我差馬武/把你妻搶,景丹將/誑來了/你的老孃”,如此便控制了岑鵬。

豫東調《收岑鵬》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岑鵬得知老母被搶到漢營,於是來到鄧禹駐紮的城下尋找老孃,這正中了鄧禹的圈套。下面我選的“景馬二將莫要忙”唱段,道出了他勸說岑鵬歸順的情景。“景馬”指景丹與馬武二位部將,就不用說了。開始從三綱五常、四恩四報唱起,然後唱道王莽篡朝,岑父反對遭殺害,“殺父冤仇你也不報,……塵世上你是一個不孝兒郎。”直指岑鵬的痛處。接著唱到你“反在他朝招東床”,而“王莽賊他只有一個女,許配給劉平帝坐朝陽。……你配的也是丫鬟叫梅香。……哪有那駙馬叫你當?”當眾刺傷了岑鵬的尊嚴。同時在勸說之際,也露出了他的底牌:“你要想打仗,城頭望一望,這邊是景丹將,那邊是馬子章,武科場奪過你的狀元郎。”你要想打,那是自取滅亡。最後指明岑鵬的出路:“我真心好話對你講,我勸你棄暗投明保漢王”。鄧禹的軟硬兼施的“攻心戰”取得成效,岑鵬的心理防線被攻破,不得不歸順了漢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