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兩者正相反,你怎麼能說修行就是學習呢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兩者正相反,你怎麼能說修行就是學習呢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四十八章,它的大體意思大家應該都懂,我就不翻譯了,因為這個“損”字,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用現代漢語準確地表達它。

你說“為學日益”是每天進步,那“為道日損”就該是每天退步吧?這不對,修道怎麼會讓人退步呢,哪方面退步呢?

你說“為學日益”是每天都長學問長知識長技能,那“為道日損”就該是知識學問技能等每天都退步或者減少吧?也不對,修道人的知識學問技能也只會增多而不會減少。

那麼,“為學日益”,益的究竟是什麼?傳統一點的說法是“情慾文飾”。如果是這麼翻譯,那就能合上了,“為道日損”損的也是“情慾文飾”。

但是這個“情慾文飾”又是什麼呢?

要想真正理解“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含義,還得從我所說的,修行的過程本質上就是學習的過程,這句話說起。

換句話說,你明白了我所說的‘修行就是學習’,你就明白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句話了。

那麼,為什麼說修行就是學習呢,或者說修行學的是什麼呢?

一提起學習,你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在學校裡學習各種知識、技能等,這些有形的知識點。

如果讓你想無形的知識,你能想到的大概就是為人處世,人的思想及心理等人文知識了吧。

其實,你所知道的這些有形無形的知識,都是我們所在的有形世界的演化發展所衍生出來的。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兩者正相反,你怎麼能說修行就是學習呢


說得再詳細一點,我們所感知到的物質世界,不管它的源頭在哪,起源於何時,總之,只要這個有形的物質世界形成之後,這就是有形的世界了。

不管我們人類起源於何時何地,我們都是這個有形世界產生之後形成的,也可以說是這個有形世界的產物。

人類對於有形世界的認識,體會,發展和改造,以及人類自身的發展與進化,所形成的一切知識,也就是我們在學校或社會上所能學到的所有知識點,都是有形世界的產物,是有形之下(後)的產物,因此叫做形而下學。

現在你明白了吧,前面所說的“情慾文飾”中的文飾,就是形而下學,也就是你今天所知道的世界上所有的學問;而前兩個字,情是指情緒情感,欲就是慾望,也就是人的心理世界。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兩者正相反,你怎麼能說修行就是學習呢


而在有形世界形成之前,就是有形世界還在打地基的時候,那個時期的知識,就是組成有形世界的基本規則,也就是宇宙的基本法則和秩序,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種知識,也就是形而上學。

修行的過程,就是學習形而上學的過程。

當然,這個“學習”跟在學校裡的學習不一樣,因為形而上學的知識,不是你知道了懂了就能理解了學會了,不是的;你必須證會才行。

所謂證會,簡單的理解就是融入到你的骨子裡,能夠與你的行為相融合才行,也就是做到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才行。

這就是修行與西方的科學研究不一樣的地方。

西方科學體系已經發展到了量子階段,發展出了玄理論這樣高深的內容了;在佛家這就是證悟了空性理論,就算達不到菩薩境界,也到了羅漢境了吧;科學家裡可曾出現過這種人?

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他們只會發現,卻不懂的證會,也就是將所學知識融入到自身當中,使之成為自身的素質!而這就是修行的本質。

而如何才能做到證會呢?下篇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