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Future Space開篇

在不確定的動態世界裡做確定的事。

2020年,銳裘與「胖鯨」聯合推出《Future Space》欄目。我們以「空間」作為起點,從“創新技術”與“人文關懷”兩大命題出發,多維度發現空間與社會、商業發展的關係,探索商業世界的另一面。


為什麼是我們?

在去年底,我便與「胖鯨」確立了欄目合作。

銳裘公眾號成立兩年有餘。除了觀察商業零售的發展和模式創新,“空間”這個話題經常會被提及,無論是商業空間,還是公共空間。

我認為,空間就是載體,它連接人與物,人與人、人與社會。

而商業空間的魅力,並不僅限於消費與交易,而是承載了人、物、社會連接後的商業價值,從而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夙願。

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Future Space開篇

成都的開放式商業街區

2019年末,銳裘對「商業空間」的探索,做了次試水。

我們完成了一部實驗性的專訪特輯:《商業空間新機遇》。在四篇內容裡,我們從品牌、空間運營、第三方機構、市場消費者等角度,分別與行業上下游的專家對談,為探索“商業空間”起了個頭。

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Future Space開篇

我們與好夥伴「那行零度空間」合作,完成了對商業空間的初探

另一頭,已成立7年的營銷媒體平臺「胖鯨」則剛剛成功舉辦了《未來品牌The Brand of the Future》2020年年度品牌榜單評選。

什麼是「未來品牌」?胖鯨給出了它的定義:未來品牌非常清楚自己存在的目的/價值,並擁有很強的經驗和執行力去達成自己的目標。

被提名的優秀品牌會根據以下7大維度而決定,包括:

明確堅定的願景和價值觀、建立強情感鏈接、注重順暢整合的體驗、令人類生活更「美」「好」、差異化與獨特性、有重新定義品類的驅動力、可持續價值。

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Future Space開篇

點擊圖片,瞭解更多胖鯨關於「未來品牌」的解讀

經過和胖鯨CEO Ryan的多次交流,我們都對「商業空間」有了全新的思考,也堅定了自己深耕空間探索的信念:

我們認為,符合未來期待的「空間」應具備:

  • 商業性:一個優秀的商業品牌,經營模式離不開線下場景,即需要“空間”;
  • 創新延展性:在面對動態變化的時代,空間如何保持與時俱進,以提供個體、品牌、社會更多價值?
  • 社會人文性:除了交易,空間還將解決人類什麼需求?
  • 好奇心:一個優秀空間的落地,背後體現的是人類對未知的探索

最終,一場探討關於“未來空間模樣的”想法孕育而生:Future Space 未來空間。


為什麼是現在?

疫情之下,為什麼還要聊“空間”?

這是文章的標題,也是我和Ryan在過年期間一直在想的問題。經濟復甦一定會來到,只是復甦的時間還未知,中間必將會遇到種種挑戰。

唯一肯定的是,科技、產業發展是不可逆的。創新科技推動商業空間體效率的不斷提升,也為用戶創造新的消費體驗

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Future Space開篇

Nike 上海001


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Future Space開篇

Amazon Go

那些社會中最底層的邏輯與訴求也不會被輕易打破。例如,人們群聚的天性,和對美好生活的追尋。而這當中,幫助人與他人、社會產生交流、情感共鳴的載體,便是城市中承擔各個功能的“空間”。

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Future Space開篇

上海的濱江城市空間

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Future Space開篇

東京的商業街

在疫情期間,短期的被迫隔離並沒有完全打亂人們的基本生活。

數據和技術所架接起來“雲端空間”被徹底釋放出來:供應鏈數字化、O2O到家業務的廣度與速度、電商直播、VR/AR技術場景使用、人工智能的應用、還有即將到來的5G時代……

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Future Space開篇

在這些創新科技的帶動下,“空間”一詞正在被重新定義。

除了在前端的實體商業世界,還有埋藏在後端的供應鏈世界、被人類搭建出來的雲端虛擬世界。三種空間場景引發的一場立方米與字節融合的空間革命,正在悄然發生。

這樣,探討“未來空間”的廣度,就變得更為立體。在這場空間變革中,創造、使用空間的主角,始終是“人”。


下一步,我們怎麼做?

值得一提的是,欄目被命名為「Future Space」,並不是為了預測未來。欄目以當下正在發生的空間案例為單位,儘可能網羅全球優質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從中發現共性,窺探未來空間可發展的路徑。

A. 讓“空間”突破物理界限

「空間」的形態不能設限,不論是看得見的,還是看不見的,這也讓“探索”有更多想象力。

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Future Space開篇

B. 關注空間的“理性”與“感性”

「空間」的魅力在於,它可以既擁有“技術創新”的理性因子,又能蘊含“人文情懷”的情感表達。

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Future Space開篇

我們將這兩大命題出發,從經營哲學、創新技術,設計美學、城市社會學等維度對空間案例進行呈現,你也許可以通過空間案例來思考這些話題:


願景:打造一本關於“未來空間”的Guide Book

進入2020年3月,上海等重點城市的商業復市率已接近100%。但可預見的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實體商業如何共同走出陰霾”,都將是行業持久性的命題。

我們希望借「Future Space」這檔欄目,陪伴並見證商業、經濟的復甦與再次騰飛,幫助行業為更長期的事情做準備,也對未來的美好生活懷有一份信心。

-首篇空間案例預告:

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Future Space開篇

-「FS同行者」徵集中:

我們希望聚攏一批散落在各地的空間同好,發現“美好空間”。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提交申請,完成初步信息申請後,與我們暢聊空間在未來的想象。

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Future Space開篇

透過“空間”,一起探索世界之大;

透過“空間”,一起發現身邊之美。

-欄目共創請聯繫:

Olivia Zhang

Email:[email protected]

疫情之後,為什麼還要談“商業空間”?| Future Space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