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芬蘭篇起於周軼君參觀芬蘭的一所學校,這名老師將會給孩子講述:時間,年齡這一主題。

這是一節現象課,老師會穿插著各個領域的知識進行講授。

在視頻的開始,這並非是重點。

同樣,這也並非是我文章初始想要表達的。

人們瞭解芬蘭的教育,大多在於它的平等,自由,尊重,當然這也是這篇文章要表述的。

我覺得視頻的最後才是點睛的部分,看很多人寫芬蘭的文章,是沒有寫到這個內容。這相當於一個大廚想要做一味美味的菜餚,發現油鹽醬醋準備齊全之後,最後卻發現居然沒有菜。

點睛的部分在視頻的最後,當然我也會在最後暗合她。

1:自由

自由之於兒童,就像亮光之於眼睛空氣之於肺腑愛情之於心靈。

芬蘭的孩子們,上課十分自由。上課的鈴聲是悅耳的音樂,歌曲類型或古典,或流行,或搖滾。從每天的上學開始,給孩子們悅耳的享受。

孩子們不用統一著裝,可以穿著喜歡的衣服,孩子們成群結伴跳著舞蹈,唱著歌,進入教室。

芬蘭教育的自由體現在課堂之上。在教室裡,他們不用揹著小手,腰板挺直的坐著聽老師一板一眼的講課,而是他們可以脫掉不舒服的鞋子: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還可以聽課的同時吃著一點小零食: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小朋友喜歡帶著帽子上課,也挺可愛的: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當然在課間休息的時候,也可以趴著,躺著,以自己舒服的姿勢: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自由不僅僅體現在他們的課堂上,還體現在他們的生活觀。

在這部片子的後面,周軼君走進了一個位於北極圈的馴鹿家庭,他們並沒有遠大的理想,要在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生存。

他們的家族已經在北極圈生活了18個世紀之多。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周軼君問他什麼時候會去赫爾辛基一次。

男主人回答:十年一次。

因為他覺得人太多了。

而他們的孩子也要留在北極圈生活。這個孩子說:要照顧馴鹿。

就像要照顧她的孩子一樣。

這種生活方式對他們來說,最好的是:自由。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2:平等

芬蘭的學生,三年級四年級是沒有考試的。這是因為,他們不鼓勵競爭,他們想要做的是避免競爭。

四年級,他們才有課外作業。完成得好的孩子,還能拿到“免作業卡片”。下次他不想寫作業的時候,用這個卡片就可以了。

當然,他們的老師不會告訴他們的父母。她說:這是孩子自己的責任。

他們關注的是:如何學習。如何搭檔學習,如何團隊合作。和在任務之中產生的責任感。

李驥志是一名常駐芬蘭的記者,他對芬蘭的評價是:

芬蘭這個社會是安靜的,大家的內心也是安靜的。沒那麼多競爭,大家也不會攀比。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他們不會比大學畢業之後,誰的財富更多,誰更有地位,他們比較的是誰更有品味,誰更有教養。

在他們看來,成功是這樣的:

這裡沒有成功,如果你有一份工作,有一個妻子,有點錢,你已經算是成功的了。旁邊的一個小孩補充道: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好,是平等的,沒有人是最好的。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芬蘭的學校,沒有人是最好的。

他可能數學不太擅長,但是他善良。他可能語文不好,但是他善於合作。

發現每個人的閃光處,在芬蘭叫積極教育。

芬蘭學校的校長要和學生一起在食堂排隊吃免費午餐;校長認為,這是芬蘭教育系統的秘密武器。他說:你是校長,你也要排隊。

在談到教育時,校長覺得芬蘭學生的生活過於輕鬆,他們可以看電視,他們可以打遊戲。於是產生了自己的疑問:既然體育中有競賽,為什麼教育中不能比賽呢?

