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寫的書法,自己覺得一般,但其他人覺得寫得不錯?

秦懷瑟


首先,可能題主的問題全意是:自己寫的書法,自己覺得一般,其它人覺得不錯,是為什麼呢?

道理簡單:角度與高度的不同。

作者是從自己角度,用高水平的審視視覺在審視自己的作品,總覺得欠缺些什麼,有不盡意之處,說明作者自身的欣賞慾望在深化。從而對作品的要求層次向上。

其它人屬觀賞者,他們也是從自身的欣賞標準與對書法的認知角度,在評價:比自己寫得好的書法,就是“不錯”!這裡的“不錯”是讚揚的評價,而非對與錯之意。

因此,角度不同,高度不同,認知點也就不同。(分享今日發抖音之習作:山外山)



s雲鵬





用戶名秋天的紅葉


為什麼自己的書法覺得不好,但別人感覺不錯。為何?

證明自己謙虛,不滿足自己的書法作品,這是一種自我否定,屬於自己的進步,符合否定之否定辯證法,另外自己的眼光高,總有一種進取的本能。故強烈要求自己繼續砥礪。

再就是自己的自信力不足,自卑感,形成消極的狀態,極端化,悲喜無常,沒有理性的學書理念,總有不盡人意。

因此兩種心理,一則謙和過之於己,一則信心不足於己。兩種極端都不可取。應該充滿自信又有謙虛了掌自己的水平。有幾何?

別人說不錯。皆有兩種,一是你的作品的確不錯,具有美妙,一是你的作品欣賞者水平低而讚譽。

一種常識,當你剛剛書寫完成一幅作品,都有的體驗,即可否定,因為寫作平,總有自己尋覓自己的弱點,不去審視整體佈局,揪著點滴瑕疵而傷神。故誇大化思維,往往直接否定自己的作品。而當過去很長時間後,彷彿有了興奮,發覺自己的不滿意的作品,不錯。這就是心理作用,這次欣賞的是優點而不是缺失,是整體化判斷好孬。不是從小處求毛挑刺。故有了真相,雖有殘缺,但終究作品沒有十全十美。

追求一絲不苟,認真對待自己的作品,是應該的。但是極端過分,有失興趣的培養,失缺自己的積極性與盎然性。

淺顯理解,參考。



狂喜淡墨a


這是個充滿感情色彩又頗具普遍性的話題。我想,出現這種問題(現象)主要有以下四點原因。


(一)自戀與自惡,是自我評判意識的兩個極端。像這種情況,可能會是“自惡”的表現,比如題主是一個高度的理想主義者,凡事渴求完美,眼中永遠只有瑕疵,自己的作品總是不自覺地拿去同王義之、米芾、董其昌那樣的大家去比,永遠只會覺得自己是“渣渣”。自戀者則又剛好相反,他永遠只看到自已的優長,忽視自身的不足,以己之長量人之短,老子天下第一,甚至視經典為糞土。

(二)觀賞者的書學水平真的不如你。真正深度瞭解作品的肯定是作者本人,你對自己的缺點心知肚明,但別人未必真看深看,他的水平確實不如你,你的瑕疵在他看來也可能望塵莫及的,因此他所看到的,是好筆力,好俊的結字,好美的章法!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

(三)書友只是肯定作品中好的一面,對作品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禮貌的隱藏。說到底就是善意的鼓勵,或者說是虛情的讚揚。書法圈裡有一萬個人,可能就有一萬種“為人處事”,每位書友都有自己交流溝通的方式態度。對待別人的表揚,可以心存感念,但決不能飄飄然,失了自知之明。因此,很多書友更希望聽到真誠的批評。

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抱庸詩書


書法是一種修煉。是一種個人心境得昇華。在追求虛假的名譽背後好多高手在民間。這些人民間高手就是立地成佛的代表。也是心靈締造成功者。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的字不好看時,是意識到自己在進步。恭喜你!千萬邯鄲學步,一葉障目。用停止的眼光固封自己的進步的空間。

橫看成嶺側成峰。你的作品別人看起來不錯原因有幾方面:

一是你寫的確實可以。得到的正面誇獎和肯定。

二是別人不想打消你的積極性故意說好聽的

三是你作品的受眾者是井底之蛙

總之,藝無止境。書法也一樣。書法想要一覽眾山小絕對是一種境界。





縱情山水10


這叫: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捂臉][捂臉][捂臉][捂臉][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黔之春


關於這個問題,前面很多人從書法審美不同等角度進行了解答,在此不重複,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解答:

關於書法評論,要聽懂話外音!

舉例說明:

1、比如你寫了一件歐楷作品,請人家點評,人家說:不錯,筆法靈動,結體平穩。

請問,這是表揚嗎?歐楷以筆法嚴謹、結體險峻著稱,上面的話等於說:你筆法欠沉穩,結體過於平正。你再好好練吧!

2、再比如人家評論你的作品:不拘一格,獨具特色!

請問,這又是表揚嗎?人家的潛臺詞是:你根基不穩,基礎不牢,好好臨帖吧!

3、再舉個啟功先生鑑定文物的例子。某次他鑑定一件書法文物的真偽,鑑定文章中對作品大加讚揚,認為水平很高。

請問,他這是什麼意思?人家對作品的藝術性大加讚揚,就是不提真偽,顯然他心裡認定這是一件偽作。作品真偽與水平高低無關。

4、再來看一看啟功最著名的蘭亭論辯的文章吧。蘭亭論辯中,郭沫若讓啟功寫一篇附和他的文章。可這違背了啟功的初心啊,怎麼辦?你看人家是怎麼寫的:

“讀了郭沫若同志論蘭亭的文章,從書法風格、佛家或道家思想等方面來證明蘭亭不是出於王羲之之手,證據分明,無需重述。給我的啟發是很大的。”

哈哈,人家都說啟功“圓滑”,他確實是個老好人。郭先生說是假的,這給了我啟發啊,那我也認為是假的。

所以,聽人家對你的評論,一定要認真分析,切莫把人家的諷刺和批評當成了讚揚。

忽然想起了上海胡傳海先生說,某次有人當面恭維河北王厚祥為“當代草聖”,王推辭一番後竟欣欣然接受了。

哈哈,“草聖”先生,你要分清這是“補藥”還是“瀉藥”喲。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因為大家"眼高手低"嘛!注意我這裡的"眼高手低"並不是貶義詞,只是陳述一個客觀的事實。即,我們的欣賞水平一般會比自己的書寫水平高一些,自己覺得不好,別人覺得好,說明你的書寫水平略高於他的欣賞水平。

下面的圖片是我在學校圖書館裡拍的,不是我寫的,我的水平還差得遠。






笑書神俠硬筆書法


寫書法的人,天天跟墨水打交道、和同行交流學習,耳濡目染,眼界自然就高,眼界高,但手上功夫還沒有跟上來,自然就眼高手低,也就覺得自己的字不太好看。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一部作品大家都認可,能夠達到雅俗共賞,那就是精品,每位書家追求的目標。



詹順清書法


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到底為什麼了,原因也是多個方面的。

其一,自己寫的東西,自己看著一般般,別人卻比較喜歡,原因在於大多數確實不會,看到寫的漂亮的,就認為是好書法讚口不絕。

其二,本來自己寫的也不錯,別人看了也不把不好的地方指出來,都會非常恭敬的說書法寫的好,這也是普遍存在的。

其三,自己的水平確實可以,欣賞之人也是內行,看到你的作品確實高於自己,不由心生完美,說這字寫的真漂亮。或者說這書法真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