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紅蓮湖新區黃泥畈村民眼中的“周書記”

親民的周書記

“你們一大家人都還好吧?”

“莫出門,如果有咳嗽發燒的及時檢查治療啊”

“差不差什麼東西?登記我們去買”

“你們屋裡兩個細伢需不需要買奶粉?”

從正月初開始就有一個戴著紅袖章的幹部這樣時不時地站在大門口隔著兩三米問我爸,問完我家又去問鄰居家,有時候是清早,有時候天都黑了。他不是我們村的人,他是誰?我爸說“他是從城裡來幫助黃泥畈的大官”,以我爸的見識他也說不清具體是從哪來幹什麼的官,只知道是經常到處視察的“周書記”。

我因工作需要去鄂州市華容區紅蓮湖新區黃泥畈村委會周書記辦公室借用打印機,一進門我被那簡陋的環境暗地驚到了,辦公桌對面桌子整齊擺放著碗筷水杯水壺生抽等生活用品,挨著書櫃的長沙發上鋪著被子當做單人床,牆上掛著換洗的衣服,一看就是工作、吃住都在這不足10平方的小房間裡!

擔當的周書記

鄂州市紅蓮湖新區黃泥畈村民眼中的“周書記”


周洪林是鄂州市社會保險中心綜合三科科長,也是鄂州市藍天救援隊隊員,警情就是命令,接到通知第一時間衝到現場。現在疫情就是命令,妻子兒子都是醫務人員,疫情開始一家三口都上了一線,四十多天不敢回家,怕把感染的危險帶給家人。

如周書記所講,他來黃泥畈的職責就是八個字“指導 參謀 協調 服務”,在“黃泥畈疫情防控宣傳群”裡周書記每天早上通報最新的疫情情況,除了冰冷的數據,他還會變著法鼓勵大家堅持宅在家裡為社會做貢獻。每當有新的文件通知第一時間在群裡宣導。

得知住在街上的村民蔬菜不足,村委倡導灣裡拿出多的蔬菜捐送給街上的村民,灣裡雖然家家有菜園有存糧,這段時間村裡也會給每家發放免費蔬菜,給幼兒送奶粉米粉,給老人送雞蛋等,但還是有大量物資需要去鎮上採購回來。這個家有賢妻的大老爺們極少逛街購物,也拿著村民的各種物品需求清單費勁地去超市貨架找東西,按每家每戶分開拿齊,結賬,再寫上名字打包,從早上七八點出去到配送到最後一家回到村委通常是下午兩三點,為了安全第一時間洗澡洗完衣服已經累得不想動,然而村裡履行“零招待”未設食堂,而且其他村幹部都是本地人被喊回家吃飯了,就剩他一個人需要自給自足。用他的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簡簡單單將就著吃就行。

為民的周書記

鄂州市紅蓮湖新區黃泥畈村民眼中的“周書記”


但對於村裡的老弱病殘這些更需要關愛和幫助的弱勢群體,他沒有將就,除了自己經常上門慰問,還組織了“陽光公開”募捐活動,集眾人之力共克時艱。

村民們也立即響應議論紛紛,住在廟嶺街上的村民說“鄰居們都羨慕我們黃泥畈人,我們有村幹部來送物資,有灣裡的鄉親給我們捐菜。”

“我們在城裡社區不如黃泥畈村做得好!”

“鄉親們有情,團結拚博,共克難關,也離不開父母官的英明領導啊,領導們的一言一行,老百姓是看在眼裡的!”

“您是最好的書記,帶了好頭!”

還有村民發來感謝信感謝村委幹部、志願者和好心村民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幫他送走病逝的父親。

無私的周書記

鄂州市紅蓮湖新區黃泥畈村民眼中的“周書記”


面對這些誇獎和感激,周書記回覆說“你們的羅書記和全體村幹部才是黃泥畈的中流砥柱!特別是朱貴香同志任勞任怨,黃泥畈的鄉親也特別淳樸,守望相助!”羅書記也表示:是我們的鄉親有大愛精神,體現了黃畈人民精誠團結,熱於奉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說心內話我看到了黃畈村的未來,有這樣的鄉親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為人民服務呢?即使前面有千條猛虎我們也要帶著大家往前衝。

這就是村民由衷稱讚的黃泥畈領導班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齊心協力勇於擔當。

周書記一邊組織疫情防控,一邊籌備著疫情過後的復工復產,村裡養殖戶需要進魚苗買飼料,種植戶需要買種子進肥料,他去鎮上想辦法打通運輸渠道;年輕人急著外出務工,他寬慰要安心等待並且第一時間提醒大家去“湖北健康碼”每日打卡。在為這一切奔波時他全然忘記自己去年協調土地徵收時摔斷過三根肋骨至今還綁著束腹帶!

這就是黃泥畈的第一書記周洪林,從去年六月來到黃泥畈至今,他在以實際行動帶領全體村幹部守初心、履職責、擔使命、勤勉敬業。這個世界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願神州大地,山河無恙,所盼皆所願,所求皆所期!待到春暖花開時,眾生漫步花海,舉杯同慶江山如畫!

黃泥畈村四組村民胡元發有感而發,賦詩一首:周當村官真周到,書生正氣瘟窮逃。記恨災難與人禍,

棒擊惡頭很狠敲。(汪慶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