在芬蘭學校中,老師不必知道他們的學生家庭的經濟情況,他們的父母從事什麼工作,也無論他們的學生來自於哪個國家,全部都是一視同仁的對待。

他們更沒有專門針對富人的學校。

因為他們教的是孩子。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學校,教師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打扮自己: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芬蘭,他們的學校都是精心設計的,你可以去讀大學,也可以讀職業學校,也可以邊讀書邊工作。

任何工作在芬蘭都是好工作。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考上大學,父母也不會擔心。

憤怒的小鳥聯合創始人更是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問芬蘭哪所學校最好,那就是離你最近的那一所。

就像她說的那樣,學生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學校與學校之間也是平等的。無論是赫爾辛基的學校還是北極圈的學校,他們獲得的政府資源,都是平等的。

不同的只是課程的內容和特色。

3:重視孩子

芬蘭特別重視孩子。在過去80年裡,芬蘭政府會為每個新生兒準備一個免費的“百寶箱”,裡面有新生兒需要的各種東西。

而且,政府每年都會給他們的百寶箱升級。讓家長感到被關心。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媽媽因為生寶寶不能上班,產假長達3年。前三個月可以領取全額的工資,接下來的時間,每個月可以領取80%的工資,一直到孩子3歲。

北京人張宇飛,1990年來到芬蘭,在芬蘭成家立業,因為6歲的女兒不願意做數學題,彈了一下女兒的腦門,結果被老師報告給兒童保護部門,被相關部門約談了三到四次,每次被約談兩三個小時。

在芬蘭,任何暴力行為和語言都是不允許的。這件事的背後是芬蘭社會的平等理念,更重要的是芬蘭社會對孩子的重視。

4:有邊界,不縱容

芬蘭的父母要讓孩子清楚自己的邊界與角色。他們既不是東方式的權威家長,也不用假裝好萊塢一樣和孩子做好朋友。

他們對於表達愛,更像東方人一樣含蓄。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他們是幫助孩子生存的人。

在個富爸爸家裡,14歲的兒子要一雙喬丹的運動鞋,爸爸並不會直接給他買。而是讓他自己去打工掙錢。

孩子在工作中,知道了賺錢並不容易,他會抱怨辛苦,他會抱怨老闆不認真培訓,他的爸爸就會告訴他:如果站在老闆的角度,你會怎麼去想。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談到中國和芬蘭的教育時,他說道:中國缺少的是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芬蘭教會了學生很多的常識教育,這是才其他國家少見的。

5:創造性

憤怒的小鳥創始人說:芬蘭的教育,老師不是在教孩子,而是孩子們在學習。

芬蘭教育的創造性來自哪裡呢?

為了學習顏色,可以去森林中,孩子們自己去感受和發現。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課外興趣班,孩子們為空難倖存者設計建築。他們需要通過自己學習如何黏貼不同的材料,學會掌握平衡等知識來完成設計。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芬蘭有很多的博物館,小孩子可以在博物館感受美的存在。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6:不貼標籤

在芬蘭,學校對教師的要求非常嚴格。海門林納師範學院,相當於教師的西點軍校,關心孩子、關心他人、不標籤人、不貶低人等是報考教師必備必測的價值觀之一。

同時,芬蘭的教師的晉升與我們也有所不同,他們不必面對上級的檢查。他們得以專心的設計自己的課程,到他們工作年滿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的時候,會自動獲得加薪。他們沒有職稱,所有人之間都是平等的。

等級制度在他們那裡,是行不通的。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芬蘭教師不會貶低人。

從不會說你這方面不行,這方面不行。也不會說你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

如果一個人不擅長數學,我們國家的很多老師可能會說他需要回家補課,或者說他沒有這方面的天賦,邏輯思維能力差。

而芬蘭的老師,他們會反思,到底是自己哪裡教的不好。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如果這個孩子喜歡小汽車,他們會用小汽車來教他數學。喜歡樂高,他們會用樂高教。而且還還去雜貨店,悄悄地把數學,引入到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中去,然後數學就會成為他們擅長的。

