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接口中的霸主,雷電三的優勢與雞肋之處在哪

熟悉筆記本電腦的朋友想必都會聽說過雷電三這個接口,它在我的印象裡,是一種非常雞肋,但是卻又不可或缺的所在,在各種討論組裡我們也經常會聽說這麼一句話,“我可以用不上,但是如果這臺電腦沒有雷電三,那我就不買”,那麼雷電三接口究竟有什麼奇特的魅力,會讓這麼多人痴迷呢?


作為接口中的霸主,雷電三的優勢與雞肋之處在哪

雷電三的前世今生

雷電三,顧名思義,這是雷電接口的第三代版本。它由英特爾研發,早在2011年時蘋果的筆記本電腦就已經使用了雷電接口的初代版本。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是,雖然它的名字帶著接口二字,但是與Type-c接口的含義卻是兩碼事。雷電三並不是指一個類型的接口,而是一種標準,一種集合了傳輸、顯示等技術的“大一統”標準,當一個接口的種種條件都能滿足雷電接口所制定的標準時,這個接口才能被稱為雷電接口。

初始階段的雷電接口使用的是Mini DisplayPort接口作為媒介,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不斷髮展,原有的Mini DisplayPort接口已經無法滿足雷電的需求,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更好的接口面世,所以現在的雷電三接口使用的是我們已經熟知的Type-c接口。

作為接口中的霸主,雷電三的優勢與雞肋之處在哪

接口霸主的優勢之處

躍然紙上——速度

雷電接口之所以叫做雷電就是因為它的速度,如霹靂閃電一般的速度。在當今的數碼設備中,速度一直是廠家和使用者最關注的一個性能,無數的研發者們為了能夠增加1%甚至0.5%的速度而廢寢忘食,這也正是英特爾研發雷電接口的目的。

初代的雷電接口在速度上就已經碾壓了同期的其他接口,它能夠做到雙向各10Gbps的速度,我們再來比較一下目前主流的USB3系列接口和最新的雷電三接口的速度:

  • USB3.0/3.1/3.2Gen1 5Gbit/s
  • USB3.1/3.2Gen2 10Gbit/s
  • USB3.2Gen2*2 20Gbit/s
  • Thunderbolt3(雷電三) 40Gbit/s

由此可見,USB3.1/3.2Gen2僅僅只能與多年前的初代雷電接口打平,而最新的USB3.2Gen2*2更是比雷電三差了一倍的速度,這種差距在數碼設備上幾乎是令人絕望的。

作為接口中的霸主,雷電三的優勢與雞肋之處在哪

點睛之筆——PCIe總線連接

如果論及PCIe總線的含義和用途,我們可以單開一篇文章來詳細講述,這裡我們只討論雷電接口能夠連接PCIe總線的優勢。

舉個例子,一個設備如果能夠連接到PCIe總線,就像是市場上的“廠家直銷”,不僅減少了運輸成本和時間,也降低了貨物的價格,因為購買產品的人不再需要去承擔中間商的差價,只交出廠家直接抬高價格所產生的廠家利潤即可。

雷電三接口就是如此,連接到PCIe總線不僅轉換開銷會小一點,延遲也會小一點。

作為接口中的霸主,雷電三的優勢與雞肋之處在哪

這些優勢能夠為我們做什麼?

1、更有效利用SSD固態硬盤的速度優勢

目前固態硬盤的技術發展非常迅猛,單G容量的價格也不斷下降,頗有一副要取代機械硬盤的勢頭,但原有的USB2.0和USB3.0並不能完全發揮出固態硬盤的速度優勢。有很多品牌的SSD固態硬盤其實是基於PCI-E總線M.2.SSD,在這種情況下,同樣支持PCIe總線的雷電三接口勢必會發揮出這類固態硬盤的極限性能。

2、可外接顯卡拓展塢

對大部分遊戲玩家來說,顯卡拓展塢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設備,通過一個外置的顯卡拓展塢來為筆記本電腦增加圖像處理性能,對一部分用戶來說也是一個不錯選擇。然而普通的USB接口並不能滿足顯卡對帶寬的需求,簡單點來說就是,USB接口的速度太慢,無法承擔為外置顯卡傳輸數據的任務。在這種情況下,雷電三的高速度優勢就顯現出來了,40Gbit/s的帶寬可以勉強為外置顯卡傳輸數據,並且,目前只有雷電三接口可以適配顯卡拓展塢。

