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故事:“耕讀之家”,漂泊謀生者的最好歸宿

星火 3O有機農業


編者按第13篇疫情反思徵稿。“回不去的故鄉,到不了的遠方”,是所有漂泊者的痛。特別是對於城市務工者,經受著城鄉兩種不同生活方式的衝擊,他們的心聲更值得生態文明時代認真傾聽和銘記。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是一位東莞務工者,敘寫3位身邊人的故事和自己的反思。

本文長度3383字,建議閱讀10分鐘


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武漢人民一個多月的封城隔離之後,中國的疫情得到很好控制,即將迎來全面勝利。全國各地也開始復工復產,嚴冬過後,自會迎來暖春。筆者由於個人原因,還沒有復工,閒暇之餘,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供大家消遣或借鑑。

——題記


正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人生會帶給我們諸多的驚奇與精彩,但如果我們不去重視,就會錯過體驗人生的各種歷程。


只有用心去感悟自己的人生,才能積累經驗,增長智慧。因為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會經歷很多,也是我們成長的過程。

眼看人們熙熙攘攘,眼看人們被時代推著走,眼看人們命運各異。筆者在外務工期間,雖然工作環境比較封閉,但也少不了一些見聞:

故事一:隨遷子女教育的迷茫

有一位40歲左右的阿姨,十幾歲就來廣東打工,能說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後來在廣東結識丈夫,結婚生子。


現在兒子10歲,讀四年級。生孩子後一直帶孩子,沒有工作。


丈夫一直在外面倒騰產品,搞直銷。但近幾年在電子商務的衝擊下,錢也越來越不好賺。孩子他媽沒辦法,孩子也不小了,所以又進廠打工。

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一直跟著在廣東讀書,學費比較貴,一個學期學費要好幾千,再加上各種學雜費補課費,伙食費、校車接送費等加起來,差不多1萬元。


孩子讀書到現在已花費10多萬。


但因為教育資源的差距,如果要讓孩子回老家讀書,也不太現實,接受不了。

我們一起聊天過程中,開玩笑說,“從現在開始,準備個五六十萬,就可以讓孩子讀到大學畢業了。”

阿姨趕忙解釋說,“別想太多了,讓他讀到18歲,18歲之後,就自己想辦法去。”


但說出這些話,我們自己彼此都明白,如果孩子願意讀,她挖地三尺也會供上去。


我自己也清楚,阿姨此時此刻也比較迷茫,不知道未來在哪裡,走一步看一步。

3個故事:“耕讀之家”,漂泊謀生者的最好歸宿


故事二:兩個兒子的“遷徙教育”

還有一個大姐,30多歲,自己生有一大一小兩個兒子,都還在讀小學。也在廣東讀書,學費比較貴。夫妻都出來打工,才能勉強維持。


每天要接送孩子上學,自己晚上下班回去還要督促孩子學習。

因為覺得自己當初上學時沒學好,所以才淪為打工妹。


於是,她把幾乎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兩個孩子身上,即使孩子晚上不願意學習,不願意寫作業,也要逼著孩子努力學習。


只要孩子成績有點滑坡,就會觸動她敏感的神經。

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雖然其他地方和別人比不了,但最起碼我還有兩個兒子。”


但同時又無奈的說,“如果大的那個,小學畢業要讀初中了,在廣東不好上學,只好回老家讀的話,小的那一個也只能一起回去,不可能讓兩個小孩分開,到時候我也只能跟著一起回去。也沒錢買房,就只能在縣城租房,一邊照顧他們,一邊找點事做。”

此時,筆者也回想起,當初在老家,自己還在讀小學的那段光景。

那時,每個村都有自己的一所鄉村小學,鎮裡面有一所初中。村屯裡在家務農的人還比較多,孩子也比較多。

但近幾年,鄉村逐漸蕭條,很多青壯年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到縣城買房安家落戶,村裡也只留下少數的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


很多學校也撤點並校,甚至鎮裡的初中都被撤銷,孩子一年比一年少。

大家都想盡辦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縣城讀書。


很多家長也跟著孩子,去縣城租住一個小小的出租屋,每天就做一些手工或體力活,維持生計。

之前,在傳播知識和因果教育過程中,在網上認識了廣西的一位孩子媽媽。


之前丈夫也是在廣東深圳上班,後來回老家開墾土地,辦起農場,種植百香果出售,效益還不錯。

孩子在附近縣城讀書,這樣,一家人包括家裡面的老人,也能夠在一起。


也因為孩子的爸爸能在身邊,家裡面的老人比之前孩子他爸在外工作時,高興了很多。

故事三:“靈性”鄉村家庭

自己在省城買了房,兒子在省城讀書,早前放棄在外工作上班的生活,遵循內心指引,過上自然農耕的“另類”生活。


在老家種地,自己和丈夫都是有機種植愛好者,也種一些生態紫米網上出售。

農閒時,就到城裡打短期工,補貼家用。

因為學習了一些傳統文化,所以很多觀念也改變了,不再想渴求和佔有太多東西,生活也變得輕鬆許多。


她還說,因為這次疫情,城市裡的人被關在小小的房間裡隔離一個多月,自己卻在農村的田園景色中,沒有擔心擔憂,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相比之下,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一家人都是很好的人,經常做一些善事,尤其是她和她的媽媽,經常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她還不忘誇自己的孩子靈根很高,很有靈氣,很聰明。


