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地名史話“七公殿和風神廟”

高郵是水鄉,船多。過去船上沒有機械動力,行船靠的是風帆或背纖、搖櫓、划槳。無論是揚帆或撐篙、搖櫓,盼的是順風順水。所以高郵人特別是船民、漁民這些吃水上飯的人,對於傳說中的“風神”特別崇拜,風神廟的四季香火也就特別盛。從前高郵的風神廟建在運河東堤(今高郵二橋西到橋尾處),過了河便是煙波浩渺的高郵湖。

與風神廟毗鄰的是“七公殿”。據傳說,北宋年間,讀書人耿德裕在京為官,為官清廉,遭奸佞陷害。他棄官南下游歷,沿著隋煬帝時開的運河,走到高郵落腳在運河邊的風神廟,為民行醫治病。耿公在此邊讀書邊懸壺治病,其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看病不爭價錢,窮苦人沒錢看病,可以免費。夏季天熱,他在廟邊搭一涼棚,備上茶水,供路人休息消暑,深得百姓尊敬!

過去行船碰上無風或逆水,就靠人工拉縴。纖繩是用麻製作的,一頭扣在高高的桅杆上,另一頭連著纖板。有幾個人拉縴就有幾副纖板,纖板緊貼胸脯,縴夫彎腰弓身、打著赤腳,喊著號子用力蹬地,每走一步都很艱難費力。船到急灣處,纖繩需繃緊走直不能打彎。因為常刮壞岸邊的建築物,甚至於拉斷纖繩,船體失去牽引動力,會順急流倒退而下,常出事故。古語說得好:“船頭上一塊板,不是吵來就是喊”,這時岸上縴夫喊的,船上舵手水手叫的,被碰撞的船伕罵的,亂成一團。那時,高郵湖水域廣闊,白天風浪無常,夜晚又無燈光指明方向,也常出事故,這些都引起耿公的注意。

一心為窮人辦事的耿公,買來長條石和高杆,一頭裝上滑輪,穿上繩子,一頭深深地埋在河堤西邊的高處,每晚他點亮燈籠,拉上高杆,使南來北往的船上舵手,看清河面行走的船隻,減少碰撞,使高郵湖裡的漁船和運輸船,在很遠就能見到岸邊的燈光,順利地駛進風神廟北邊的萬家塘和南邊的楊家塢漁港。這些善舉使他深得船民的愛戴和感激。有趣的是,豎立在河灣處的石柱子一天到晚被纖繩千磨萬捋,磨出一道道深溝,但用不了多久,石柱上的深溝又出奇地長平了,人們都說這是一件寶物。

耿公死後,傳說七公顯靈,高杆上的紅燈徹夜不滅。這就是秦郵八景之一的“耿廟神燈”。百姓懷念他,便在風神廟旁建廟祭祀。耿公排行老七,此廟為“七公殿”。

建廟時還有段故事,就是關於“毛剎魚”的傳說。據說,為七公建廟時,恰逢冬季,天氣特別寒冷,河流、湖面全部封凍。“木匠木匠,好吃兩樣,一盤小魚,一碗辣醬。”而今凍河,魚蝦全無。建廟的工匠們也不考究,便熱火朝天地開工了,工地上到處都是刨花和木片,風一吹,一些刨花吹落在磨刀斧的水盆裡,須臾就變成了銀白色的有細鱗的小魚。大家正納悶時,主事一看,高興地說,這真是七公顯靈,刨花變成魚了。只因這種魚過去沒有見過,叫什麼名字呢?因為是刨花變的,就叫木撒子吧,後來被人們叫白了,“木撒子”被人們叫成“毛剎子”或“剎子魚”。吃毛剎子魚必先去其頭,做湯或紅燒均可,其味極其鮮美,吃時不用吐卡,是飲酒下飯的價廉物美的好菜。但不能吃它的頭,不信你試試吃頭,嚼起來沙沙響,什麼味道都沒有,就像滿嘴的木片和刨花。因為這種魚細長肉薄,很容易曬乾,產量大,成批上市時,將魚放在烈日下曝曬幹後就叫“烤子”魚(“烤”讀去聲),然後遠銷到北方,讓那裡的人們品嚐。

到了深秋時節,湖水退去,船進楊家塢或萬家塘。漁民們又開始修船、油船、補網,添置新漁具,為來年春汛做好準備。這一切都做得差不多了,由德高望重的老漁民領頭,又該做“七公會”了,這是高郵漁民每年的“保留節目”。

“七公會”隆重而熱鬧,要搭高臺大棚,設“七公”和“風神”牌位,供豬頭三牲,人們焚香叩拜,還請“香火”們(這裡的所謂“香火”,是指舊社會民間一些既會唱小戲、玩雜耍,同時又能裝神弄鬼的自由職業者)唱大戲。“香火”們敲鑼打鼓,唱的是香火調,如“大開口”、“小開口”及“漁鼓道情”等。武功雜耍有高臺上翻跟頭、豎蜻蜓、倒掛金鐘等節目。最有刺激的是香火跳神和馬披附身,表演者臉上彩畫、赤足,上衣脫去左袖,腰扎紅布帶,右手拿著一把柄上裝有兩三個鐵環的刀子,在一片鑼鼓聲中,唱著跳著舞著,用響著鐵環的刀拍打自已左膀上的三角肌處,時而向膀子噴冷水,一直拍打到膀子發紅、麻木了,突然用刀在三角肌處開一道寸把長的口子,這時鮮血直往下淌,嚇得大人小孩直伸舌頭。這時表演者用刀刮下鮮血,跑到觀看的人群中,將血一一塗在“慣寶寶”和一些來此求神的病人的額頭上。按迷信說法叫“掛紅”,是驅除晦氣、健康長壽、幸福吉祥的意思。

“七公會”結束時,眾人將“七公”和“風神”牌位歸廟,再次上香跪拜,而豬頭三牲等貢品則作為漁民聚餐的下酒菜……

不知到了何年何月,七公廟前的神燈不亮了,風神廟也被拆掉,不過耿廟神燈的記憶猶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