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象机器人李远明:未来车库停车的大部分工作应由机器人去完成

近日,由天使翼主办的“2019光谷科创赋能成果转化·追光演讲”活动圆满落幕。活动中,德国海归、知名自动化专家、智象机器人创始人李远明给大家带来《机器人服务城市进化》的主题分享,以下由李远明演讲文字速录整理,略有删减。

智象机器人李远明:未来车库停车的大部分工作应由机器人去完成

人工智能是为了让环境更优美、让我们接受良好的文化熏陶,更好地看电影、更好地欣赏世界,更好地享受人生——李远明

少年时的梦想——科学家

我个人少年梦想是做科学家,我对科研非常感兴趣,对汽车也比较钟爱。刚好留学的地方是汽车的故乡。我1994年去德国,在德国一家公司工作了四年。这家公司跟我个人性格比较像,它会做很多科研课题,其中做了很多仿真的机器人的课题,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颇丰。

智象机器人李远明:未来车库停车的大部分工作应由机器人去完成

梦想照进现实

我们的团队主要从事科研工作包括机器人,军事科研课题。我对人工智能城市的想法很具体。

吃饭 民以食为天,以家庭为单位的饮食习惯会弱化,大食堂会更有力环境保护,数据显示了85%做饭过程被认为浪费。吃饭来讲会走向真正的智能化,人工可以参与,通过网络把个人意愿加进去,在终端上把这个数据点进去,就得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正餐。

居家 从家务的清洁开始,窗户、地板、家具等等。将来养老也可以居家养老,通过机器人把你的服务做好,最后可能做到更高档一点就是看护。

工业 大规模的生产工艺实现机器人的生产非常广泛,比如汽车行业、电子行业等等已实现大规模人工智能化。相反,小规模单件生产的实现人工智能的很难,因为成本很高,机器人的造价会变得很高,我们计划通过停车机器人延伸出来一些工厂用的小规模单件生产的机器人,真正的能实现工厂的无人化。因为无论欧洲还是中国,实际上95%以上的都是小企业,要真正实现把人解放出来的工业机器人。

智象机器人李远明:未来车库停车的大部分工作应由机器人去完成

停车概念

停车很难,经常看见有很多车位,但是司机停不进去。我们就想用完全自动化的方法来把司机解放出来,比如说我把车丢在非常宽广的区域,剩下的工作机器人来完成,这个是我们做的第一个库,有14米宽,你把车丢这14米宽的范围就可以了,剩下的工作机器人会完成。因为这个位置很宽敞,它不会引起冲突,所以这样就把我们的停车工作交给机器人做,这是我们当时的一个创意的概念。

智象机器人李远明:未来车库停车的大部分工作应由机器人去完成

停车靠“抢”!车位缺口超过6500万个!

停车难己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

开车只需十分钟,停车花了半小时,医院、小区等热门区域停车,基本靠“抢”入位难,出位更难。机动车保有量跳跃式增长,城市停车位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

停车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特别是重庆、上海、深圳这些地方真的困难,同时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车位的缺口超过6500万个,如果算10万块钱一个车位,那就是6.5万亿,市场规模很大。

停车体验差:立体车库内事故频发,适用车型有限,司机入位困难 。

选址难:在中心城区,很难有合适的用地用于公共停车场建设。

使用率低:停车资源未共享或设备维保不当等原因,大量车位处于闲置状态。

智象机器人李远明:未来车库停车的大部分工作应由机器人去完成

将任意停放的车辆安全高效地送到指定的停车位

智象智能停车系统已经实现:驾驶员将车辆驶入指定停车区域、下车,然后只需点击智能手机就可以将车送到停车位——停车过程无需驾驶员。取车时,驾驶员可以预约取车,车辆会以相同的方式返回至取车区域。车辆无需做任何改造或加装其他技术。

智象机器人李远明:未来车库停车的大部分工作应由机器人去完成

停车时,司机驶入宽敞的车库停车区域即可随意停车、熄火

智象机器人李远明:未来车库停车的大部分工作应由机器人去完成


下车后用手机APP或现场人机交互界面确认后即可离开

完成停车动作,实现傻瓜型随意停车

智象机器人李远明:未来车库停车的大部分工作应由机器人去完成

随后机器人便可在视觉及雷达系统的引导下

准确定位并抓取车辆

最后将车辆存放在指定的泊车位上

智象机器人李远明:未来车库停车的大部分工作应由机器人去完成

取车时,通过手机APP预约

系统得到预约指令

机器人将泊车位上的车辆准确取出

并放置于取车区域内

司机到达后即可直接开走

智象机器人李远明:未来车库停车的大部分工作应由机器人去完成

智象机器人李远明:未来车库停车的大部分工作应由机器人去完成

智象智能停车系统的优势

智象机器人李远明:未来车库停车的大部分工作应由机器人去完成

1、指定区域内存取车,停车方式简单

避免了找车位、找车的困扰,停取时间大幅缩短。单部机器人存车动作节拍小于40秒,多部机器人同时协作,存取节拍可以少于5秒。

2、对交通影响小

机器人系统完成停取车动作,24小时后台监控保证车辆提升过程安全可靠。

解决停车带来的交通堵塞,改善市容,整合充电桩、汽车保养等功能。

3、打造新型城市停车综合体

空间利用率高,节约土地资源。原土地使用功能不受影响,选址难度,建设成本大幅降低。

4、5G时代解决自动驾驶最后一公里的方案

戴姆勒和博世共同开发自动泊车服务,为全球首例正式获准投入日常使用的全自动无人驾驶泊车功能(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自动驾驶分级标准L4级别),整个过程基于博世提供的智能停车场基础设施与梅赛德斯-奔驰车辆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

下一步计划通过我们团队的技术把无人驾驶在自动泊车领域的难度降下来,研究如何跟无人驾驶对接,如何搭建共享汽车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