作為接口中的霸主,雷電三的優勢與雞肋之處在哪

3、全能輸出與輸入

之前說過雷電接口是一個“大一統”的標準,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個傳輸的協議標準,諸如USB Type-A(傳統USB口)、HDMI、VGA、DP、RJ45、SD卡插槽種種接口,雷電三接口都可以轉接它們。尤其是視頻輸出,當我們想要外接一個顯示器,尤其是4K等對輸出效率要求較高的顯示器時,雷電三會使最好的選擇。其它的硬件,比如聲卡等等,使用雷電三接口轉接也會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一些專業的辦公筆記本電腦,它們的廠家都會配備雷電三接口拓展塢,專門用來轉接各種設備。

作為接口中的霸主,雷電三的優勢與雞肋之處在哪

4、大功率的電量輸入

現在的Type-c接口是可以充電的,雷電三接口同樣可以用來充電,而且表現非常不錯。雷電三接口支持100W的PD充電,而且它其實還可以更高。蘋果的筆記本電腦是最早使用Type-c接口和雷電三接口的產品,使用過帶有雷電三接口的蘋果筆記本電腦用戶們應該懂得在快充技術發展起來之前,使用雷電三接口充電是一件多麼爽快的事情。

作為接口中的霸主,雷電三的優勢與雞肋之處在哪

雷電三接口的雞肋之處

雖然雷電三接口有著如此多的好處,但它依舊非常雞肋,實用性極低。

1、雷電三可以充分利用部分設備的性能,但絕大部分設備無法充分利用雷電三的性能

就拿剛才在優點裡說到的固態硬盤來說吧,很多固態硬盤其實速度根本沒有這麼快,它們雖然用的是雷電三接口的協議,但並不代表它本身能用滿最大理論帶寬,同理很多外置設備也無法做到這一點,對它們來說,USB接口就已經足夠了。

作為接口中的霸主,雷電三的優勢與雞肋之處在哪

2、顯卡拓展塢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雞肋的產品

只有雷電三接口才能連接顯卡拓展塢,這一點沒錯,但是絕大部分用戶根本就不需要顯卡拓展塢,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一個顯卡拓展塢再加上一個性能優異值得迎來外置的顯卡,預算便達到了五千以上,有這個錢,為什麼不能直接去購買一款擁有更強性能顯卡的設備呢?

並且,即使雷電三的帶寬能夠承擔傳輸顯卡的數據的任務,但也非常勉強。雷電三接口的帶寬是40Gbit/s,但一款性能優異的外置顯卡,往往需要60Gbit/s以上的帶寬,並且性能越強,需要的帶寬就越高。而且,雖然雷電三接口連接了PCIe總線,減少了數據中的性能損耗,但終究還是會有一部分性能被白白消耗,一些顯卡拓展塢的性能損耗甚至達到了20%,這讓很多用戶無法接受。

3、全功能Type-C也能擴展雷電三能拓展的接口

雷電三拓展塢和各種轉接線確實可以讓雷電三接口的拓展功能大大增強,也會提升對這方面有需求的用戶的使用體驗。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現在的全功能Type-C接口同樣可以承擔起轉接這類接口的任務。而且,很多用戶僅僅只想外接一個顯示器而已,並不需要使用雷電三拓展塢這樣的專業級設備。

作為接口中的霸主,雷電三的優勢與雞肋之處在哪

4、快充它不香嘛

雷電三能夠支持100W的PD充電不假,但是現在的Type-c接口同樣能夠充電,並且依託於快充技術的發展,使用Type-c充電接口不僅能夠達到100W,而且充得更快,更方便。相比之下,雷電三接口的充電能力不值一提。

5、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快的傳輸速度嗎

如果我們乾的是非常吃帶寬的活,那麼雷電三接口多出來的速度是有用的,比如視頻剪輯、3D渲染。但實際情況是,如果我們不用一直把一份很大的文件拷來拷去,而且我們還對這個傳輸的時間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那麼我們並不需要這麼高的帶寬。

6、價格太貴

其實對於一些性能領先的設備來說,價格往往才是最大的軟肋,雷電三就是太貴了,只要跟雷電三這三個字沾上邊,哪怕是根線都會非常貴,打開網頁搜索雷電三的配套設備,它們的價格也很難讓人接受,更不用說我們之前提到的價值四位數的雷電三拓展塢。如果雷電三的價格可以降下來,那麼它的實用性會上升很多。

作為接口中的霸主,雷電三的優勢與雞肋之處在哪


雷電三的實用價值確實很低,但是它的優勢也非常明顯。簡而言之,有些東西貴,是有道理的。但是如同世界上的其他科技產品一樣,我們需要先搞清楚自己究竟需不需要雷電三接口。

但毋庸置疑的是,隨著英特爾開放雷電三接口的權限,支持雷電三技術的Type-c接口終究會成為未來筆記本電腦接口的主流配置。雖然現在的雷電三因為價格太過昂貴所以實用性低,但是當使用它的普及率更高,產量增加,實用性終究會提升上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等待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