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讓孩子寫字既好又快?

怎麼讓孩子寫字既好又快?

怎麼讓孩子寫字既好又快?


2019-03-12 10:06:10

吉 峰

孩子寫字既好又快,不僅是家長的期望,也是孩子自己的願望。可有的孩子的字是既寫不好,又不快,這使得孩子和家長倍感苦惱。

一.字寫的好不好,大體是:

1.正確。所謂正確,也就是形要周全。不能缺胳膊少腿,也不能畫蛇添足;多一筆,少一畫,隨隨便便,寫成錯字,也就瞎子點燈,白費蠟了。

2.端莊。所謂端莊,也就是端正莊重。寫出來的字就如同人一樣,要站如松,坐如鐘,走如風。既要有云水風度,又要有松柏精神。外有其表,內有氣質。橫不平,豎不直,撇捺拘謹侷促,如奴似婢;橫七豎八,東倒西歪,鬆鬆垮垮,就像一個行為隨意大調、精神萎靡不振的人一樣……,自然是不好看了。

3.整潔。所謂整潔,也就是字跡清晰工整,版面清爽潔淨。字跡潦草,版面邋遢,誰看誰漲眼,自然是不好看了。

二.寫的速度是什麼?

速度是時間,以分秒來計算;好不好是標準,以正確、端莊、整潔來衡量。二者是統一而不是對立的。速度是過程,寫出好的字是目的。過程好,目的自然好。二者是因果關係。

三、好的字,快的速度要有好的方法

1.執筆、姿勢要正確

毛筆執筆的正確方法是五指執筆法;(因在手機上不便截圖,暫略)

硬筆執筆的方法是三指執筆法。(因在手機上不便截圖,暫略)

姿勢有立姿、坐姿。

(因在手機上不便截圖,暫略)

不當的方面:

(1).執筆方面:有的孩子,手腕內環;執筆方法不對,不是指尖執筆而是“握”筆;不是“虛掌實指”,而是握筆如握拳。力在拳頭,不能直達筆端。或過於故意地在筆頭上加力,紙是有纖維的,筆尖扎在纖維中,造成行筆不順,流墨不暢。越寫越疲勞,因而影響書寫速度;

(2).寫字姿勢方面:寫字姿勢不端正,左手隨意放,身子前俯,時而偏左、時而偏右,弓背蝦腰,臂力、腕力發揮不了,不能以正確的方法行筆,越寫越累,因而影響書寫速度。

3.寫好字要先寫好筆畫

字是由筆畫組合而成的,所以說,寫好筆畫,是寫好字的基礎。筆畫是由起筆、行筆、收筆的步驟來完成的。起筆有藏鋒、有露鋒;行筆有中鋒、有側鋒;收筆有回鋒、有出鋒……。點如瓜子,點如墜石,點如美人眼中的眸子……,寫出了筆畫的美,也就為寫出好的字打下了基礎。

……

4.正確地理解和處理好“好與快”的關係

筆畫是由步驟來完成的。步驟好,筆畫好、字才能寫得好。每個步驟又都是由筆的運行來完成的。落筆生根,筆在紙上運行會留下筆跡,也就是線條。線條有方圓,有曲直、有輕重、有緩急……,方如井、圓似月;曲如銀鉤,直似橫舟;輕如蟬翼,重如崩雲;緩如雲開霧散,急如驚蛇出草……。如果說方圓曲直是字的形神,那麼輕重緩急就是字的節奏。由此可見,字要寫得好,節奏少不了。字要寫得好,不能為快而快,單純的快是寫不出好的字來的。“欲速則不達”嘛!要的是有節奏的快,快不浮滑、慢不呆滯。如音樂一樣有抑揚頓挫、跌宕起伏,才美妙動聽、清心悅耳;有輕重緩急,才形神兼備、賞心悅目。

5.字要寫得好又快,先要胸有成竹。每學一個字,都要從它的“三要素”上去學、去理解、去運用。這樣才能學得活脫,印象也才能深刻,記憶也才牢靠。心中有竹,才能一氣呵成地畫成竹子。心有所感,才能發出動人的歌聲。心中有好的字,手上才能寫出好的字。有的孩子在寫字的時候,寫下一個字,覺得不好,擦了再寫,寫寫擦擦,擦擦寫寫,磨磨蹭蹭,寫不好也寫不快,就是因為心中沒有好的字,或對什麼是好的字,認識上摸糊不清,印象不深。

6.字要寫得好又快,每天要“三到”。 有句話說的好:“功到自然成”。“功”是功力,是功夫,是成功。“功”是積累,是平心、平時、平常、平淡的付出。一曝十寒,虎頭蛇尾,見異思遷是練不了功,成不了事的。

字要寫得好又快,每天要“三到”。“三到”是眼到、心到、手到。“每天”是“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三到”是持之以恆、鍥而不捨;是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練字練心。有日積月累,才有日新月異。才有由生到熟、熟能生巧、巧能生變。總之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