因為我們相信他們本來就擅長。一名老師說。

在芬蘭,即使不擅長某門學科,孩子們依然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他不擅長語文,但是會發現他的正直,善良。

因為正直、有創造力、有雄心、善良、擅長合作、毅力、好奇心、同情心、愛等品格,才是芬蘭教育最重視的部分。

在芬蘭的一所學校中,他們的學生來自二十五個國家,這些學生會二十七種語言。

老師會讓他們每個學生廣播自己的語言,這樣他們的朋友就會覺得你可以做到我不能做的事情。

讓學生們感到驕傲,讓他們感受到是學校的一份子,沒有標籤,沒有有色種群的歧視。

7: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文章的開頭我寫道,周軼君參觀芬蘭的一所學校,老師講述的內容是:時間,年齡。

老師帶著孩子們去了老年服務中心,每一個孩子都要畫一副人像畫。看到旁邊的一位女士認真的塗寫,周軼君和她交流起來。這名老年人說她從沒有學過畫畫,但是喜歡畫畫。

孩子們的老師則說:每個人都可以畫畫,因為這些畫不是為了競爭。所以他們可以用更有創意的方式去看待,可以在紙上自由的表達自己。

這個時候的周軼君已經控制不住自己。

芬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平等,自由,尊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她哭泣著說:我們總是被說,你這個不行那個做不好。你不能做到這個那個。

經過了調整之後,她說:這位女士跟我說她從來沒有學過畫畫。只是喜歡畫畫,人生中有這麼一個愛好你永遠不會孤單,孤獨。

最後她開始明白為了你的生活而學習的意義。

周軼君最後問兩名小朋友,你們怎麼看待時間,年齡和你自己。

這兩名小朋友都說不知道怎麼解釋這個內容。他們學到的是知道他們空閒時間在做什麼,他們怎麼生活,他們有多大的年紀。他們什麼時候出生等等。

他們的老師說:

將來發生的情況是,他們在未來不會記得我講的任何一堂數學課,或者我的任何一堂科學課。但是他們會記住的,到了九年級他們會記住的是這個項目。

他們會記得與這些老人的對話,瞭解自己是誰很重要,但是你身邊誰也沒有的話,你什麼也不是。

我認為人生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對話。

其實芬蘭社會,學校的平等,競爭,自由,尊重,歸根到底都是隸屬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幸福這一話題。

阿德勒說我們活在共同體中,這個共同體的最小單位是兩個人。我們之所以有煩惱,不幸福,是來源於人際關係的煩惱。

人際關係的煩惱是什麼呢?比如:

朋友發了大財,我月薪依然五千,我眼紅嫉妒。

朋友當了處長,我內心不舒服,不能祝福他,因為我還是科員。

朋友考試考了100分,我才考了80分,我沒有他強。

所以,假設兩個小朋友在學校時是很好的朋友。在畢業之後的若干年。

一個人當了集團董事長,另外一個人是普普通通的技術工人。在中國,可能當工人的由於自卑,或者嫉妒不會主動跟董事長聯繫,當董事長的覺得自己高高在上,看不起工人,友誼可能中斷。

而在芬蘭,由於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技術工人不會覺得集團董事長高高在上,倆人依舊會一起散步,談心。他們之間依然是很好的朋友,他們是幸福的。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和諧的。

8:總結

芬蘭社會的人口稀少,高福利保障,還有他們的社會環境,保證了他們可以推行平等的免費的教育。

在芬蘭,他們的孩子是自由的輕鬆的,他們沒有繁重的課業負擔,這是他們的國情背景所能決定的。

每個國家的國情都是不同的,不是說每種教育都是完美無缺,就像芬蘭那所學校的校長,他也發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麼不能在學校引入競爭呢?

但是看到更多的教育,看到其他國家是怎麼做的。至少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反思,一些能夠讓我們學習的地方,就再好不過了。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拉起小手陪你走,或者掃碼關注以下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