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常考考點分析及講解:類平拋運動相關概念(19題)

19.(2019年全國卷Ⅱ)如圖(a),在跳臺滑雪比賽中,運動員在空中滑翔時身體的姿態會影響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離。某運動員先後兩次從同一跳臺起跳,每次都從離開跳臺開始計時,用v表示他在豎直方向的速度,其v-t圖像如圖(b)所示,t1和t2是他落在傾斜雪道上的時刻。則

高考物理常考考點分析及講解:類平拋運動相關概念(19題)

高考題

A.第二次滑翔過程中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

B.第二次滑翔過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

C.第二次滑翔過程中在豎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大

D.豎直方向速度大小為v1時,第二次滑翔在豎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

【分析】:

1.難易程度:中等題;

2.分 值:6分;

3.考察知識點:類平拋運動、v-t圖像;

4.所屬教材:必修二;

5.知識範圍:力學;

6.解題方法:圖像法。

本題屬於中等題,2019年全國卷Ⅱ理綜卷物理題目中稍有難度的一道題,學生認真答題基本上都能夠解答。本題是多選題,至少有兩個選項是正確的,做題過程中要注意這一點哦。

本題中,根據題意可知,是一道關於"類平拋運動、v-t圖像"的題目,最終結合ABCD選項判斷正確的答案。

在解答本體的過程中有幾點要注意,第一點:仔細看圖像(一個運動軌跡圖像,另一個v-t圖像),從v-t圖像中瞭解兩次運動過程中豎直方向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第二點:知道從v-t圖像的斜率、與t軸的面積等的物理意義。

對以上兩點的觀察和分析研究,有助於判斷ABCD四個選項,找對方法能夠簡化判斷過程

【解答過程】:

根據題意,結合運動軌跡圖像及V-t圖像分別判斷四個選項:

A: V-t圖像中,V-t圖線與t軸形成的面的面積為豎直方向上運動的位移。根據V-t圖像,比較容易判斷,第一次的面積小於第二次的面積,即第一次豎直方向的位移小於第二次豎直方向的位移。因此,A選項錯誤。

B:根據運動軌跡圖像可知,運動員兩次從同一跳臺起跳,運動員離開跳臺時水平方向的速度相同,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由時間確定。第一次的時間小於第二次的時間,因此第一次水平方向的位移小於第二次水平方向的位移。B選項正確。

C:根據v-t圖像可知,相同的時間內,第一次豎直方向的速度變化量大於第二次,即第一次豎直方向的平均加速度大於第二次加速度。C選項錯誤。

D:豎直方向的速度為V1時,根據V-t圖線的斜率(斜率大小等於加速度大小)可知,第一次豎直方向的加速度大於第二次豎直方向的加速度。

高考物理常考考點分析及講解:類平拋運動相關概念(19題)

第一次豎直方向的加速度大於第二次豎直方向的加速度。因此,第一次豎直方向的阻力小於第二次豎直方向的阻力。D選項正確。

因此,在這道題中選擇BD兩個答案。

【答案】:BD

【總體評價】:

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類平拋運動。V-t圖像"知識點的中等應用,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在做這道題的過程中仔細認真的獲取題目及圖像中的相關信息,同時利用好圖像法等一些物理方法,大部分學生還是能夠成功解答的。

回頭看2018年全國卷2理綜物理部分選擇題中也有一道題考察"v-t圖像"的相關知識點,也是19題,難度也不低。

運動(直線運動、曲線運動)相關的內容是必修一、二的重點內容之一,每年的高考題選擇題中會有一至兩道題。同時,運動相關的內容還經常跟別的知識點一併出現在題目裡面,考察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在學習中運動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加強重視,如果掌握好了,能夠將中等及較難類型的相關題目都能解決,如果掌握的一般,還是能夠可以解決中等題。所以此類知識點必須要學習,認真學習,學多學少都不要緊,只要學會了一些你不會吃虧的。運動相關知識點也是個得分點,值得認真學習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