當然這也不難理解,因為一家人都是正直善良的人,繁衍的後代必然也會是“愛的結晶”。


而且,這樣的家庭出生的小孩,根基都比較高,天生都有比較高的智慧。


她為家庭付出了很多,在家族中每個人都說她好,給身邊的家人。帶來了很多積極正向的影響。


她說,“大道理很多人都會說,但是就不一定能夠做到,做好。現在是說的人很多,寫的人很多,甚至都已經讓人閱讀疲勞了,做的人卻很少。但只有真正付諸實踐,真正做到了,才能有一定的影響力。


而很多人為什麼晚上千條路,早上起來又走老路,因為外在只是外緣,如果內緣不成熟,沒有堅定自己內心的選擇,看了再多外緣也只是心稍微波動一些,放下那些文字馬上回復到舊的模式。”

追尋屬於自己的“耕讀生活”


當然了,舉這幾個例子,也並不能說明太多問題,因為他們都有各自的堅持,和各自的無奈。

這其中,也包含了他們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自己的價值觀,及外在這些客觀因素的限制等等,都影響到了他們的選擇。

反觀我自己這幾年,也一直在外漂著,在外打工,也去過城市不少繁華的地方。


但城市五彩斑斕的生活是屬於他們的,並不屬於我,我無論怎樣也很難融進去。


3個故事:“耕讀之家”,漂泊謀生者的最好歸宿


短促的快感,片刻的歡愉過後,內心剩下的,也只會是空虛。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

工廠未必是鐵打的,但員工卻一直像流水一般。

一批人走了,就會有一批新面孔進來,就這樣不斷更新迭代,輪迴。來來去去,好像每個人都只是一個過客而已。

我自己想想也是如此,我不可能一直都在外面漂著,總有一天會倦鳥知返。但等到那時,回到故土,怕已是人去村空,只留下孤寡老人,那又該如何自處?一切都是未知數,一切都是迷茫的。

況且,過去心不可得,也不能有太多的未來心,未來只是一種假設,往往計劃趕不上變化,最最能把握的也只有當下。

那麼,就像很多人一樣,從鄉下來到城裡謀生,但這也未必是長久之計,而有一天回到鄉村已是物是人非,這樣的困局之下,又該如何是好呢?

這時,就體現出集體力量的重要性。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單人獨馬也只能被這個大時代背景所左右。


但如果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這樣的事情,情況就大為不同了。

但有經驗,有實力的過來人,在自家辦的個人農場確實也能辦得風生水起,我也曾在他們那裡購買過一些有機的蔬菜和水果,口味純正,確實很滋養身體。

就筆者所瞭解到的,在南方比較專業的,就是來自臺灣的羅傑老師。他創辦了本來農法的有機農場,廣東廣西福建等地都有。

而在北方,似乎更加專業,實力更加雄厚。比如在山西晉中的耕讀大學就不錯。而且在南方的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荷葉鎮蓮塘村,也已建有分校。


3個故事:“耕讀之家”,漂泊謀生者的最好歸宿

實拍於耕讀大學聯合辦學單位:酵道孝道零汙染村莊——湖南蓮塘村

可以說,已建立起一整套比較完善系統的、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的生態農業和鄉村建設模式,還有真正基於愛,基於孩子天性,基於自然的“三親教育”。

試想下,如果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走到一起,能夠在專業的人士和老師的指導下,建立起一套比較完善的耕讀生活和教育子女的模式。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吃上自家種的生態農作物,享受天倫之樂。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堅力量,能夠用理解、包容他人的心去對待任何人。


在家裡要孝敬長輩,夫妻之間要平等互愛,兄弟姐妹之間要互相扶持,對孩子要起到培養與引領作用。

這樣,就能把個人家庭關係完善好,這是作為人生存在世界上的根本。如果一個人不能完善好個人的家庭,也很難完善社會上的各種關係。


而這裡指的“完善”是真正地、真心實意地去跟自己有關係的人相處,而不是為了個人利益做表面上的和諧。

因為家庭是整個社會的細胞,每個家庭和諧了,整個社會也就和諧了。


所以,我認為,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應該過上一種屬於自己的“耕讀生活”,這樣一來,就向幸福的人生邁出最關鍵的一大步,不是嗎?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苦過,痛過,笑過,淚過

這些都是我們所要經歷的人生課程

行色匆匆,是否離最初漸行漸遠

猛然回首,才發現

“耕讀之家”才是真正幸福的港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